APP下载

问题意识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021-01-04潘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问题意识小学

潘虹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点科目,其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部分教学内容并不多但是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对提升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既然科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以激发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自然也需要教师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集合了生活、自然以及相应的生活理论知识为一体,但是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且缺乏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对于传统性的教学形式并不感兴趣,如果要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教学内容以及基础知识,就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兴趣点进行教育引导,探究式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当前很多学校受到传统教学意识影响,更加注重“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学研究,而忽略了科学。小学科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知识,同时也要求老师改变枯燥性的理论教学,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的趣味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1 合理设置科学问题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缺乏相应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因此老师的教学形式要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采用合理式的问题设置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以阶梯形式带领学生逐步提高,由简入难的探究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枯燥性。首先,要求老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规划,并在每一单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次,问题的设置要有循序渐进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订,不易太难也不易过于简单,适当地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或科学现象进行质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不断的质疑中巩固知识基础,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并结合实践操作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另外,在传统教学形式当中老师往往树立了较为威严的形象,学生在老师面前常常具有畏惧感,因此不能大胆提出自身的想法,在一些实验项目中也显得畏手畏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老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采用更加平和的语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同思考问题,对于学生天真的想法不要打击,而是采用鼓励、赞美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师生感情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 让“问题意识”变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成效明显,但与以德育人的规定仍存有差距,其中关键的一项是“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以至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使命感与实践能力依然比较欠缺。当今的实际难题便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塑造——让“问题意识”变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从核心素养的高度上来掌握,才可以完全地更改当今存有的“知识保守主义”状况,优化和贯彻落实对将来优秀人才的品格和工作能力。教会学生再多的知识也比不上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问题意识”变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应是当今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发力点和关键,也是由“知识保守主义时期”迈向“素质保守主义时期”的大转折。

3 组织多样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除了采取问题情境以及转变提问主体的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思考,促使小学生愿意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首先,教师可以采取知识竞赛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且敢于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单纯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回答这种模式,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很容易使教学效果变差。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且将问题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包含实验,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危险的实验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围绕实验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的方向。例如,在进行“自制指南针”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要求小组学生准备制作指南针需要的物品,在课堂教學时让学生结合教材尝试自己制作指南针,并且提出问题:“磁针做好了就是指南针了吗?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指向南北方向?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材料也可以做指南针?”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提出问题只是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部分,教师还需要格外关注学生的答案,并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让小学生形成主动回答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其问题意识才能够更好地被培养起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当前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更加多元化,因此教育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要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教育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科学课堂整体效率的提升,另外游戏教学方式也要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成秀霞.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1):3-4.CBA2E9D1-1A87-476B-BD87-B1A5CC4A17F9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问题意识小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