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01-04薛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构建高效课堂

薛芹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及发展空间,同时在培养及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以下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实验;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并严格遵循其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提高。

一、进一步落实教与学的一体化

教与学的一体化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学习教材上面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演示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對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为了能够进一步落实教与学的一体化,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也要能够学会教,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还是有限的,知识储备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那么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时候还是会存在各种困惑。这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去探究新的知识,要能够进行彼此的交流讨论,这也是让学生进行教的前提。比如在学习离子反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分别去负责不同的阶段,比如有的小组可以负责完成强电解质还有弱电解质等这些概念的讲解,有的小组则可以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内容等等。这样其实就给学生肩负了教学的责任,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另外在引导学生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和讨论中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对于负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小组在教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相关的方程式,掌握离子反应产生的需要的条件等等,而且在学生互相的交流和讨论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散,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化学的专业术语完成化学知识的阐述。通过这种教学一体化的方式有效的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组织教学活动

课堂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主要阵地,而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一教学要求,再加上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在化学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设计并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弥补学生学习不足之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根据多媒体中呈现的内容,对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其递变性是怎样的等。这样,学生就会在问题任务的驱使下,自主与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建立联系,并在问题思维的驱动下,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根据示意图展开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在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对结构特点的总结和小组代表的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评价,并适当指出该学生在知识总结和表达过程中的不足,促使学生及时纠正,而通过对这名学生的评价和指导,不仅可以促使其他同学了解到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还能够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到一起,对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自主分析,进一步促进自身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完全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推行,对教师以及学生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整个课堂,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除了课堂上讲解重点的知识外,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指点,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的学习。例如在讲授《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在讲解完物质结构的历史和价值后,分析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围绕物质结构中模型建构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和教师共同主导整个课堂,让学生也能成为课堂上的“小教师”,来分别谈一谈对知识的认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四、教学设计之前进行评价设计,保证“教、学、评”一体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一般建立在依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活动,重点在于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能够看出传统教学设计缺乏目标的导向作用和价值,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后或者是结束课堂教学后的练习及测验,因此,“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应在教学设计前,以及明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后进行。其主要特点就是将教学目标作为导向进行评价的设计,通过评价来推动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化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并且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高中化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践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和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保证学生能够具备社会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以便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章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2]张志超.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陈必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57-158.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构建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