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

2021-01-04屈建妮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屈建妮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物理成绩尤为关注,而并不太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核心素养,导致学生普遍掌握了应对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和解题方法,但是却没有形成物理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了学生对于物理科目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同时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標,以教学实际情况为基础,并且充分应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从而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有效课堂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样也要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的教育背景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中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核心素养主要指代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素养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在这一概念的阐释下,物理核心素养则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同时能够学习并且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物理核心素养则主要指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主要分为物质观及其应用、运动观及其应用和相互作用观及其应用;而科学思维可分为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科学探究可以具体分为问题、条件、解析及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则可以分为科学本质、科学态度以及科学伦理。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和物理探究方式,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物理课程和物理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效果。相较于传统的物理课堂,在现代化的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相应的物理精神,并且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各学习环节中,这也是促进物理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教师还应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化需求,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吸引其注意力和好奇心,如通过播放短视频、动画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背景下教师再加强引导,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实现更加充分和具体的物理学习过程。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物理学科较为抽象、系统,难度系数较高,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面对这一问题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每次授课前要熟悉所讲解的内容,并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求学生积极进行预习,并标记出存在疑惑的地方,等到上课时再将自己的疑问提出,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依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自己及时纠错,并归类整理。

(二)学科融合,加深学生理解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出现文理分离的教学情况,即教师将物理、化学、生物归为理科科目,而将政治、历史、地理归为文科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文理科目互不干涉,导致学科出现分离的状况,这一情况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并不符合,同时也阻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实际上,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文理科目是相互融合的,例如,物理科目其实可以与地理、生物、化学、政治(哲学生活)等科目融合,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并不局限于在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而可以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可以更多的与地理相融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最终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物理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再如,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有关运动知识的时候,可以与高中政治(哲学生活)中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关知识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重视开展基础教学工作,加强积累

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所以积累基础知识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积累,避免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会发现高中时期的学生很有可能并未意识到积累基础知识的必要性,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后,不知从何处下手,具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习过程较为吃力,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尽管学生会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做各种练习题,但是依然并未收到太好的学习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基础知识作为保障。为了帮助学生完善基础知识,教师在后续物理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各知识点全面理解,落实记忆,最后进行系统练习,达到熟练运用各知识的目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认识到题海战术并不适合所有学生。题海战术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做题来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熟练运用。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和全面,盲目开展习题练习不能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时,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积极思考,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邵华.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研究[J].高考,2020(11):34.

[2]张翰文.把握多媒体运用的“度”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46-47.

[3]罗翀,姜明姬.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与学的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2020(2):1-2+51.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