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反思能力的策略

2021-01-04杨胜英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

杨胜英

摘要: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在不断总结、反思、更新、改善的过程中进行的。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以此作为主要环节及方式,加强反思与总结,不断更新教学方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整体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及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反思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反思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数学学科知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抽象复杂、难以探索的知识逐步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欲望和学习动力不强,均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下降。教师的知识讲解难以切合学生的发展思路,学生的记忆不清晰、探索意识下降、反思意识不强,不利于先进思想的贯彻落实,导致学生逐步丧失数学学习热情。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

在如何重塑自身教学观念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真正确保学生获得数学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形成有效认知的前提之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领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掌握做学问的诀窍,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而言,其教学对象应当涵盖所有学生,既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由此使其成为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心智健全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个体。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知识接受以及理解能力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每个学生收获知识的场所。在凸显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当采取微课资源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借助前述方法使学生能够自动、自觉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同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在充分分析和把握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情况的前提之下,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涨。通过教师的细致引导,学生能够自行展开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和钻研,改变以往被动等待教师讲解的状况,如此便达成了对学生数学潜能开发的目的。

二、利用教学效果深化反思与总结

在《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分割的方式学习四边形内角和,然后,再对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发现,单纯的理论讲解对学生认知多边形及内角和的概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多边形,比如床单为长方形、三明治为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知至少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为多边形,最简单的多边形是三角形。在学生认知多边形的概念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多边形的定理,包括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并在平面内各角及各边都相等的情况下才能定义图形为正多边形。

三、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师考核和评价制度有利于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为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能提高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反之则可能会给数学教师造成心理压力,带来烦恼和焦虑。当前初中学校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新乡信息港方,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必须实施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原先的重教学轻教研的评价体系,将教学和教研并重,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研究项目申请和教研教改论文发表数量与职称晋评定和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此外,应建立多层次的数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充分采用在校学生、学校领导和院级校级督导以及同事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从多方面客观评价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将评价内容及时反馈给每位数学教师,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其教学能力。

四、单元总结反思性学习实践

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小结,不可过多的干预学生,要予以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自身的主体课堂地位,凸显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原则。教师不可代替学生进行反思小结,这是因为小结是由学生在脑海当中对其所学习及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理,学生只有进行自我的总结及反思,才可以起到复习巩固数学知识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极具系统性的认知结构。如果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小结,虽然这在表面上看来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比较高,但是学生实际所能掌握到的知识量会比较少,甚至还会抑制学生思维及创造意识的发展,这种单元性的总结是对学生自我表现的肯定,会让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变得更强,教师要结合不同的单元对这些知识进行实时的指导。

五、及时总结和反思

探究式教学不仅需要展示知识发生过程,而且要体现数学思想抽象概括过程。数学思想包含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方法体系之中,是精炼简洁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既能启发学生高屋建瓴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能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探究式教学借鉴对学过知识的反思、回忆,对所用方法的抽象、总结,归纳其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再通过数学思想来指导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了解方程、方程组后,经过反思和总结,能够归纳出“降次降维”数学思想、“转化”数学思想,又抽象出都属于“化归”思想。在学习了函数、函数图象知识后,及时小结,能够归纳出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作为数学的研究对象,数与形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可以相互转化。这是数学的重要思维策略,即是“数形结合”思想。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综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是数学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和专业素养,更是促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吴红星.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新课程研究,2020(19):107-108+117.

[2]張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0.

[3]李见文.从教师角度浅谈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高职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