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小学数学课堂,指向学生核心素养

2021-01-04王立蓉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

王立蓉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使得教师在教学环节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围绕核心素养来进行课堂教学.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具有独立探索的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引言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形成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学生能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能积累丰富的数学思维经验,包括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经验、基本技能经验和基础知识经验。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主要学科之一,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影响也很深.而且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基本也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一些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一些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这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传统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主体,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样就导致学生只是接受了教师传输的知识,而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构建现代化的高效课堂,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数学,同时将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习习惯,为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障碍,不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积极性,导致意志消沉和成绩下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培养仔细审题的习惯。一些学生常常因为馬虎出错,他们不以为然。殊不知审题是做题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仔细审题的学生才能最终正确解决问题。审题包括分析题干的未知量和已知量,明确题干中包含的数量关系。一些学生常常出现错误套用公式的问题,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仔细审题,在没有明确数量关系的情况下做题。

第二,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许多学生缺乏总结反思的习惯,在老师讲解错题之后,仅仅是照葫芦画瓢地改正,缺乏深度思考。如此一来,如果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或者相同的问题,学生还是会出现一样的错误。面对错误,如果可以在第一时间分析和思考,总结产生错误的原因,就能尽快扫除数学知识盲点,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产生印象。

第三,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工整程度体现了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学习态度,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认真书写一方面指的是字迹工整,还包括数学解题中关注单位、解题过程、格式等细节。数学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不仅难以取得较高的成绩,思考也往往不缜密,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出错。

(二)联系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理论、公式和定理都来自于生活,可以在生活问题中应用。因此,用贴近生活的数学案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形成稳定的数学爱好和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中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左右两边边框不同的眼镜,提出问题:我们买眼镜的时候,能买这种左右形状不同的眼镜吗?有学生提出:不能买,两边不相同,不对称。借着这个案例,能引入轴对称的知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再比如,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如果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后练习题,学生在做题时积极性更高,不会出现抗拒情绪。例如:有这么一个电热水炉,上面的水龙头内径是1.3厘米,水的流速是30厘米每秒,一个人想要做饭,拿一个容积是1000毫升的水壶装水,那么可以在50秒之内装满水吗?学生会产生对问题的较大兴趣,即便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也没有过于在意,在成功解决之后还有很强的成就感。在这道题的训练中,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助推作用,他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生活性,这样的习题训练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转变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步骤,教师可以从转变评价时间、转变评价模式、转变评价角度和转变评价主体方面着手,用评价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第一,转变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其实不限于教师一个人,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能逐渐提升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教师可以用以下的语言进行评价:你们只要认真思考,没什么难题能难倒你们,你们想到的方法真多,还都那么灵活。听到这样的中肯评价,学生能信心满满地完成下一个任务。用生生互评的方式,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发现同学的问题,有着扬长避短的效果。

结束语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和眼光看待问题,发展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的能力,提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同时,善于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形成较强的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娇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60-62.

[2].赵丽茹.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1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