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导引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思路探讨

2021-01-03谭展飞代金刚刘建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八段锦习练功能障碍

谭展飞,代金刚,李 浩,刘建勋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逐年加重,在社会养老医疗成本方面,老年人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对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目前,国内外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工作尚未开展普及性、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或康复手段。对于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者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不仅价格昂贵、病人难以坚持,且起效缓慢、存在诸多不良反应。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痴呆的前临床阶段,是大脑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具有转化为痴呆的高风险性[2]。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聚焦到这一关键领域。对MCI这一特殊阶段的研究,有助于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探求更加有效的干预时间与措施[3]。中医导引法是以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强调躯体运动、呼吸与心理调节相结合的运动方法[4]。其基本特点为养精、练气、调神,以疏通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起到畅通经络气血、调和脏腑阴阳之功。导引秉承中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和诊疗观,在养生、治未病、治已病等各个阶段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故探求利用中医导引法防治MCI有着积极意义。

1 导引改善MCI的古籍记载

古代中医典籍中并无对MCI的定义及专门论述,散在于对“健忘”“遗忘”“呆病”“善忘”“文痴”和“痴呆”等相关病证的篇章描述中。在病因病机方面,主要认为其病位在心、脑,与五脏皆有密切的关系,多因年老体衰、肾精亏虚、髓海失养所致,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我国古代的导引文献资料丰厚,都记载了导引能使习练者耳聪目明、精神旺盛的作用。据载,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5]中言:吸一口气提起胸中之气,使气机流动归于肚脐;再一吸气咽下之后,心肾水火交汇。用舌头反复搅动上下颚汇聚津液,再将津液咽下。随之以鼻吸清气,一呼一吸之间起到祛病延年之功,让身体“永绝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痈疽疮毒”等疾病,使得“耳聪目明,心力强记,宿疾俱瘳”。此为运用存想与呼吸相结合的导引方式,可以起到调摄心神、滋补髓海、疏通肾脾经及任督二脉气血之功,有助于年老体迈者祛疾强记。徐春甫先生的《养生方·导引法》[6]中载有:正身端坐,舒展两脚,用两手捉握脚大拇指,使得脚在上方头在下方,引动腹中之气遍行全身,可以起到“去疝瘕病,利诸孔窍”之功,从而达到“久行精爽,聪明修长”之用。这一治疗方法动作简单,以肢体运动作为主要锻炼方式,可以引导气血至脑窍滋养脑髓,逐渐充盈全身,可使七窍通利,五脏调治,从而有助于增强灵机记性。

2 导引改善MCI的现代研究

导引法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紧密相通,包括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二十四节气导引法、六字诀等中医经典导引法[7]。中医学理论体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通过导引养生术的习练,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进而强化心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8]。通过导引术使筋经受到牵拉运动,同时调畅经络、改善脏腑气血运行,从而加强脏腑功能,以形意相合激发身体内部真气,起到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认知功能的作用[9]。

2.1 太极拳治疗MCI的现代研究 太极拳是当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导引健身术。习练太极拳对脑功能及体力状态均有改善,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记忆力,使行走能力、握力等老年活动能力指标得到改善。多项系统评价已经证实,太极拳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10]。太极拳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已被海内外诸多研究所证实。

国内开展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具有改善多方面认知功能的作用。王乾贝等[11]设立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对干预组进行了3个月的太极拳训练后,习练者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VLT)长延时回忆和连线测验A(TMT-A)得分显著高于只接受了健康教育和日常运动的对照组,说明太极拳可以显著改善MCI病人的记忆和执行功能。崔永胜等[12]研究表明,太极拳有助于老年MCI者提高执行与记忆功能。包娜娜等[13]认为太极拳有助于改善MCI病人的认知功能,可作为一项干预措施对于MCI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被国际友人喜爱并接受,一些国外学者也对太极拳改善认知功能做了相关的研究。Lam等[14]对MCI病人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经过太极拳锻炼后,干预组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平衡功能以及躯体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Tadros等[15]发现在社区习练太极拳,并联合相对放松的运动及药物疗法,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2 八段锦治疗MCI的现代研究 八段锦属于传统导引术之一,习练时尤其强调联合呼吸、体势、意念共同为之。由于其简单易学且不受场地限制,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在我国流传较为广泛。中医学认为,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起到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能有效调节老年人的各方面生理机能,有助于人体更快地达到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健脑益智、延缓衰老之功[16]。林秋[17]将94例MCI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八段锦运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中国修订韦式记忆量表评分、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脑脊液相关指标,发现观察组Tau蛋白及 Aβ1-4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八段锦有助于降低老年MCI病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陈子龙[18]发现使用针灸联合八段锦的非药物疗法干预MCI病人后,病人的总体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下降。王洁等[19]研究发现,八段锦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视觉能力、执行能力及记忆力。可见,八段锦作为一项重要的导引健身术,对于改善认知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2.3 其他导引法治疗MCI的现代研究 除太极拳、八段锦外,其他中国传统导引法如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等的习练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MCI病人的认知功能。蔡俊等[20]将58例MCI老年人随机分为健身气功组和对照组,健身气功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包括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八段锦等锻炼,发现12周后简易智能筛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说明持续导引法的练习有助于改善MCI病人的认知功能。刘瑾彦等[21]研究发现,易筋经组的老年人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习练乒乓球、广场舞、游泳、太极拳者),表明老年人经过易筋经锻炼后,能显著提高其认知功能。

3 导引防治MCI的机制及优势

中医导引法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脏腑经络理论等与中医导引动作原理相融合,形成了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为一体的养生运动方法[22]。其独到之处在于将医者与病人自身融入整个生命养护系统之中,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绿色安全,简便易行[23]。中医导引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较少,拥有“效、简、廉”的特点,是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保健特色以防治MCI起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显示,中医导引在诸多老年性脑病的临床康复干预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充分显示了其在慢性病康复干预中的优势[24]。在MCI的防治方面,应用中医导引法对MCI病人进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延缓认知功能损害的进程,极大地减轻病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中医导引具有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特点,对于老年人易学易练,可作为其日常养生保健运动方式,亦为临床医生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式手段,同时,为学习和实践中医理论体系知识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适宜在全民中进行普及和推广[25]。

4 导引防治MCI的思路与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0月20日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大力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要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对于MCI病人及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应遵循“早期、规律、联合”六字方针。早期以预防保健为目的或在任何某一方面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出现时,即应在医师指导下或自行选择多项功法项目交替联合进行锻炼,结合四诊辨证并着重某一认知功能受损方面重点加强练习。应用中药配合中医导引训练,可对认知功能的恢复发挥更多的积极意义。早期联合使用导引法对MCI病人及高危人群进行规律训练是防止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的重要有效措施。目前导引防治MCI的循证医学证据偏弱,单个动作或某一功法其中一项内容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功效与作用研究尚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侧重点从整体细化到局部;同时,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根据不同时期MCI的发病特点灵活选择不同功法项目应用,以期形成安全有效、针对性强的导引处方,发挥中医导引的特色优势。本研究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进一步利用中医导引法防治MCI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猜你喜欢

八段锦习练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