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课程的优化改革措施分析

2020-12-30胡长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太极拳身体素质教学方式

胡长凯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太极拳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的健康,可以有效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其心理素质,在各大院校内均有应用。但是太极拳缓慢、柔和的特点与当代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相符,导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太极拳只适合作为老年人休闲运动,所以在进行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对于这一科目的学习热情较低。

1、进行太极拳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学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科研技术的飞速进步,多种多样的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化的生活状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身体的锻炼。就目前而言,因为我国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学习上耗费的精力较多,大幅度的缩减了学生运动的时间,所以当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而太极拳在各大院校内的应用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武术,其特点之一便是内外兼修,学生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耐力、及其平衡感等均有提升,提高学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其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

其次,因为太极拳这一传统武术较为舒缓,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时会自然而然的进入较为平静的状态,全神贯注的练习太极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心态较为平和,在练习中释放平时在学习中所受到的精神压力,有效规避了学生因心理压力而产生心理疾病的现象产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1.2、练习太极拳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拳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据了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民国时期的普及率较高,当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也成为了强身健体的一项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历史悠悠,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思想,而当下我国的经济水平及其科研技术水平都较为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教师而言,要重视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太极拳教学的重视,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历史故事,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改善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世界观。而且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可以扩大学生的人际接触面,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在当下社会,推行太极拳的教学可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

2、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2.1、太极拳教学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

在当下的太极拳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反应太极拳的教学过程过于单一,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体育方面的知识与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有所关联,但目前我国体育这一学科的教材上基本都是体育类的知识,其它科目的知识所见甚少,这种单一的知识学习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息息相关,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学习到太极拳大概的动作,但是对太极拳所蕴含的理论及其历史文化并不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降低,影响太极拳教学的效率,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对太极拳的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2.2、太极拳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

为了使太极拳的教学效果达到标准,需要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使学生对太极拳产生兴趣,其次是需要太极拳教师的综合素质达到要求。在当下太极拳的教学中,因为学院对于太极拳教师的聘请并不重视,门槛较低,有很大一部分太极拳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武术教师,太极拳教师自身没有对太极拳这一科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专业性有所欠缺,没有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导致目前在院校内的太极拳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太极拳教师只是对太极拳的大体动作进行教学,太极拳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及其知识则是被忽略。而且在教师传授太极拳时,很多教师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仿佛太极拳教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进度,并不注重其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兴趣,只是学会套路应付考试。

2.3、太极拳教学过程中缺乏交流

在院校内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了解,教导学生的过程往往是只注重学生动作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太极拳基础的掌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对太极拳进行足够的了解,便开始了对太极拳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底蕴,在学习中没有基础的支撑,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对太极拳进行学习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越来越难,无法和教师进行教学同步,对于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会让学生降低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就会出现学生不愿意进行太极拳的学习,出现逃课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往往都普遍存在学会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以此来应付考试的心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往往都是在太极拳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进行学习,课下并没有对太极拳进行温习的流程,学生脱离了太极拳课堂的教学后,就又回归到了学习的压力中,自然忘记了对太极拳的练习。这一过程中,反映出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空间较为闭塞,无法进行交流进行提高。

2.4、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缺乏热情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而且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中华民族历史悠悠,太极拳衍生至今,其中出现了多个分支,门派众多。当代学生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起到舒筋活络、促进气血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理机能循环。而且,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其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都较大,而太极拳的练习最重要的就是“静心”,根据有效统计,学生在练习太极拳过后都有减轻压力,舒畅心情的感觉,所以,太极拳教师要加强对于太极拳教学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由于我国科研技术的发达,各类各样的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懒惰,对于自主运动的兴趣较低。而且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没有充足的自制力,对于外界诱惑的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就会因为电子设备而荒废了体育锻炼。其次,学生的精力较为旺盛,而太极拳这一科目又以轻缓著称,所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认识不到太极拳的好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加强学生对于太极拳的了解,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3、太极拳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

太极拳教师应该加深对于太极拳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太极拳对于自身身体素质及其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发性的开展对太极拳的学习。详细措施为: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对太极拳的演练,为学生讲解太极拳的历史文化及其对身体所产生的益处,使学生能够明白太极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太极拳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耐力及其平衡感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其运动系统的生理机能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太极拳,正确的看待太极拳,摒弃之前对太极拳的浅显看法。使学生能够明白太极拳这一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可以体现出我国深远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发的热爱太极拳,增强对太极拳的积极性。

3.2、合理安排太极拳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太极拳的教学方式及其教学计划,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于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在进行太极拳教学之前要督促学生做好课前的热身运动,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其次,改变太极拳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太极拳教师先进行一遍太极拳的动作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历史文化及其对身体素质所能产生的益处,让学生明白太极拳是将哲理、医理和拳理进行有效融合的民族瑰宝,通过长期锻炼可以有效提升身体及其心理素质。

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解,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对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其身体素质,传授高难度的太极拳动作,让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减弱其训练强度,降低学生学习太极拳的难度,让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学到体育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太极拳教师还可以在基础的太极拳教学中加入呼吸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释放心理压力;最后,为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投入太极拳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加深对太极拳的认知,提高太极拳的学习效率。

3.3、提升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教师应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于太极拳教学的兴趣。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教学已经深入各大院校,太极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太极拳的相关影视资料,学生通过对于影视资料的观摩,可以有效提升对于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具体实施方法可以是在教师进行太极拳动作的演示之前,为学生播放这一动作的相关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后续的教学效果。在太极拳动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对当前所学习的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

4、结束语

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武术,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生,需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义务。对于太极拳教学存在的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缺乏热情、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教师的综合素质达不到教学太极拳的标准及其太极拳教学方式过于枯燥的现象,要积极对现有的太极拳教学进行改革,而太极拳的改革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相关的太极拳教师潜移默化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生对于太极拳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籍此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塑造学生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及其自豪感。

猜你喜欢

太极拳身体素质教学方式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