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养成浅析

2020-12-29孙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现代文命题文本

孙勇

从目前初中语文的考试情况来分析,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分值占比一直较高,但是经科学样本(小分统计)来看,考生得分又普遍不高。除了作文,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已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对此加以浅析。

一、导致考生失分的原因

(一)命题者的视高

目前重要的考试命题通常由专家或各校的骨干教师来把关,从技术层面来看,命题者无可挑剔,但是试卷和学生能力水平的匹配度往往不高,主要是因为命题者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专家们常常脱离教学一线,而骨干教师总需拿出体现个人技术水平的试卷,因此在命题时往往根据课标设定等级,看似契合度高,其实往往要求过高。命题者总认为:某某知识点学生应该是掌握了的,教师也肯定反复强调、经常训练,失分率肯定不高,但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初三学生往往对表达方式、描写种类、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不清楚,三年的系统学习也是一知半解,而教学者常常认为这很简单。等到样本出现,才发现认知偏差。有些学校对基础年级的考试命题就选用历年中考阅读理解题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检测,学生无所适从,失分率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

(二)命题内容的寬泛

按理说,只要不是选拔性考试,如阶段性学情调研,命题的资料选择应来源于课本或日常训练。但是目前来看,很多现代文阅读文本的来源相当宽泛,基本上涵盖文学、历史、地理、科学、名家故事、名家作品等。例如,现在的现代文阅读理解选用文本时,在散文一类,常常有迟子建、丁立梅、毕淑敏、林清玄、周国平、史铁生、莫言、季羡林、张晓风、张抗抗等散文家的作品入选;在科学技术类说明文中,常常涉及航天科技、纳米技术、物质构造、生物原理、医学技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等内容,涵盖极广。这些内容需要学生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与科技素养。

(三)学生应试的局限

目前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单一,三点一线,缺少与家庭和社会的密切接触和生活体验,培育不出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情感类散文,学生就缺少对亲情的细微而又深入的感悟,缺少对公益良知的感悟。学生的阅读量也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如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学段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缺少自我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开展拓展性阅读存在很多困难。有些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经济困难,提供不了全面的读本,学校的图书馆馆藏也有限,平时开放的次数也不多,加上任课老师缺少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另外,考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方面也普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切实有效的提分策略

(一)变“俯瞰学生”为“平视学生”

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充分考虑了学情。郭思乐教授创立了“生本教育”,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那么在学习评价的方式与理念上也要充分尊重学生。命题者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智力水平与能力水平,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制卷。在批阅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与组织能力,在参考答案的组织过程中要淡化标准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

(二)变“文本教学”为“大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语段分析所能达成的,教师的视角要广。要充分认识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试能力就是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一种体现,包括分析整合与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文学素养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课内外的勾连与迁移,教学手段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教学形式要做到听说读写的多维驱动,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变“猜题押题”为“规范答题”

在解题指导方面,教师要注重文本阅读的仔细全面,要让学生学会找出关键语句与词语,懂得浓缩句子的主干成分,懂得把握作品的主题与情感,懂得作者的写作缘由,懂得文本的结构特点与点题技巧,懂得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与熟悉的教材文本之间的联系。在考生答题的规范性方面,表述要完整、概括要简洁、层次要深入、用词要专业、语境要符合、情趣要高雅,同时也要兼顾学生自由的阅读体验。

(四)变“零碎阅读”为“系统阅读”

首先,要了解必读与选读的书目种类,了解初中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学生可以采取标注法、批注法阅读,可以做好好句佳词摘抄,可以写好随感体悟。其次,要用与针对教材精心备课一样的态度做好阅读指导的教案准备,每周可有1节课用于授课或讲座。再次,可以组织阅读竞赛或阅读试题专项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最后,要取得家长的有力配合,在教师管理的真空地带,要开展“亲子阅读”,营造“书香家庭”。

面对初中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应试中的困惑,教师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而是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文学素养的积淀。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游刃有余,提高得分率。

猜你喜欢

现代文命题文本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