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20-12-29郑拓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郑拓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果输出的重要原因。基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就影响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评价其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物力)取得教学成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的最大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教师教学理念、方法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其中,教师因素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課堂互动交流不足

根据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课堂气氛沉闷,而最喜欢的是有幽默感、风趣、妙语连珠、愿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是数学,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即教师的个人魅力会影响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好程度,有不少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而努力学习一门课程。究其原因,大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交流比较多,且教学过程语言风趣幽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严谨的学科,很多数学教师受学科特性的影响,往往给学生以严肃、较真、一丝不苟的印象,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存在不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问题,由此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学生被动听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受影响。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大、节奏快。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已经颇为吃力,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置疑,很多教师也不注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恨不得把知识点都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学生“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被认可和表现的机会,没有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影响。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传授只会让学生养成按部就班、被动学习的习惯,这也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讲过练过的不一定会,没讲没练的一定不会”现象的重要原因。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忽视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丰富但情绪变化敏感,非常在意外界对自身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要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视若无睹,视为理所应当,要么评价不当,适得其反。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环节,长期忽视课堂教学评价,一方面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功体验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也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互动缺失的重要表现。学习表现优异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积极性受到影响;学习较差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勉励,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教学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吝赞美、表扬之词,却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置若罔闻或是一味批评,忽视其学习态度及积极表现,只以结果(成绩)论英雄,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较差,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两极分化严重。忽视课堂教学评价及评价不当,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交流互动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尤其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核心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思维,将学生置于平等交流的地位,从而形成和谐、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如此课堂的交流互动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

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下面“静听”学习,不但课堂氛围沉闷,而且学生被动的学习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师生互动交流也不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如提问教学法、积极的正面评价等。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互动交流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要将师生的交流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要预留出足够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学生课堂活跃,积极性高,自然注意力会集中、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无疑也会随之提升。

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吸引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可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以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错误”创设问题情境等。如一些运算律am·an=am+n,am÷an=am-n(a≠0),可以通过计算结果来发现;一些定理(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用实验观察使学生发现结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以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发现过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家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解方程2x+3=3x+2时,A、B两位同学的解法一对一错,A同学移项求解,2x+3=3x+2,2x-3x=2-3,-x=-1,得x=1;B同学解法:2x+3=3x+2,2x-2=3x-3,2(x-1)=3(x-1),2=3。利用学生求解错误创设情境,让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从错误出发进行探究,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在错误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以“错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匿名的方式来进行,否则容易打击求解错误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