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与分析

2020-12-29吴海春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吴海春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将“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四大核心素养融合,通过有效的教学渗透,在具体而生动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推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既要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意义,通过内外结合的教育渗透,培养学生建构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养。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形象地理知识的分析,利用地图、图表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思维;在横向和纵向的问题分析和讨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考证、历史理解、历史评价的意识,从而在科学的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纵向综合、横向综合、时空综合等多角度的分析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新课程理念下历史与社会教材和教学特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内容为对象,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去展现和勾画生活框架,展示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下的世界面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线索,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的过程中,展示人类社会生动发展的历程,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理解现代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态度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课堂呈现形式,“活动”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将动手和动脑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更加生活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关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机制,让学生在对问题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等过程中,实现对历史与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剖析,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运用策略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在丰富的教学支持和引导的过程中,让学习的过程得到精彩呈现,立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一些策略。

1.在形象地理知识的分析过程中,培养空间感知思维

在历史与社会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知识,渗透区域认知概念,让学生在对地理问题的动态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对区域认知的科学分析和理解能力,获得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等,在科学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念,促进可持續发展思维的有效渗透。

例如,在学习《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时,教师利用丰富的媒体素材,展示湄公河平原以传统水稻种植为核心的稻作文化,以及在稻作文化影响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特色。水稻的生产首先要考虑地形、气候、水、土壤等最基础的自然条件,只有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展开具体的农作物种植与耕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地关系的优势。人们耕作生活,必然需要结合一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像水稻种植这样的劳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此基础上的农耕制度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的影响必然会介入学生的认知范畴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熟悉的中国水稻生产区域、生产特点以及生活特色等用地图、图片等形式加以呈现,并且将美国中部平原的种植,利用图片、图表、地图等形象生动而系统客观地对比,学生再对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助图表与地图等来获取不同信息,逐渐树立起对区域的空间感知思维,同时在对自然环境、人文生活等分析中,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在纵向对比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纵向对比、今昔对比,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进入历史的进程中,进入特定的情境体验中去,引导学生在对历史现实、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对比,感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形成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体验。

例如,在学习《屈辱的岁月》的实践中,教师利用现实版《战狼》故事,中国维和官兵在紧急任务面前,高举中国五星红旗穿过武装分子交战区,令人意外的是,武装分子在看到五星红旗后纷纷停止交战,甚至有武装分子在中国维和车队一旁执行护卫任务;利比亚的撤侨行动、也门的撤侨行动,表明中国已经有实力、有能力保护海外华侨同胞的安全,引导学生形象地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当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美好生活。画面一转,《屈辱的岁月》则是对中国历史上最不堪的一面的揭开,满眼都是鸦片吸食者躺在小床上,精神萎靡不振、双眼空洞无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洋人向中国输入鸦片,就是为了从精神上控制中国,从经济上压榨中国,让中国人在鸦片的世界中沉沦、自暴自弃,如果中国人任凭洋人的计划发展,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的?觉醒的中国人是不允许中国走向灭亡的,他们用行动向洋人证明了自己戒烟的决心,正是中国人的决心让洋人害怕中国人一旦有实力强大起来,哪里还有他们侵略的余地,为了大肆侵略,他们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一再妥协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以及《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在鸦片战争时期与当今社会强烈的今昔对比中,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使命感,让学生在深刻的历史史实与现实对比中,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新时代下中国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在屈辱的历史史实的告诫下,同学们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要想保证未来中国的繁荣富强,每一个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积极地行动起来,加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去,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等。

3.在多角度的综合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渗透联系的观点和分析综合的观念意识等,让学生在对历史、现实、社会、经济等科学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对信息的提取和筛选能力等,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借助历史的眼光来动态地认识过去和当今的社会情形,在纵向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的社会生活等过程中,将古今、中外、时空等有效地综合起来,在形象具体的分析体验过程中,有效地培養学生的综合思维。

例如,在学习《综合探究五——走进台湾》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如地理位置图、气候类型图、旅游景点图、城市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和台湾历史的文字资料等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再通过合作探究,综合分析台湾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以及区域差异的明显特征。

4.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培养建构基础的学科核心素养,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问题分析和筛选的能力,具备了初步的评价判断、理性分析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预测能力,因而,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将各种知识和经验有效地集中和调动起来,积极地融入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中,在有效地打通课内外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效果。

例如,在《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下,展开对周边环境问题的分析和筛查,学生在具体的调查分析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周边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浪费、乱砍滥伐、水污染、生活垃圾的泛滥以及生态破坏等各种严峻的环境问题等,针对学生搜集和整理的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展开对环境问题的科学应对和有效缓解,这是现代生态环境背景下,学生必须认识和思考的问题,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有效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已经在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如中国的车辆限号措施、大型污染企业停业整改措施、电动汽车的推广措施、垃圾分类的实施等,这些学生身边的小事,无不渗透着中国的环保意识和理念在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现代环境背景下,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在具体生动的问题交流和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清晰和明朗化,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如何开始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活动对自己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的调查,掌握区域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样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具备基本的社会调查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实施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生动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对历史与社会问题的认识、理解、思考、分析、判断、综合等过程中,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空间感知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小萍.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4).

[2]赵春丽.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核心素养培育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0).

[3]朱海英.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27).

[4]张婧.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例[J].新课程(中),2017(8).

[5]朱美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7(7).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