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一无二的我之同伴互助》课堂教学课例

2020-12-29肖舒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表格同伴案例

学科及科目:初中七年级下·心理健康

授课教师:肖舒娅

时间:2019.6.13

课题及课时:《独一无二的我之同伴互助》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一、学情分析

1.课标要求: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课着重于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学习内容: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我,掌握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提高自信心。学会帮助同学,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同学提高自信心。

3.学情现状:学生目前处在青春敏感期,过于在意外界的評价与反应,而影响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同学之间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同伴互助。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自信的重要性,掌握自助与同伴互助中提高自信心的方法。

2.过程方法:(1)通过游戏,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2)通过情境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帮助同学提高自信心。

3.情感态度:(1)体会到自信的重要性。(2)掌握提高自信的方法,并能在同伴中形成有效互助,增强同理心。

三、教学策略

1.重点难点:能够分析提高自信的方法,掌握一些技巧,愿意帮助同学。

2.方式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方式,探讨问题的引入、分析、引导、解决等。

3.媒体技术:(1)使用多媒体平台,激趣导入,组织游戏。(2)使用投影,用于之后课的延续。

四、教学流程结构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过程

【热身游戏之手掌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领取一个色彩版。(2)学生发挥想象,用手掌为单位,创作一幅手掌画。(3)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同与不同】

(1)请学生分享各幅画的同与不同。(2)没有完全一样的画,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2.学与教的过程

【同伴互助之问题聚焦】

(1)通过提问学生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引出同伴的重要性。(2)如果我们的同学或朋友不够自信时,该如何帮助他们?(3)列出两个学生(匿名)真实的关于自信的困扰。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关于自信心的相关知识信息。(2)牵引出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组案例分析与讨论】

(1)小组通过已知事实分析清单来分析其中一位学生的困扰,从认知、感情以及行为上来分析这位同学目前面临的困扰。(2)基于已知事实分析清单,小组讨论出帮助同学的合适方法与途径。

【设计意图】

(1)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了解、体会到其他人的不易。(2)通过分析,学生能运用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梳理出能够帮助案例中同学提高自信的方法。(3)小组协作,调动集体的力量。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分析与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想法。

【小组展示与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展示对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的结果。(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结果,将结果分类列举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1)展示学生的风采,锻炼学生在台上的表达能力。(2)可以让不同组的同学了解到其他组同学的想法,互相学习与分享。

3.课堂小结

(1)将所有小组分享出的各种信息汇总,并挑选出大家罗列最多的一些合适的建议。(2)询问学生是否用过集体总结出来的方法来提高自信心,并鼓励他们尝试。(3)引导出下节课的内容,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要懂得尊重其他同学。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独一无二的我》这个单元的第二课时。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整个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把自己看成有价值、值得尊重的人,喜欢自己,不拒绝自己,更不憎恨自己,心甘情愿成为自己,不愿成为别的什么人。要悦纳自己,也需要通过相关的活动,借助同伴的力量来完成。

在本单元的第一个课时,学生了解并认识了自信的基本概念。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会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一些同学的自信心不足,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为这些同学营造一个和善友好的同伴环境非常重要。

作为第二个课时,这节课的主题是《同伴互助》。目标有两点;第一,学生能理解部分不够自信的同学面临的困境,产生同理心,并真正思考如何去帮助这些同学。部分不够自信的同学能改变自己过去的认知与行为,提高自信心。

本节课是在一个简单的情境导入后,再引入正题。这节课情境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也是对上周课程的回忆。因为融入了美术元素,学生非常喜欢,积极性也很高。但没有考虑到用完画板后,学生的手都脏了,没有为他们准备纸巾,这是美中不足。

这节课的活动主题由两个实际案例的小组讨论串起来。这两个例子来源于多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提取与汇总,进行了处理和背景模糊化。选取这两个例子是因为在学生不自信的来源因素中比较普遍与常见,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共鸣。现场教学效果基本上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小组都从个人或者集体的角度去阐述如何帮助案例中的两位同学。值得提升的是我的板书速度,因为这节课的板书是由学生的发言生成的。板书的速度太慢,会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学生小组合作有时会陷入一种漫无目的且分工不明确的状态。在此次的小组活动中,我使用了自己设计的两份辅助性表格。第一份是帮助学生分析两个案例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采取哪些方法才能改变案例中两位同学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帮助同学成长。这份表格旨在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技巧在过去的心理课上已经教会学生,这次也是技巧练习。第二份表格是小组合作分工表格,是我在常规教学中有小组合作时会用到的表格。通过分工表,可以一开始便明确每个人的责任。总体而言,这两份表格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学生基本上都分工明晰,并能准确分析案例的相关情况。

最后的小结是为了引出下节课的主题——如何尊重与善待他人。青春期的学生追求自我,展现自信时,偶尔也会有意无意伤害到其他人。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别人,用同一种眼光去看待他人。

作者简介:肖舒娅(197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中教一级,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主要从事初中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表格同伴案例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统计表格的要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本刊表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