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理数及其运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9张娟玮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张娟玮

摘 要:有理数及其运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只有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为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初中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运算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有理数运算;有效教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运算方法

进入初中,学生所接触的“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理数随之出现。有理数的概念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而有理数的运算则是一切运算的基础,更是代数运算的入门,有理数及其运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熟记运算法则,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算方法的指导,将深奥的有理数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相关知识,提高有理数教学的有效性。

一、积极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对外求知的探索源头,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活跃,乐于学习和思考,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负数”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在课件上展示出生活中常见的关于“负数”的画面,如温度计显示-2℃,存折上的支出都带有“减号”,大米包装袋上标注着“10kg±100g”,从而引起学生的熟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时,题目中有分数、小数和整数,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有理数,其中扮演小数的同学坐在一起,扮演分数的同学坐在一起,扮演整数的同学坐在一起,此时教师要求所有同学都坐在一起,可是“分数、小数、整数”却属于不同的“类”,那应该如何打破界限全部坐在一起呢?学生自然会想到应该化成统一的形式,也就得出了比较这些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有理数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新课改进一步强调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将探究教学落到实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精神。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去观察、发现和探索,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深刻的,并且是自己真正理解的,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自主探究,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可以先给出学生如下算式:①22-(-3)×(-2)×2= ②12×(32+5)÷7= ③-32-(-16)×2=,然后询问学生上述算式中包括了哪些运算,引导学生辨析代数式所含的運算。在学生正确回答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呢?”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计算,自主总结运算顺序,并且彼此讨论和交流。接着,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并且在学生已得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评价,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的运算顺序。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学生进行了自主建构,拥有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其自主意识、探索精神及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运算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如果说有理数的运算是一座壮丽辉煌的大厦,那么运算方法就是施工建筑的手段。运用简便有效的运算方法解决有理数运算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性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认知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也就是数学思维的诞生。由此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运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做题时灵活选用,从而加快学生解题速度,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这道有理数计算题:求1+2+3+4+5+…+19的值。这道题说难也不难,只含有加法运算,可是说简单也不简单,因为含有太多的数字。部分学生会采用最基础的解题思路,也就是将19个数字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答案,可是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一步错,满盘皆输”。此时,教师就应该将“凑整求和法”传授给学生,也就是将相加为整数的两个数结合在一起进行运算,那么这道题就等于“(1+19)+(2+18)+(3+17)+…+(8+12)+(9+11)+10”,进而等于“20×9+10”,最终结果为190。通过凑整求和法,可以极大降低运算难度,显著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的题型,将最合适的运算方法传授给学生。

综上所述,有理数及其运算在初中数学知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等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有理数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生.认识方法用好方法:《有理数》中的数学方法[J].初中生世界,2016(33):39-41.

[2]张克年.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17(11):106.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有效教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