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面结合、目标驱动、活动推动的有效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0-12-29顾惠英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整篇文章米奇层面

顾惠英

围绕核心素养来实施英语课程目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蓝本,尤其对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其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怎样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情感价值观,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是值得探讨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从点面结合、目标驱动的活动对英语阅读教学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点面结合,既见森林,也见树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初中英语阅读的五级要求中提道: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在阅读中需要做到:(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鉴于此,英语教学活动承担着既要抓基础层面上的字词,又承担着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任务,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阅读理解的对象是整篇文章,而考查时命题却绝大部分是词、句、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总体理解与句、段的理解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把握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规律。既要考虑全面,又要注重细节,做到点面结合。

在阅读中,基础层面与高层面的加工方式对阅读理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底层面的加工为高层面的加工过程提供必要的“原料”。但是信息的传递具有双向性,底层面的加工需要高层面的参与。因此我们不能把阅读课上成词汇课、语法讲解课或单纯的朗读背诵课;我们也不能居高临下,脱离基础夸夸其谈所谓的高大上的谋篇布局、深层含义,忽视语言知识等其他因素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阅读水平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下降。我们既要强调读者掌握的词、句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同时又要把语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重视语言篇章层次上的语言意义和阅读理解必须有的分析、推断等思维能力及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只有点面结合、自下而上与整体性原则有效结合,水乳交融,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把语篇分析、语言基础以及交流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实现从字面阅读(read the line)、推理阅读(read between the line )到形象阅读(read beyond the line)的提升。

二、目标驱动,活动依托,有效组織,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和牵引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活动的顺序要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根据阅读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活动组织有序。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读前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扫清文本阅读的语音障碍,激发学生阅读动机;读中阶段主要是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获取文章信息,理清文章结构,了解文章大意,略读、寻读、细读为这个阶段的活动提供了有效的策略;读后阶段主要是应用性的活动或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个人感悟,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如何有效开展各个阶段的活动,依托活动促进阅读,实现目标驱动带动活动,用活动穿针引线,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 2a—2d的阅读课为例,有目标驱动的活动组织为课堂的成功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pre-reading阶段,教师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1)学生观看关于动画卡通人物集锦和第一部米奇的一段小视频,师问:这些视频关于什么?(引导学生答cartoons),既在情境中学习了生词,又巧妙地引出了话题。(2)“猜猜我是谁”:通过文字描述及声音等,让学生猜测背后卡通人物,解决部分关键词汇:famous,culture等,并让学生明白好的卡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这个阶段以观看视频及“猜猜我是谁”游戏导入,唤起学生旧知,引出主题,理解关键词汇,为导入新课做准备。试听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活动简要、生动而有效。词汇的教学寓于活动中、语境中、运用中,凸显了学习的价值。

在while-reading 中,教师解读文本,循序渐进,设计的各个活动环环相扣,步步递进,目标十分明确。在fast reading这一环节,教师给出阅读策略,学生略读整篇文章,提取每一段的主旨,了解文章结构,初步获取整篇文章的信息。在careful reading精读环节中教师安排的活动从简到难,环环相扣。活动(1):学生精读第一段,完成米奇的身份卡(名字、性别、国籍、年龄、创造者、外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梳理细节信息,同学间相互交流分享,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米老鼠。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兴致勃勃,仿佛在完成某个名人或自己的名片设计,结合了生活实际的活动十分有助于阅读目标的达成。活动(2):Target Discussion:Why is Mickey so popular?比起第一个活动,显然难度上有了提升。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归纳出三点主要理由:Reason1:Mickey was like a common man,but he always tried to face any danger.Reason2:Mickey was unlucky and had many problems. However,he was always ready to try his best. Reason3:Many people wanted to be like Mickey.通过问题归纳总结Mickey的性格(勇于面对危险、坚定、从不放弃、鼓舞人心),引导学生发现并深入理解米老鼠受大众喜爱的原因,进一步体会米奇的精神,在描述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和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又以面带点,突出了重难点和关键词汇,词句教学紧密渗透于活动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恰到好处。活动(3):完成短文填空。通过再次细读,了解现如今的米奇怎么样了,获得了哪些成就,从而对Mickey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卡通文化和美国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语言知识、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培养的和谐统一。三个活动中既有个体学习,也有小组学习,形式多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猜你喜欢

整篇文章米奇层面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深圳站
“铲屎官”和“小祖宗”
美国警长与警犬相伴16载相继去世
思维大碰撞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