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的探讨

2020-12-29闫朝耘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闫朝耘

摘 要:生态型课堂建设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它主要是从学生身心发展及教学规律方面出发,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在教学中,以推动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结合日常执教经验,就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并列举教学实例,就整体提高教学实效谈谈做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建设策略

生态型课堂建设,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课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共同参与和探究学习的目的,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兴趣引导,使学习方法得到最优化,充分发挥生态课堂育人的作用。

一、创设具有生态环境的教学情境,让课堂散发出感情味

满满的热情和激情式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使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具有课堂激情、丰富情感的生态环境,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知识、运用良好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课堂注入更多的情感,不断优化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走近老师》这节内容时,在导入教学内容之前,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这样的公益广告:一位教师到边远山区支教,她的爱心和行动温暖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她把丰富多样的教学特色带给了学生,让学生开阔了学习视野,在艰苦的生活和教学环境中,这位教师不怕艰苦,把知识和快乐传递给了孩子们。看完这段视频,所有的学生都为之动容,体会到了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使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认同了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并培养了学生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的道德品质。

生态型课堂建设,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课堂,并用自己良好的教学行为和思想感染学生,平时要以正面的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引导学生用丰富的情感去探究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出快乐,才能逐渐提升教师教学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使生态型课堂环境散发出浓浓的感情味。

二、自主与合作学习,让课堂活力四射

生态型课堂,并不是过去教师在课上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是在课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案,做到能学不教,以学促教。笔者认为,自主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协作能力,通过有效的合作,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自主合作学习能打造出生动、有趣、有活力的课堂环境。笔者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做了有效的尝试。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集体生活邀请我》这一节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要講的内容,之后我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然后给每组学生分发一只一次性纸杯,每组安排一个学生把纸杯里倒满水,倒完水之后,每组由第一位同学将装满水的水杯传递给下一位同学,要保证水杯里的水不溢出来,每组同学依次做这个动作,学生参与时,我引导每组学生要团结、要稳。通过这一活动引出要学习的内容: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比如说我们在参加拔河比赛、校运动会、校园团体活动、校外志愿活动时,都能感受到集体生活带来的温馨、团结、快乐、温暖和自豪。我们每个人在集体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真挚的情感,雨天忘记拿雨伞,同学为我撑伞,我搭你肩膀、你搂我腰,我们一起回家;生病了不能上学,同学打电话问候和关心,并告诉我老师的讲课内容,帮助补习。

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互动设计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平等和开放,提高了生态课堂的有效性。

三、打造生活化的生态型课堂,让课堂有序、有效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堂有学生想知道的和想做的事情,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畅所欲言,师生一起努力提高生态课堂实效。因此,在课上,我们要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认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疑问、解决疑问,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节内容时,我就给学生观看了一则引发学生思考的案例:一名男乘客在高铁上不对号入座,抢占了女乘客的座位,经过乘警和列车长的百般劝说,仍无结果,并声称不能将座位归还,视频被传到网络之后男乘客引起大量网友的谴责。某铁路公安处对该男子的“霸座”行为给予治安处罚200元,同时该男子被铁路客运部纳入了黑名单,该男子在180天内不能乘坐火车。看到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人,该怎么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社会规则?通过这一新闻事件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社会和规则之间的关系?之后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和其他学生相互探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道德和法治知识探究这一事件给人的教训。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生活才会有序进行。

可见,选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生活化教学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知法、懂法的重要性。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的建设,有助于唤醒沉闷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焕发出平等、自然、开放的教学魅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能构建出高效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孟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5):6.

[2]夏平平.“问学”课堂:走向深度而有意义的学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3):24-26.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