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引领,研究伴行,课程撬动学校发展

2020-12-29林辉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建构育人活动

林辉

一、立足学校转型发展诉求的科研缘起

中传附中作为朝阳区重点支持的“边缘型一般校借助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转型优质发展”的试点校,不论在政策扶持上,还是在经费保障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如何承接和利用好各种利好条件,成为摆在全校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薄弱校状态”持续多年,各个方面都需要突破的现状,如何找到一条可以撬动学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经过专家调研、专题研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撬动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自上而下做好以“课程规划与管理”为主线的顶层设计,自下而上做好以“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线的基层实践。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具备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和课程领导力的教师梯队,如何让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与课程建设相匹配的能力、素质?学校决定全员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为手段、以实践为载体,教学与科研并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推进课程建设,进而撬动学校的转型发展。

二、与学校转型发展相匹配的科研进程

三、以助力课程实践为导向的科研全过程

为了解决课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的研究,既要有理论层面的文献学习,也要有个人实践经验的感悟与总结;既要走近榜样观摩实践,也要有亲自实践不断尝试。

经过两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课程实践为导向的“科研四环节”全过程成长体系,让每个教师都能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学习理论、跟岗实践、重建课程、形成经验,在这样的闭环内循环、螺旋式上升的成长体系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天花板,教师的成长动力和热情也会自觉融入其中,成为学校不断向好发展的原动力。

(一)学习理论

1.理念的转变

2016年7月下旬,全校教师赴华东师大进行 “新基础教育”专题研修。研修内容主要包括:新基础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学生工作中的班级建设以及家校合作等相关内容。

通过这次研修,老师全面了解了“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旧有的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学习热情被点燃。

学习归来,老师们把华东师范大学的学习体会梳理出来,学校举行了“中传附中赴华东师大培训学习成果交流总结大会”,各科教研组老师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使理念深入。

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共读《“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英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等新基础改革指导图书,学习和内化新基础理念,提升实践能力水平。定期举行读书学习分享会,交流学习收获。

2.课程到课堂的对接

2017年7月,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将课程规划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全体教师远赴杭州,参加为期6天的教师能力提升项目培训。《课堂学习的关键: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浙江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行动》《生命能量系统的教育》三个专题的学习使得教师对课程、课堂和教育支持的能量有了系统的理解。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言,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每天学习结束后,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交流。通过这次学习,全校教师体会到要抓住城市发展的种种契机,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并且更加坚定了课程改革兴校的信念。

(二)跟岗实践

2016—2017年,全校教师分三批到上海女子第三初级中学跟岗学习,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和上海女子三中老师同课异构,回校全体教师进行实践教学。

(三)重建课程

2017年,学校先后邀请多个学科专家来校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进行指导。老师从中学到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和方法,为将来学科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请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院几位知名教授到学校,每门学科指导两天,经历理念再理解、课堂实践、指导重建过程,让老师亲身感受以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将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在指导过程中,老师的眼神越来越亮,老师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教学变成有意思的活动。教师在理念和实践的轮回中专业得到了提升。

四、以保障课程建设顺利推进的科研管理机制

为使学校课程能够“有效落地”,学校将课程建设的过程按照科研管理过程推进,逐渐探索出适合学校的以保障课程建设顺利推进的科研管理机制。

自2016年课程规划落地开始,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课程论证与总结大会,呈现出范围广、过程严、立意深的特点。

(一)范围广

课程论证与总结工作是遍及全校各学科及每个教师的工作任务。每门课程都由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开发团队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需要代表整个团队在众位专家面前论证课题。形成语文课程群、英语课程群、特色课程群、校本课程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家乡课程)等。

(二)过程严

课程的开发與论证程序都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从课程规划、课程论证、课程实施,到课程管理、课程总结评价、课程改进、课程成果表达,每次论证总结都经历前期的辅导、分享案例作辅助、模版内容框架的支持、材料的建议修改,这些都是在实操层面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在课程论证过程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与专家、领导、教师一起探讨优秀经验,不断改进开发成果,使课程的定位更加明确,形成课程开发的良性运转体系。

(三)立意深

在课程开发论证过程中不断挖掘课程“育人”融合点,以学生立场为原点,强化办学理念,讨论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由点到线,再到面,生态课程有望形成。

课程论证过程既是意识提升培训,也是课程实操层面培训,同时还有对不同课程的定位了解,极大地促进了全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五、聚焦核心问题研究,课程和课堂向纵深发展

(一)建构教学新五常规

为了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实现学生的内涵发展,学校建构了“育人为本”的教学新五常规,不是以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考点为目的的教学常规,而是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发生了改变,重要的是在教学思想和思维上的内涵变化,实现“互动生成式”的新型课堂,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当代社会中主动、健康发展。

(二)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保障课程高效落地

在教学方面,学校开展“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即对学科核心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建构,换言之,就是教师把握学科本质,明确到底教什么和怎么教,建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

老师在“建结构,教结构”、学生在“学结构,用结构”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真正培养了学生能力,加强了核心素养。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各学科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制订建构计划,以横向推进、纵向打通的方式进行学科知识体系建构。探索、实践建构的路径、方式。每月教研组长进行交流,梳理建构的成果,反观建构的整体思路与路径。建构的活动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开展同课异构实践研究

全体教师在上海跟岗学习期间,骨干教师实施同课异构研究课,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同时各批次教师回校后进行致用课堂研究,在新理论指导下重构课堂。带着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教的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是什么、课标要求的内容与这节课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上海学习归来的学科组内每位教师都展开说课——研究课活动,实践建构对课堂教学的指导。

2.开展课堂重构研究,形成“致用”课堂教学模式

请物理、数学、英语、语文、历史学科的专家到校,指导课堂教学。教研组展开备课—上课—观课—重建课的教研研究。观课结束后,专家们围绕教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重心下移、有向开放、集聚生成等教法维度进行指导,最终将指导的成果运用于重构课中。参加研究的教师在育人为本目标的确定和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呈现上大胆尝试,取得成效,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所授课被选录为国培的示范课。

老师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呈现七年级一位英语老师在七下Module 6 Unit 1 Around the town 的教学重建反思截图(见图2)

可以看到孩子们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增多了;学习渠道发生了改变——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通过各种学科实践活动学习(如科技节活动、英语学科实践活动、戏剧节活动等);通过读书交流学习(如语文学科的《西游记》品读活动等);学业成绩也发生了变化,成绩不仅是分数,更是孩子能力的提升。

(三)探索活动育人新模式

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很重要,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

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开发,经过几次尝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了完善的团队组建、核心团队培训研讨、方案撰写、踩点完善学习手册、校级答辩、工作人员面试、组织实施、交流分享等活动环节。

1.学生主导的两届科技节组织形式的研究

学校成功举办两届别开生面的科技节。科技节最大的突破是把活动的策划、实施逐步下放给学生,学生为自己班设计了科学小实验,并由班级核心小组准备实验器材、制定实验方案、组织活动过程。这也是学校理念指导下的活动组织形式的探究案例。

2.育人为本的教育戏剧课程深化尝试

学校的传统节日——戏剧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当活动主人公,每个班级分成编写组、宣传组、导演组、演员组、舞美设计组、道具制作组、后勤保障组等工作组,全体学生参与,分工合作,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剧目,赢得专家、老师和同学的广泛好评,实现了学生的共同成长。学校的教育戏剧节呈现三大突出特点:一是与专业团队深度合作,开设专业的教育戏剧综合课程。我校从学校课程建设整体需求出发,与北京大学戏剧研究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共同合作,开设了教育戏剧综合课程,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二是在编排剧本时,与各学科融合。学生不仅能巩固知识、延伸重塑课程内容,还能在其中切身体会知识的温度,在内容创新中提升思维品质;三是教育戏剧节的导演和舞台布景都邀请专业人士亲自指导,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话剧演出体验。每一次教育戏剧节都会展现在实践研究中的突破和育人层面的提升,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成果。

3.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研发

为了增加学生阅读的乐趣,学校实现“阅读”体验课内阅读与实践活动的融合,以及体验阅读与书本阅读的对接。学生自主开发了《走进抗战馆活动》《梦东方未来世界活动》《孝文化、祭祀文化——长陵》《北京小吃——前门大街》《北京小吃——什刹海》美食地图,《北京小吃——万丰小吃城》体验美食技艺、《长城文化——八达岭长城》《武器的演变——军事博物馆》等活动。

六、课程撬动了学校发展

(一)明确学校的办学使命——传承文化、绽放生命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不是教书。教师的职责更不是看重当下的分数,而应当是为学生十年、二十年甚至终身的发展做铺垫,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教给他们终身幸福的能力,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积蓄人才。

结合学校的现状分析和学生情况,学校将原定福庄中学“做幸福的我”的办学理念进行回归,回归到教育对象的生命成长过程上,“以人为本,育生命自觉”是中传附中改革的初衷,“以人为本”是指以学生和老师的成长为根本,在学生层面,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老师层面,重视老师的发展,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为老师的专业成长搭台;“育生命自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生命的存在状态觉知、成长目标清晰,理想人格确立和矢志不移的追求。

经过不断探索,学校将“传承文化,绽放生命”凝炼为我校的教育使命,并以这种教育情怀充盈每位教师的精神内核,不断锐意进取、钻研奋进,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凝心聚力。

(二)确立学校的育人总目标和分目标

基于“传承文化、绽放生命”的教育使命,我校将“全面成长,个性发展”定为育人总目标。“全面成长”就是立足学生生命的全面成长,这全面中既包含从身到心的成长,也包含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长,既包含知识技能的成长,也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同时既包含德智体的成长,也包含审美情趣的成长。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尽可能多地开发成长管道,让生命与世界自由地沟通。

“个性成长”旨在让每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都可以找到自己成长的空间,所以面对未来世界我们应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同时,为生命的个性发展寻找舞台。

我校围绕育人总目标分别从德、智、体、美四个维度设置“服务、致用、快乐、和谐”四个分目标。培养学生在服务他人中绽放生命、在学以致用中焕发生命活力、在体育过程中快乐成长、在审美发展过程中达到个体自身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完美发展。

德,终极追求是服务:“服务”一词体现了育德价值取向,是一种实实在在可抓可落实的行为准则,设想一个甘于奉献,乐于服务于他人、服务于集体、服务于社会的人,他/她的心中怎会没有他人,怎会没有“善”念。因此,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立足“服务”一词。

智,终极追求是学以致用,简言之为“致用”。智育,是开发智力的教育。开发智力的途径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一种途径尤为重要,那就是动手操作(应用)。学以致用既是学校的途径,同时也是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方式,更是焕发生命活力、充盈生命内涵必不可少的途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智育”目标定位为“学以致用”。

体,终极追求是快乐。我们在“健康”的基础上力求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力求让师生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身体健康,心情放松愉悦,既能体会拼搏的魅力,又能体会团队奋进的力量,让师生真正体会到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让生命在体育过程中快乐成长。“快乐”便成了我们体育的追求。

美,终极追求是和谐。和谐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理想,其表现是:认为美存在于和谐之中,美的本质是和谐;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②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要使家庭和谐,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③追求和谐的艺术,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和谐,艺术的作用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文艺作品追求和谐的美。

(三)初步完成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多维度、多层次

在我校发展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引下,我校建构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开设基础类、拓展类、特色类三类课程,三类课程有机结合,切实落实我校的理念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1.整合基础性课程,打造高效多边校本课程

基础类课程为必修课,包括校本语文课程(国家课程、晨读课程、阅读课程、写作课程)、校本英语课程(国家课程、晨读课程、读写课程、口语课程)、数学、科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

在课程实施上,打破教材的线性结构,整合课程,从多维角度解读课程内容。如校本语文课程改革致力于每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3+2+1”课程体系,即3节基础课+2节阅读课+1节写作课;校本英语课程形成BEST课程体系。由课程骨干牵头组成课程研发团队,负责课程开发和组织实施工作。

2.增加特色类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塑造学生品格

特色类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媒介素养课程、教育戏剧课程、EQ高手课程、思维训练等。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拓宽视野,塑造品格。

3.丰富拓展类课程,助力学生发展的每种可能性

拓展类课程为必修和选修结合的方式。包括:服务类校本课、致用校本课、体育类校本课程、美育类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共计四十多门课程助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学校课程改革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1.丰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权

学校从学生的“成长性”需求出发,开设多门特色课程和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可以撬动地球”的“支点”,实现更好的发展。

2.“致用”課堂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学校进行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致用”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师的“建结构,教结构”到学生的“学结构,用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不断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幸福成长。

3.丰富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自信,提升自主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方面使主题活动系列化,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发展目标,设计系列化主题活动。另一方面使主题活动主体化、过程化,充分尊重学生,把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学习成长。

学校组织的科技节、教育戏剧节和阅读体验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把活动还给学生”的理念,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增加自信,这也充分体现了我校“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连续四届学校的戏剧节获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专家、学者、家长及媒体的一致赞扬,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成长。2017年我校举办全国性的教育戏剧研讨会就成功经验进行经验交流。

(五)教师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改变

通过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学校为老师提供的学习培训,我校老师看到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性,大家有了精气神,对我校的教学理念充满信心!

回顾学校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除了上述办学成效,在学校生源结构、教师队伍结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心中满怀欣喜和感恩,也更坚定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决心。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我们会继续在“传承文化,绽放生命”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发扬办学优势,克服不足,保持不断努力的状态,相信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一定能实现。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DB16080。

猜你喜欢

建构育人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