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基层人才储备工作研究

2020-12-29姜杰黎旭坤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兵团基层

姜杰 黎旭坤

[摘要]维稳戍边,人才为本。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新疆各族干部的成绩,强调对他们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1],为做好新时代新疆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兵团正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为兵团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强保证。兵团党委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及时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吸引力的、符合兵团实际的人才政策,通过中央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兵团实施的人才工程项目,凝聚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兵团建功立业,真正做到以人才立兵团,以人才兴兵团,以人才强兵团,更好发挥兵团的特殊作用,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兵团;基层;人才储备;人才政策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6—0035—06

[作者简介]姜杰,女,兵团党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黎旭坤,男,兵团党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人才竞争是当今社会最为激烈的竞争之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一项是不断激发人才效能,最根本的莫过于人才的储备与使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2]

当前兵团正处于维护稳定、深化改革、扶贫攻坚等工作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参与推进基层建设工作,所以急需为基层单位录用储备人才,为基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坚强保证。

一、兵团基层人才储备工作概况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兵团的人才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可观成绩。特别是21 世纪以来,兵团党委充分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把留住和用好现有的、培养和引进兵团急需的、开发和储备兵团未来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3]的人才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相继制定出台《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其任务分工方案、《兵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兵团人才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兵团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人才举措,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1计划、干部人才援疆、博士服务团、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研究生支教团、“双五千”2人才储备工程等重大人才项目和人才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增强人才引进和储备工作力度,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营造了重视人才的良好形象和浓厚氛围。

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引进高校毕业生22000人,招聘特岗教师4275人 ,招录选派生2642人,选聘大学生连官3685人,接收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5343人[4]。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至2019年共有10495余名大学生先后在兵团志愿服务。在结束服务期的7398名大学生志愿者中,有3433名志愿者服务期满后,主動留在新疆、扎根兵团,留疆率达46%以上。还有2011年以来,兵团以组织实施国家服务基层计划为契机,引进3.7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兵团就业[5]。

兵团高校也是储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塔里木大学自建校来累计培养6万多名优秀人才,其中85%扎根新疆,68.5%根植南疆,52%的内地生源留疆工作,为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成为兵团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的重要力量[6]。石河子大学自建校来累计培养了16.8万名毕业生,其中10.8万名留在新疆工作,近10年来,每年的毕业生留疆率达到60%以上,其中内地生源留疆率近60%,扎根南疆基层的毕业生超过50%[7],开创了“教育戍边”人才留疆的独特机制。这些大学生为兵团事业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他们大部分到了基层一线,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兵团基层人才紧缺的压力。但是,兵团基层普遍存在着“重引进、轻培养”的弊病,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多年未更新、部分政策未兑现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影响大学生扎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所以基层招录的大学生稳定性较差,导致人心不聚,兵团基层人才储备工作难以取得较大突破。

二、兵团基层人才储备面临的问题

(一)基层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兵团团场是呈“两圈一线”1的战略格局遍布于新疆的。南疆团场及边境团场自然环境恶劣,加之交通便利性差,所以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而且,当前新疆“三期叠加”2态势未根本改变,反恐维稳形势严峻复杂,加之缺乏足够吸引力的特殊优惠政策,或人才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所以兵团与自治区及发达地区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因而兵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南疆团场和边境团场。据 2014 年的数据显示,北疆地区基层人才的巩固率约 60%,而南疆地区基层人才的巩固率约 40%[8]。2018年以来,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在兵团全面推开,连队“两委”的身份由干部转变为职工。由于上升通道有限和定期改选产生的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大学生离开连队甚至离开兵团。基层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团场发展的桎梏。

(二)对人才资源的认识及管理不到位

兵团成立至今,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对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关注不足。现在兵团基层对人才资源大多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3的层次上,没有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利于人才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会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提高,在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后,他们就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引人留人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人才工作要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充分考量人才的实际需求,尽其所长,唯才是用。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单位的人才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对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双五千”等人才不重点培养、不合理使用,导致人才闲置,又或者过度使用,认为他们早晚会流失,缺少“留住人才”的意识和观念,所以一旦其他地方有好的机遇,他们的离开将是必然,这也是兵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的表现。

(三)引进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一个城市要想保持竞争力和创新力,引进人才必不可少。2017年以来,以二线城市为首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厚的政策,开启人才争夺战。进入2019年后,“抢人大战”的硝烟完全没有散去之意,多地推出人才新政,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并配套多重优惠政策,而兵团的人才引进政策却没有及时更新或优惠政策幅度不够、力度不大,导致引进人才工作推进困难,“抢人大战”也使兵团的很多优秀人才流向内地省市。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区位条件先天不足。兵团所属各团场大都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艰苦地区,生活工作环境差,交通不便,教育、医疗水平不高,与内地相比在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9]。二是薪酬待遇无明显优势。兵团的薪酬、医疗、社会保障等福利待遇不仅与内地省市相比存在差距,而且和在同一地区的有些自治区单位相比也有差距,使得兵团在区域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10]。许多人才优惠政策没有及时落地或执行不到位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因素。三是自我发展机会少。目前,兵团各级单位人才培养存在學习交流机会少的现象。虽然随着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这些问题有所改善。但由于近年来兵团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各单位引进人才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在一定时期内都需要评定职称、岗位晋升,容易引发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的内部竞争。四是招聘计划设置不全面、不及时。许多招聘简章中对象面向内地,致使很大一部分本地培养的人才不得不想办法到内地省市寻找就业机会。或者招聘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省市,导致无法第一时间招揽优秀人才,所以应聘者的能力和素质相较而言稍微逊色。

三、加强兵团基层人才储备工作的建议

(一)做好人才规划的顶层设计,健全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

人才是推进兵团各项事业的基础和保障,兵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更加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做好人才规划的顶层设计,健全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引进、培养、使用、退出是人才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要着重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1.加大引进力度。近年来,兵团扩大了组团赴内地有关高校招聘的规模,同时,以国家组织实施服务基层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引进大学生连队基层工作者、兵团选派生1、“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特岗教师的工作力度[11]。但这与兵团的人才储备目标还有相当大的缺口,所以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首先,对各师市、各单位的人才总量和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然后综合汇总分析,通过专门的招聘小组制定合理的招聘方案,按时按量完成引进计划,切实做到按需引才,不内部竞争抢人。其次,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不断创新引才聚才的方式方法。根据编制配额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选拔优秀人才来兵团工作。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积极利用各项人才工程和人才项目柔性引才,围绕兵团重点支柱产业、兵团重点发展领域积极从疆内外、海内外吸引更多人才来兵团创业发展。如有些单位提出,对各类人才要做到“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通过建立柔性引才的工作机制,有效地规避了制约人才引进的身份、单位、部门、地域和所有制界限,较好地解决了一些项目和领域急需人才的配置和供给问题[12]。最后,建立与援疆省市“人才输出”2的合作方案。充分利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的独特优势,和人才密集、人才积压或人才暂时不能发挥作用的省市和单位达成协议,有组织有目的地将人才短期或长期支援到兵团进行人才交流,实现援疆省市和兵团的人才共享。这样既有利于为援疆省市的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使他们在边疆地区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也有利于壮大兵团的人才队伍、提升兵团的人才素质,达到援受双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2.完善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一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战略性工作,这些年一些单位和部门探索实行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与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差距,所以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首先,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人才需求清单的轻重缓急程度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如对重要但不急需的人才采取内部培养,与兵团的中学学生签订培养协议,通过资助学费、生活费等方式让他们学习相关专业,学成后到指定单位工作。对长期需求量大的人才采取“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式培养”,与各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委托他们为各单位源源不断的培养和输送人才。其次,打造源头培养、基层培养和跟踪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每一个人才定制发展路径规划。尤其对于基层来说,把人才放到基层,仅仅只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始,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还要时刻关注其成长状况,推进跟踪培养的工作机制,把握人才的实际情况,保持高学历人才的健康成长。坚持优秀人才在基层锻炼的工作方针,同时注重从基层提拔优秀干部,积极为人才成长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找位子。第三,与援疆省市全面建立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随着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深入推进,援受双方都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新疆发展的重要性,兵团和援疆省市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干部人才援疆项目,而且充分利用援疆省市的优质培训资源,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挂职锻炼工作,有力促进了兵团干部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思想观念的更新、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13]。但存在培训和交流区域局限于对口援建省市的问题,兵团层面应统筹规划和部署,打破地域限制,让受援单位的人才培养方式更灵活和多元,实现人才的跨区域、多平台的交流和锻炼。

3.健全使用制度。人才使用的重要原则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首先,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服务体系。有些单位把研究生、博士生和一些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后,安排在机关坐办公室,平时上班就是在电脑上搞一些文字材料,还有把脏活累活和大家不愿意干的活推给新进的大学生,导致人才闲置或过度使用。这样做不仅荒废了他们的专业,更是打击他们的信心,浪费他们的青春,无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价值,而且容易对外造成不重视人才的负面影响。所以,各级部门和单位要根据人才的实际情况,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用事业拴心留人,有利于营造兵团知人善用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兵团工作。其次,建立后备干部制度,打造持续有效的人才梯队。将各类人才及时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库,通过分批次的“上挂下派”“纵横向”“内外部”等相结合的交流方式,让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科学合理流动起来,培养他们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这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用好用活各类人才的效果。第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制度,着力在激发人才活力上下功夫,综合运用政治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激励机制,加快建立更具活力的人才发展体系。同时要注意区分人才的不同类别,积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激励作用。要着眼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担当作为。要立足打造一流环境,持续向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效解决引才留才难问题。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不断增强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人心的作用。

4.设置退出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人们已经突破了过去“铁饭碗”的就业观念,人才流动也日趋频繁,所以尽快建立完善退出体制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设置退出体制能最大限度地为人才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建立上下畅通、进出自由、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调岗、离职、降职、解聘和退休等方式及时调整人才的使用,允许人才合理流动。

(二)建立人才储备库,对人才资源实行动态管理

人才储备是为了长远发展,在准确把握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规划后,通过对人才从层次、数量、结构上进行设计优化,并实行长期性、持久性、针对性的人才库存与培养,从而保证人才能够满足长远发展目标需求的人力资源策略[14]。所以,选拔全兵团范围内的各类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实行人才分类管理和储备非常必要,有利于实现兵团各地人才共享,盘活人才资源,满足人才工作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有效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

1.建立兵团高校人才库。在兵团上大学的学生或多或少的与兵团建立了情感联系,对兵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毕业以后有不错的就业机会他们是非常愿意留在兵团的,所以他们是兵团潜在留下的人才资源。通过与兵团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把每一个学生编入人才庫,摸清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然后设计定制就业方向,力争留住每一个毕业生。同时,还要把去疆内外各地读书的兵团职工子女吸引回来,鼓励他们回兵团创业就业。

2.建立援疆干部人才库。智力助疆是援疆工作的关键。中央特别指出:对口援疆工作中,要以人才援助为支点,着力增强人才智力支持[15]。对口援疆工作推进以来,中央和各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力度空前的对口援疆工作,向新疆输送大量优秀的干部人才,为兵团各项事业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兵团应以干部人才援疆为契机,建立援疆干部人才信息库,积极探索制定激励援疆干部人才留任工作办法,争取吸引更多援疆干部人才扎根兵团。

3.建立人才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人才动态管理信息库是利用“互联网+”,准确收集汇总全区人才大数据,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客观需要,同时也为各类用人单位、人才管理部门掌握人才信息、转变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新的便捷手段。兵团应及时利用这一新手段,准确掌握全兵团人才信息总量、结构和分布情况,建立人才信息库,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为优化兵团人才队伍提供数据支撑。根据人才的发展特点,随时调整岗位,最大限度保证人岗相适、专业对口、合理分配。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构建高精尖人才库,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队伍健康发展。对不合格者及时通报并列入黑名单,一定时期内不允许参评激励性人才项目,形成人才竞争机制,使人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新时期的兵团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人才储备的过程中注意避免“唯学历”的导向,综合评定整体素质进行择优培养。

(三)落实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工程

兵团引人难、留人难除了区位条件差等先天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才政策发布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现在各城市的人才竞争从根本上讲主要是人才政策的竞争,所以,兵团要健全和落实人才发展政策、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1.健全和落实人才发展政策。兵团的人才政策多数是十年前制定的,虽然这几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仍有许多政策相对落后,尤其是面对2017年后的“抢人大战”,兵团的人才政策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如兵团的“双五千”计划,由于资金和政策保障不到位,每年都会出现较大缺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只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兵团党委应尽快制定出台健全的人才发展政策,然后配备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项经费落实相关人才政策,实现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的良性循环。尤其是深化兵团改革作为兵团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政策时要在薪资待遇、岗位设置、职称评审、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安居补贴等方面给予特殊优待。通过打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强磁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兵团维稳戍边事业中来。

2.实施和开发人才工程项目。当前,新疆处于新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对口援疆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支持的发展机遇期,兵团应利用好中央和各省市的支持,实施和开发人才工程项目。借助干部人才援疆的契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手把手”指导、“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兵团培训培养干部人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加大博士服务团、“三支一扶”、“双五千”、西部计划等人才工程向南疆师团倾斜力度,推动人才向南疆师团和基层一线流动。还要注重发展产业,把人才项目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用项目引人和支持产业发展,用产业留人并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人才储备是推进兵团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事关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大局。兵团党委要切实树立以人才立兵团、以人才兴兵团、以人才强兵团的人才工作理念,及时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吸引力的、符合兵团实际的人才政策,通过中央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兵团实施的人才工程项目落实政策,实现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的良性循环,把更多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兵团这块沃土上来,激励他们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不断增强兵团的维稳戍边能力,更好发挥兵团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6/c_1126544720.htm.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3] 李秀芩.如何构筑兵团人才高地--兵团人才开发工作纵横谈[J].兵团建设,2003(9).

[4] 沈元赓.人才战略让兵团事业薪火相传 三十万人才安边固疆[EB/OL].中国组织人事报,http://www.zuzhirenshi.com/dianzibao/2017-03-22/3/dbdb6421-d344-4cf9-9f1c-a8edbb502ffb.htm.

[5] 新疆兵团党建工作综述:固本强基筑堡垒[EB/OL].人民网,http://xj.people.com.cn/n2/2017/0328/c188514-29930172.html

[6] 传承红色基因 筑就沙漠学府[EB/OL].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xjbt/xwsc/2019/10/6235982.html.

[7] 扎根田野 服务边疆——石河子大学70年“科教兴边”纪实[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6/16/c_1124630162.htm.

[8] 张明,王龙淼,李志飞.兵团向南发展战略下的兵团人才发展对策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7(6).

[9][10] 刘追,张佳乐.新疆兵团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15(9).

[11][12] 王琦.关于新形势下兵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D].石河子大学,2014.

[13] 创新机制 聚才引智 ——兵团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完成“五大任务”综述五[EB/OL].亚心网,http://www.iyaxin.com/system/2019/05/07/035681537.shtml.

[14] 曹伟.证券行业人才储备问题研究——以渤海证券为例[D].天津大学,2015.

[15] 援疆大业的有力支点——兵团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综述[N].兵团日报,2017-11-30(4).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兵团基层
基层巡览
关注基层智慧治理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兵团精神在现代舞美设计中的应用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78人荣获“第二届兵团基层文化能人”称号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基层管理能否少盖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