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2020-12-29王鹏飞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

[摘要]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品质和重要的价值意蕴。本文从解读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其科学内涵和主要特质,探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解决我国民生“短板”问题,促进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指引意义,对于深化民生理论创新发挥着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6—0016—06

[作者简介]王鹏飞,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民生建设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立足长远,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破解民生难题,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导中国特色民生事业发展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但是每一个思想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源和独特的时代背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就是在同时具备两方面因素下顺时而产生的,成为切实解决好中国民生问题行之有效的对策,从而促进了中国民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理论渊源

每一个思想理论的产生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都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不仅批判地吸取了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精华,还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更是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

1.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独具特色的民生思想,为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产生提供了深厚土壤。“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一文中,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有丰富学识的思想家们就民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主张,如孔子的“富民”和“教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观点,荀子的“君舟民水”论断,董仲舒的“德治”主张,柳宗元的“吏民为役”观点,黄宗羲的“天下为公”思想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以民为本,爱民、重民的中国传统民生思想,更体现了思想家们视民生问题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的主张。

2.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于“民生”二字并没有进行直接阐释,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述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为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无论何时都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关注人民群众对生存生活的需要。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人的需要”,强调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需要就是对物质的需要,即“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1]。这正是马克思主义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怎样使人民群众生存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實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2]。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极大提高的条件下,要充分协调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全体人民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体现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最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这 一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分析中国当前的民生问题,正确制定出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政策,在具体落实、运用中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3.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民生思想,这成为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产生的直接基础。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坚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原则,在经济上,鼓励运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存资料的需要;在政治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真正做到当家作主;在教育上,扫除文盲,恢复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面对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无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存需要这一现实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民生状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提出将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长期执政的核心,注重发展经济、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等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弘扬我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提出了完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一系列事关民生问题的观点和举措,经过实践的检验,形成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二)时代背景

每一个思想的形成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立足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巨变两个方面的环境因素,为切实解决好现阶段民生问题而形成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思想理论。

1.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社会迈进了新时代,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上也取得显著发展。同过去相比,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更是得到明显提高,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已从贫困短缺走向富裕小康。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由以往对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现在对美好生活需要,其实质是中国民生问题发生质的转变,即人民对社会需要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有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更高层次需求。当前,我国在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为了切实解决好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努力发展民生事业,在坚持将发展经济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民生问题的科学指导理论。

2.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从国际背景而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下的时代主题,但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发生巨变。其在政治上表现为总体稳定而局部面临错综复杂的挑战,世界多极化发展势不可挡;在经济上表现出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依然在兴风作浪,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影响着和平、稳定和发展,从而直接对各国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产生不小的负作用。局部战争、国家间的贸易战等负面因素不仅破坏了世界稳定的形势,而且还影响了人民对必需品的分配,更直接拉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准。随着来自外部各种挑战的日益严峻,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全局,積极应对影响民生问题的外部不稳定因素,切实解决好国内民生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既渊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又是对世界如何发展的科学回应。

二、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着鲜明的特点。研究该论述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现阶段的民生问题,有助于我国民生事业的大发展,有助于推进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创新完善。

(一)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在对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

1.价值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4]这是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民生理念作出的全新诠释。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始终做到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把是否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作为改革的评判标准;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二者共同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价值层面为进一步推进民生领域的深度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今,我国民生改革已进入深层领域,民生制度创新和改革措施出台,不再是简单的增量改革,而是需要结构利益调整的存量改革,集中力量解决民生改善的碎片化、欠公平、不可持续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提升教育质量;在就业领域,创新就业制度,将充分就业、和谐就业、体面就业有机结合,提高就业质量;在收入分配领域,扶持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高收入群体,打击非法收入群体,形成更均衡的橄榄收入格局;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强国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制度,推行稳健住房保障制度;在健康领域,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民生领域的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为在价值层面继续统筹推进民生改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宏观层面: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民生之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创下了世界之最的记录,人均GDP稳步增长,国内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日益改善,一大批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全社会正逐步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5]这进一步澄清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认识误区,二者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而是良性互动关系。为了正确解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6]使二者长期稳定处于相互作用和同步发展的关系当中。因此,在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理念,在宏观层面为民生领域的制度创新指明了基本方向。

3.理论层面:以共同富裕引领社会结构现代化。民生改善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民生工作中明确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并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和地位作出界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结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实现超越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迅速扩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7]这对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目标总体规划指明了前进方向,主要分为“两步走”进行。第一步从2020年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解决民生的公平性、质量提升和可持续性的问题,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从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再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点提升五大文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安排,从理论上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4.操作层面:创新民生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创新民生制度为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操作层面出发,为创新民生制度确立了“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16字原则。(1)坚守底线:社会政策要托底,应保尽保,一个也不能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低收入群体实行社会兜底保障,确保2020年底在现行标准下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突出重点:突出基本民生、重点群体和机会公平。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七有”工程,保障贫困地区的孩子享有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多渠道完善和提供公平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成真和出彩的机会。(3)完善制度:确保制度的全覆盖、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要在覆盖全民上做到城乡统筹和权责清晰,完善公平机制,让每一个人相对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坚决杜绝资源歧视性供给现象。(4)引导预期: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引导人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从而改善民生,既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在操作层面指明了民生工作的重心所在。

(二)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蕴含着大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验与智慧,成为指导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彰显了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征。

1.人民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宗,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理论品格。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更能够集中体现出人民性这一理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不仅做出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而且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將民生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到民生工作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报告中还用大篇幅的文字对如何改善和保障民生做出全面部署,这昭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更体现出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精髓。

2.时代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并非抽象概念,是普遍和具体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交融。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社会也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结合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顺应时代要求的新举措、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变表现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有了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即高水平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为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而且更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特性。

3.实践性。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同志的四十多年从政实践时间里,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调查传统,为其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在福建工作期间,他走遍八闽大地,带领全省人民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生动实践,获得了丰硕成果;在主持中国民生事业发展工作的几年中,他的足迹遍布全国14个成片贫困地区,走访困难群众,实地指导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坚持问题导向,成功指导中国民生事业的继续发展上面。新时代,面对我国民生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对策。如在全民养老、医疗方面,他提出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康中国的总体思路;在住房方面,他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新主张。因此,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是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成功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路径,展现出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三、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我国民生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为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汇集了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最关注人的发展、生活和利益,反对特权思想,强调人人平等,揭示民生的内涵和本质,从而科学地回答了民生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现阶段民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致力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民生理论创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消除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他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9]。为此,他提出一系列有关脱贫攻坚的重要论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为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二)提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关键在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拉开了打响“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序幕。“全面”二字集中表现出我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建成小康社会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任务和要求,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问题”[1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生存权依旧是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基本民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的需求仍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仍然是评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面对我国民生事业建设的短板和弱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提出了破解民生“缺陷”的新思路、新举措。在物质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生态文明方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重解决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在教育方面,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促进其均衡发展;在基本医疗方面,加大投资,优化结构,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在幼育养老方面,加大投入,打造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长效机制。上述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民生领域的短板,着力克服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推进了民生事业建设,做到了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指明了民生事业建设的前进方向

民生事业建设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民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1],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我国民生事业建设的理念、思路、动力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我国民生事业建设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把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作为民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作为民生事业的前进动力;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作为民生建设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旗帜鲜明的牢固践行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重点解决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良性互动,激发民生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更有保障、更有体面的幸福生活。

(四)推动了中国梦的向前发展

民生改善和中国梦相向而行。中国梦就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并不断造福于人民。中国梦的宏伟构想,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始终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摆在最突出位置,不断发展民生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進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分析民生实践经验,科学提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新举措,补齐民生“短板”问题,让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更充足,精神财富更充实,从而使得中国梦在民生建设中得到最好诠释。

四、结语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视野宽广、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立意深远。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我国民生事业建设的科学理论,为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新方向。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定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导信念,继续取得民生建设领域新的重大成就,让人民群众真正获得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更大的满足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2]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

[5]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 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N].人民日报,2013-05-16(001).

[6][7][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6+32、32、1.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29.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9.

[11]《聚焦两学一做》编写组编著. 聚焦两学一做[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210.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