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亚运”背景下体育场馆赛后智能化经营模式研究

2020-12-28傅钢强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平台智能化

摘 要:从时空视角来看,体育场馆智能化经营的动因在于:体育场馆方与体育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以及互联网技术平台所产生的網络集聚效应和时间溢出效应。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视角入手,提出了体育场馆赛后智能化经营利用的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体育场馆赛后智能化经营利用的地图查询、账户管理、信息分享、订单管理、个性培训、论坛交流、VR远程和评价信誉八大模块,为目前举步维艰的体育场馆实体经营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体育场馆;经营;平台;智能化;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3-0001-06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the motiv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lies in the space effect produced by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stadiums and sports consumers, as well as the network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time spillover effect produc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plat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after competition, and elaborates in detail the map inquiry, accou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order management, personality training, forum exchange, VR remote evaluation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after competition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e eight modules of price and reputatio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hysical operation of sports venues which are now facing difficulties.

Key words:stadiums; management; platform; intelligence; big data

体育场馆作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基本物质基础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是全面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场馆投资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双线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的体育场地共计169.46万个(其中大型体育场馆1 093座),用地面积39.82亿平方米,场地面积19.9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2.59亿平方米。然而现实情况是,体育场馆建设的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其闲置的情况却越严重,仍旧不能满足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当然对于体育场馆资源有效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我国也一直在努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场上出现了如微赛、健康猫、运享通、呼啦伴伴、啪啪运动等众多体育场馆信息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未能真正实现平台、场馆和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局面,目前众多APP已经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对于“体育健身”等非刚性需求,仅仅通过平台实现资源消费的智慧化远远不够,还要达到体育场馆和体育消费者交易的智能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1]。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把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历史定位与首次接纳职业运动员参赛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相提并论。他认为杭州举办亚运会的同年,前有北京冬奥会,后有卡塔尔世界杯,希望杭州亚运会能从两大顶级赛事的“夹击”中站稳脚跟,并打上鲜明的“智慧亚运”印记[2]。在此语境下,体育场馆赛后如何实现智能化的经营利用值得深入研究。

1 体育场馆智能化经营的两大基石:数据与平台

1.1 数据的广泛收集和精准匹配是核心基础

由于数据意识缺乏和信息技术局限等原因,传统的体育场馆只能通过最基本的样本统计调查方法获得有限的数据,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方式已由传统的被动方式向主动产生转变,每一个参与者所产生和传播的数据很快就会形成一张以其为中心的几何信息网。体育场馆方只需通过极小的成本就能获得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时间、消费金额和消费偏好等消费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就能挖掘出每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送,达到体育场馆的智能精细化服务供给方式[3]。所谓体育场馆的精细化服务就是由数据和计算驱动的一种全新服务模式,其精髓就是根据不同习惯消费者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通过数据实时传送的形式向他们推荐最合适和匹配的服务。总之,通过参与者与体育场馆互动产生的数据来源将相当精确且非常及时,通过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更好的为体育场馆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

1.2 平台的有效构建是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就“平台”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从计算机领域主要强调“平台”的技术性,其主要由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产品套件等组成,其作用是保障海量信息的交互。

从微观经济学领域来看,主要强调“平台”的市场性,其主要是指市场时间和空间内需求群体和供给群体相互交易的场所,其作用是促进市场业务的达成[4]。本研究认为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经营既不能脱离技术,也不能脱离市场,两者是相互支持和接应的。目前来讲,主要有两种途径来构建这个平台。第一种是政府体育部门通过行政的力量将辖区内的体育场馆纳入到一个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公共信息技术平台,积极鼓励社会体育场馆参与进来,大力挖掘平台的市场属性。第二种途径是通过阿里体育等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社会力量构建一个第三方平台,政府完全放权且鼓励公共体育场馆参与,形成一个共享、协作和共赢的开放平台[5]。当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平台既要体现技术平台的价值,也要具有打造市场平台的能力,形成一个技术融合的商业平台。

2 体育场馆智能化经营设计思路

2.1 体育场馆智能化经营的平台设计

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既要面向体育消费者,也要保障体育场馆方。从需求方角度来说,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方便、快捷、科学的技术功能平台,方便他们了解场馆及其周边的基本信息。对于供给方而言,体育场馆需要的是一个合理、高效、综合的市场管理平台,方便他们实现时空价值的延伸。具体的平台架构示意图如下(图1)。

2.2 体育场馆智能化运营整体架构方案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初衷是实现一套完整的既面向用户又兼顾管理者的应用型系统。管理端用户的需求是:第一,能够实现信息管理、视频上传和在线交流等基本功能;第二,能够对体育锻炼者的预定订单进行接收、拒绝等处理;第三,能够收集、存储和分析数据,既为体育消费者的个性化精准服务留底,也能为政府的财政补贴提供一定的依据。终端用户的需求是:第一,能够方便精准的找到附近的体育场馆;第二,了解体育场馆实时的剩余容量以及费率情况后进行预订和处理;第三,对自己的信息管理和查看,特别是要建立一个信誉评价制度,尽量减少爽约等违反平台规则的情况。针对这些需求,系统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为:采集特定区域内所有提供体育服务的运动场地信息,终端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和查询这些场所的实时信息。依据平台功能架构规划,需实现的功能包括:游泳馆、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乒乓球场等相应场所的实时动态信息,未来将从市场逻辑的角度对平台的各个模块和层级进行系统架构[6]。依据信息资源规划的一般步骤,本平台的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服务层、信息处理层和终端应用层三个层级(见图2)。第一层级为数据服务层。主要是对所有体育消费者和体育场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维护。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经营的数据库还应关注用户对平台的粘滞度与忠诚度,移动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平台、参与锻炼和浏览视频等方式提高积分、提升等级和享受特权等。第二层级为信息处理层。主要是动态信息的实时发布,包含体育场馆地图模块、账户管理模块、信息发布查询模块和订单管理模块等,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场馆信息查询、公共服务预定和评价反馈等服务项目。此层级的关键是信息数据的实时动态共享,避免信息滞后产生服务断层或错位,为体育场馆和消费者之间架构起良性互动的桥梁。第三层级为终端应用层。这个层级是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经营的外在表现形式,体育消费者和体育场馆方可以用移动终端与台式机通过4G网络和固定网络随时进行操作。这里需要指出是,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这个层级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有效分级,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通信服务。但无论如何分级,平台的功能模块都是基本固定的,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模块分别为体育场馆地图查询模块、账户管理模块、信息分享模块、订单管理模块、个性培训模块、论坛交流模块、VR远程模块和评价信誉模块。下面就分别对各个模块的方案设计进行构想研究,为最终的开发流程和功能实现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3 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运营的模块解读

2.3.1 地图查询模块

该模块涵盖区域内所有提供体育服务的体育场所,包括大型体育场馆、社会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健身步道和骑行绿岛等,可以利用GIS定位系统在地图上形象的显示出其地理位置。本研究构想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地图检索功能软件百度地图,只有当检索开始后地图服务器的BMKMapView和UITableView两个控件授权通过后才可以使用搜索服务[7].当进入搜索界面后会向应用请求开启GIS定位功能,然后将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快速传递给地图服务器,服务器会根据搜索者当前的地理位置自动检索出周边的体育场所,然后将智能排序后的信息返回给搜索者。当然,搜索者接下去可以利用地图的导航功能快速准确地到达所要去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2.3.2 账户管理模块

在手机终端应用中,无论场馆管理者还是体育爱好者想进行操作都需要先登录服务器,用来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场馆管理账号主要由平台方提供,以便后续管理。对于体育消费者的用户账号,本研究认为应该用公民的身份证号作为注册账号向平台进行注册,一方面体现身份的唯一性,避免同一个人多个账户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公民的基本权益,为后续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做好准备。所以在本地验证账号时首先要使用GCD来开启一个远程网络请求来验证服务器上是否存在该用户,然后再通过密码的设定来验证是否符合身份,避免某些恶意请求服务器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减轻服务器端的工作量。

2.3.3 信息分享模块

2017年8月15日的央视栏目《焦点访谈》认为随着全民健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急需解决健身场地难和科学健身难两大问题[8]。這个模块除了发布最基本的体育新闻和活动信息外,还应该承担起另外两个更重要的信息发布功能。第一个是场馆余裕时间信息的动态呈现:在当前我国不可能大规模增加体育场地的情况下,对于现有体育场馆余裕时间的利用就显得尤为必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实时分享成为了可能。本模块需要实时动态的把场馆的利用率和对应的动态价格发送给潜在的体育消费者,使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而对时间不是很敏感的体育消费者错峰低价享受体育服务[9]。第二个是教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的呈现:除了场地难,全民健身的第二大短板就是科学健身难。在国家全民健康战略的倡导下,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锻炼方法不得当,有些人健身不仅没有更健康,反而出现了受伤甚至死亡等极端事件。因此,要解决科学健身的问题,必须要进行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那么作为教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就需要担负起这个重任[10]。通过这个模块可以把教练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项目、指导时间段和指导地点公布在平台页面,以便体育消费者和群众预约。当然,专职教练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而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台作为激励可以给予一定的健身券供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3.4 订单管理模块

首先是管理员对所有预定订单的维护和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体育消费者的信誉情况对订单进行通过、限制和拒绝等操作。例如:管理员发现某个体育消费者账户存在数据异常,可以在这个平台限制其进行留言和预定的权限,而只能浏览该平台信息。对于体育消费者来讲,一个订单的完成包括预约、运动和支付三个步骤。体育消费者可以先查找中意的场馆项目,然后选择需要预约的时间段,再根据时间段来选择是否需要预约教练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当然,某个时间段的体育场馆服务资源有限,越早预定成功率越高,如果预定成功了,但在实际运动前由于各种原因取消,那么要进行取消操作,当然会扣除一定的违约金和个人信誉值。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由于无效订单过多而导致资源浪费。

2.3.5 个性培训模块

2017年8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首部《全民健身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以我国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和运动健身效果大数据为支撑,详细介绍了不同体育活动方式的健身效果、体育健身活动强度监控方法,在科学检测与评价个体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和体育活动习惯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体育健身活动方案,突出个体精准化体育健身特点,体现“量身定做”和“私人订制”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特征[11]。因此这个模块是传统体育培训的升级版本,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高要求的个性化健身需求。如果体育消费者不满足于基本的体育场馆服务,可以根据收费和评价等各种指标来体验更高层次的场地器械和教练水平。

2.3.6 论坛交流模块

该模块的设立主要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为体育爱好者之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平台,充分发挥出体育的社会交际功能。这个模块初步构想设定为一个开放的交流模块,每个注册登录的爱好者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和技术,增加运动的乐趣。当然,也可以发表一个体育主题,与其他运动好友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友谊。特别实用的功能是还可以通过此模块组织小型的民间体育比赛,向兴趣相同的同行发出约战邀请,共同增进技艺,相互之间加强联系。

2.3.7 VR远程模块

目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日益完善,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体育场馆培训和观赏业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必定成为趋势。在传统的体育场馆培训经营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到场地、设备和教练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影响场馆的扩大经营,而运用VR技术可以实现在家享受等同场馆实地培训的学习效果。比如瑜伽培训,体育场馆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接近于实际的技能仿真训练环境,让学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的虚拟环境实现声、图、文并茂的学习机会。当然对于某些特殊运动项目,VR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有效突破体育场馆实践培訓的时空限制,实现反复的、无危险的情境式实践教学[12]。比如野外攀岩体验前可以先通过计算机将户外自然岩壁的基本情况完整独立的呈现给攀爬者,让参与者不受时空的制约,随时随地进入体验学习环境,了解岩壁的线路情况和安全隐患,在反复探索中充分发挥运动的主体性与实践的积极性。在观赏方面,VR在体育场馆的应用更加广泛。简单来说,VR场景应用于体育场馆的竞赛表演可以让不同地域的观众不受时空界限的限制同时进入预设的虚拟平台进行观赏交互行为,而且能够弥补网络视频观看缺失的现场感和体验感。[13]

2.3.8 评价信誉模块

体育运动作为一个体验性项目,很难形成一个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整个活动完成后,需要双方有一个相互的体验评价。体育场馆对体育消费者默认为好评,当然如果体育消费者出现破坏设施和爽约等情况,体育场馆方就要相应地降低其信誉值。如果其信誉值低于某个数值,会降低其预定的优先权甚至列入黑名单。体育消费者对体育场馆的评价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星级评价模式来进行评分,体育消费者可以从场馆设施、锻炼环境和教练指导等多个方面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一星、二星甚至五星来对体育场馆进行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结果需要在双方互评后才能看到。当然,评价模块还可以上传图片进行评论,以便提供最直接且客观的场馆实景供其他体育消费者参考。平台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根据所有用户的评分对所有体育场馆进行星级排名,对于排名靠后的体育场馆政府要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督促其改进服务,以便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服务。

3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3.1 结论

3.1.1 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看,体育场馆智能化经营利用的基石主要是数据和平台。对于数据获取而言,互联网时代体育场馆方只需通过极小的成本就能获得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时间、消费金额和消费偏好等消费信息,然后通过时间序列的数理统计计算就能挖掘到每一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推送,改变传统的体育场馆服务供给方式。对于平台搭建而言,从技术上讲已经没有什么难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市场时间和空间内构建一个拥有海量需求群体和供给群体的交易场所,形成一个技术融合的商业平台。总之,只有拥有互动的数据和智能的平台这两个基石,体育场馆的创新经营才有持续动力。

3.1.2 在目前体育场馆举步维艰的经营现状下,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体育场馆赛后智能化经营利用对体育场馆来讲是一次历史赋予的机会。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创新体育场馆的经营思路,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创新经营的难点主要还是相关的技术不够发达。就空间而言,体育消费者在场馆以外的地点接受视频、VR等方式的培训体验与其到场馆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差距。就时间而言,如何科学的制定出一套根据场馆客流量而波动的价格体系对场馆余裕时间的利用至关重要。当然,随着人们个性化的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平台在时空构建过程中要关注个性需求与普通需求的对立统一,以便给体育锻炼者更科学合理的个性化锻炼方案。

3.1.3 体育场馆平台化的构建贵在数据信息资源的实时动态更新和共享。此平台将区域内所有体育场馆的动态信息全部汇集于第三方移动应用程序手机APP中,不仅更好的满足周边居民的锻炼需求,也为体育场馆供给主体创收提供了新的思路。众所周知,关于大数据被运用到日常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运营,正是我国体育场馆吸引体育消费者、增加场馆收入、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体育场馆必须面临的一次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体育场馆要有创新的勇气主动地去融入新时代,抓住历史赋予的一切创新机会,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解决场馆经营的老大难问题。当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数据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透明,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还要关注体育场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3.2 进一步讨论

互联网环境下体育场馆智能化平台经营的过程是一个顺应经济时空与物理时空契合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其运营模式必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做出实时的调整。

个性化定制:互联网时代所定义的体育消费者不再是一个标准化、抽象化的对象,而是已经从大众化向细分化甚至微分化发展的立体化形象。因此对于体育场馆而言,无论是营销传播环节还是服务提供环节,都不再是简单的对接市场需求,而是转向了匹配体育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体育场馆可以根据体育消费者在学校的体测数据以及场馆消费的历史数据挖掘分析出相应的体育消费偏好和习惯等,推荐他们合适的运动计划和健身服务,并预测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体育产品。

智能化调整:在传统经济时代,企业都会根据原先制定的月计划、年计划进行相应的生产,在所有时空向消费者发出的都是一样的声音。而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就要求任何企业根据外部情况实时的做出相应调整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场馆智能动态化的经营策略成为场馆长久健康经营的必然选择。这样既可以获得实时的体育消费者动态信息,还能够根据具体消费者的历史数据和当前行为实时调整场馆经营策略。比如体育场馆可以根据场馆的消费人数来动态实时的制定消费价格,吸引周边的潜在需求并使之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过程。

程序化消费:随着程序化消费模式在个人移动电脑端的逐步兴起,跨屏的移动程序化消费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焦点。体育场馆要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调整,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程序化消费体系。程序化消费的核心是为每一个消费者建立一个立体数据库,里面包括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信息等指标,[JP2]体育消费方只需要通过平台输入自己的消费关键词,平台就会自动地执行体育服务流程。总之,程序化消费不但包括预定和体验,还应该包括移动支付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十九大时光: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EB/OL].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23/c414305-29603539.html.

[2]人民网.亚奥理事会主席:杭州将开启“智慧亚运”新时代[EB/OL]. http://sports.people.com.cn/n1/2018/0822/c420703-30243528.html.

[3]柴仲學.“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场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2):88-92.

[4]郭骅,屈芳.智慧养老平台的辨析与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7(12):125-132.

[5]张静,任峰,陆亨伯.共享理念下杭州亚运会场馆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8(3):16-20.

[6]傅钢强.大数据时代体育场馆余裕时间的利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50-53.

[7]张磊.上海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与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3(4):11-15.

[8]搜狐网.全民健身的“健”与“建”[EB/OL].http://www.sohu.com/a/168514175_99950572.

[9]傅钢强,杨明.大数据时代体育场馆余裕时间动态定价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7(2):90-98.

[10]龙佳怀,刘玉.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全民科学健身的实然和应然[J].体育科学,2017(6):92-97.

[11]腾讯网.《全民健身指南》发布可制定个性化健身方案[EB/OL].http://sports.qq.com/a/20170810/039628.htm.

[12]茅洁.基于VR、AR、MR技术融合的大学体育教学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9):76-80.

[13]李勋祥,游立雪. VR 时代开展实践教学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7(7):116-120.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平台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