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弃EPS材料高温改性影响机制及其混凝土力学性质研究*

2020-12-28徐梅洪吴爱军张龙褚福延南纬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试块骨料力学性能

徐梅洪 吴爱军 张龙 褚福延 南纬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 621010)

0 引言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xpanded Polystyrene,EPS)是一种在聚苯乙烯树脂加热时加入发泡剂,冷却后形成的硬质闭孔结构的轻型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轻质、隔声、防震、耐碱等优良特性。与人工陶粒等无机轻集料相比,在生产能耗方面,EPS耗能更低,因此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快餐食品的包装等,且均为一次性使用。由于废弃的EPS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很难自行降解,从而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20世纪,国内外开始通过填埋、熔融等方法对废弃的EPS进行回收处理[1-3],随后开始利用其轻质、隔声、抗冲击性等特点,用其做骨料制备轻质混凝土,并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陈兵等[4]、孟宏睿等[5]、冉雪美[6]对外加剂对EPS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硅粉和氯丁乳胶能改善EPS颗粒与水泥浆的粘接性能,钢纤维能改善干缩性能,聚丙烯纤维能提高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压强度;黄兴元等[7]、吕柏灿[8]通过造粒工艺对废弃塑料进行了处理,提出了新的造粒设备与工艺;周可可等[9]、NOGUEIRA C L等[10]用超声检测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测试了EPS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研究表明,超声检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EPS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开展过程;胡俊等[11]、张恩[12]对EPS颗粒排列方式、形状、粒子尺寸效应等对EPS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较低密度的EPS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任建伟[13]、胡俊等[14]、罗玉财等[15]对EPS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EPS混凝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随着EPS含量增加,材料的失效类型从准脆性到延性和挤压流动破坏阶段过渡;宋守波[16]、刘嫄春[17]、方黄磊等[18]对EPS颗粒掺量、水灰比等对EPS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破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灰比小于0.66时,抗压强度与水灰比成正比;超过0.66时,成反比,受压破坏非线性特征明显,属延性破坏。

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外加剂及造粒工艺等方式对EPS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较少从提高骨料强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高温对环境中废弃的EPS进行处理,而后定量分析高温对其影响机制,并将其作为轻质骨料制作成混凝土试块后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其力学性质变化规律。本文结论将为EPS的回收及EPS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实验准备

1.1 高温处理1.1.1 高温处理过程

选取废弃的EPS,将其破碎成长宽高为50 mm×50 mm×22 mm、70 mm×50 mm×22 mm两种大小的块体,以及平均粒径为1、2、3、4 mm的EPS颗粒;设置电热恒温干燥箱的温度,使其从50 ℃开始往上升,每10 ℃为一个间隔,当出现差异时,5 ℃为一个间隔进行设置,每个温度点停留10 min;将不同尺寸大小的EPS样品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进行高温处理;高温处理结束后取出样品,冷却至恒温,对不同温度条件下EPS样品的体积、强度、微观形貌等进行测试、分析。

1.1.2 高温处理结果

高温处理后,对样品的质量、尺寸等进行测量,经过计算,其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样品1长宽高为50 mm×50 mm×22 mm,样品2为70 mm×50 mm×22 mm。

(a)密度

从图1(a)中可以发现:50~90 ℃区间,被测试样品的密度几乎没有变化;而从90 ℃的改性温度开始,EPS材料密度随着改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改性温度在90~120 ℃,EPS密度变化率较平缓,而在120~130 ℃的改性温度区间,EPS材料的密度增加幅度最为显著,从120 ℃时的100 kg/m3提高到130 ℃的300 kg/m3,增加了2倍,相当于每1 ℃升高20 kg/m3。而改性温度120 ℃对应的EPS材料密度相当于改性温度100 ℃时的4倍。但是增加速率相对于120~130 ℃的改性温度区间较低,每1 ℃升高3.75 kg/m3。

从图1(b)中可以发现:50~90 ℃的改性温度区间,样品的体积几乎无变化;而在90~130 ℃的改性温度区间,样品的体积收缩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在此段温度区间内,分成90~110 ℃和110~130 ℃两段来描述,前者温度升高1 ℃,体积收缩率变化3%;后者温度升高1 ℃,体积收缩率变化1.5%。显然,EPS样品的体积收缩率在90~110 ℃的改性温度区间内变化较大,而从110 ℃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收缩率变化趋缓。

从图1(c)可以发现:EPS块体的强度随着改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0~110 ℃与110~120 ℃两个温度区间,温度升高1 ℃强度变化0.014 MPa和0.15 MPa,显然随着改性温度的提高,特别是在110 ℃之后,EPS材料密度与强度显著提高,115 ℃和120 ℃改性温度下处理后的EPS材料强度分别是110 ℃的5倍和7倍左右。从这里可以得到,对于EPS材料高温改性的温度应高于110 ℃。

1.2 EPS轻质骨料微观形貌分析

实验选择常温下粒径为1、2、3、4 mm的EPS颗粒,对不同粒径大小的EPS颗粒进行高温处理。选取相同条件下不同温度的EPS颗粒样品进行微观形貌测试。对样品进行喷金处理,再用SEM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放大倍数均为1 000。

(a)常温 (b)100 ℃

从图中可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EPS材料孔径呈减小趋势。对比图2(a)、2(b)可以发现,EPS材料孔径在常温下如花簇开放,形成薄膜状的细胞壁结构,通过测量得到其薄壁厚度<1 μm,孔径达到60~120 μm。而在100 ℃条件下孔径有所收缩,表面出现塌缩、粘结现象。

其次,学生管理者的引导教育作用。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要求和引导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如果学生管理者每一项工作都对学生要求严格,精益求精,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工匠精神。

从图2(c)可以发现,EPS材料孔径在100~110 ℃的改性温度区间的变化尤其明显,表面薄膜状微孔开始出现熔融并沿着表面呈现流动态,最后降温后收缩成不规则的网格状结构。

从图2(d)可以发现120 ℃条件下EPS材料块体的表面收缩成规则网孔,显得比较致密,而这种蜂窝状结构的力学性能明显强于薄壁孔结构,孔壁厚度大约3~4 μm,微孔大小由原来的60~120 μm,缩减到10~30 μm左右。用手挤压材料,明显感觉硬度增强,从图1(c)的曲线也可以看出。

2 EPS轻质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将改性温度为100、110、120 ℃,粒径为1、2、3、4 mm的EPS颗粒与水泥浆混合搅拌、浇筑成型,制备EPS混凝土试块。实验采用直径为50 mm,高度为100 mm的圆柱体PVC管作为模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组制作3个相同的试块。

2.1 性能测试

(1)端面处理。为了减小端面效应,在对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前需要对其两端进行端面处理,提高其平整度。试块进行端面处理后,晾干至恒重,用电子秤和游标卡尺对其质量、尺寸进行测量,计算密度、面积,记录数据。

(2)力学性能测试。将待测试的EPS混凝土试块放置在试验机的承压板的正中心,使试块的承压面与成型面成垂直状态,开动试验机,输入计算好的试块的受压面积及测试数量等数据,当上压板与所测试块接近时,调整仪器的位移速率,设置为2 mm/min,进行测试。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2.2.1 EPS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分析

对不同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阶段进行线性拟合,经过计算可得到其在单轴压缩下的弹性模量,如图3所示。

图3 EPS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同一种粒径的EPS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升高,EPS材料的强度逐渐提高,因此其弹性模量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除1 mm粒径情况下之外,其它粒径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差异较明显。对于同一改性温度条件下的EPS混凝土,其弹性模量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减小,当粒径大于1 mm时,其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差异较小。此外,用改性温度为120 ℃下的EPS做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1 500 MPa左右,这种低弹性模量使得其在防护结构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也可以使地震波在构件内传递速度减缓,表现出优良的减震效果[19]。

2.2.2 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图4为用不同粒径、不同温度改性条件下的EPS做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试块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图4(a)为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常温组为对比组,得到图4(b)所示的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变化率曲线。

从图4(a)中可以发现:对于同一种粒径的EPS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改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由于EPS是多孔性物质,其粒径大小和级配对EPS轻质混凝土孔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因此对于同一种改性温度下的EPS混凝土,其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如120 ℃下,粒径1、2、3 mm的抗压强度差距较小,而4 mm粒径比1 mm粒径的抗压强度低40%左右。结合图4(b)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粒径1 mm的EPS颗粒,试块的强度从常温的7.6 MPa升高到120 ℃的20.34 MPa,提高167.63%;:对于粒径2 mm的EPS颗粒,试块的强度从5.82 MPa升高到19.64 MPa,提高237.46%;对于粒径3 mm的EPS颗粒,试块的强度从5.24 MPa升高到18.27 MPa,提高248.66%,提高幅度最大,约2.5倍;粒径4 mm条件下,试块的强度从5.21 MPa升高到12.17 MPa,提高133.59%,这主要是尺寸效应的影响作用,使其增幅减小。

(a)温度-抗压强度变化曲线

究其原因,一方面EPS是多孔性物质,另一方面EPS具有亲油疏水性,导致其与水泥浆粘接力较弱。经过高温处理后,EPS颗粒逐渐收缩,密度增大,抗压强度提高数倍,并且每个微孔单元热缩成高强度圆孔的网格状结构(120 ℃及以上改性温度),显著改善了作为轻质骨料引起的孔洞缺陷,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显著增加。

3 结论

(1)对废弃EPS进行高温处理,在50~90 ℃区间,其密度、强度无变化,在90~110 ℃区间,材料的密度、强度略有增加,115 ℃和120 ℃条件下,EPS的强度较110 ℃提高5倍和7倍左右。

(2)对不同温度条件下EPS的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发现,随着温度的不断提高,EPS材料表面的薄膜状微孔不断熔融,由原来孔壁厚<1 μm、孔径60~120 μm的大孔,热缩为120 ℃条件下的,孔壁厚3~4 μm、孔径为10~30 μm的小孔。

(3)对EPS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计算发现,随着高温改性温度的提高,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逐渐提高,到120 ℃时,其弹性模量为1 500 MPa左右,可用于防护结构。此外,用粒径3 mm的EPS颗粒做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试块,其强度从常温的5.24 MPa升高到120 ℃条件下的18.27 MPa,提升幅度最大,约2.5倍。

猜你喜欢

试块骨料力学性能
反挤压Zn-Mn二元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EN 车轴产品超声波径向检测校准试块制作及应用
渗透检测A型试块的加工、检验及质量对比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风积砂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单铸试块在批量铸造管件消失模生产线上的应用
Mn-Si对ZG1Cr11Ni2W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