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大型活动场馆地下空间安保措施思考

2020-12-25赵蓬勃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保场馆空间

赵蓬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研究生院)

1 引言

城市地下空间内部结构复杂,封闭性较高,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难以控制,危害巨大,屡屡出现的道路坍塌、燃气管道泄漏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举办大型活动是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有力名片,在活动期间如何保证活动现场地下空间的安全,是会务部门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2 城市大型活动现场地下空间的分类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多种多样,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影响着城市安全,在大型活动场馆(现场)中涉及的地下空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下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为抵御战时敌人一定的武器杀伤破坏而建设的能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工程。人防工程地下空间以其高防护性、抗破坏性等特征,可以在大型活动期间被选择作为活动现场人员的紧急避险点,以应对突发的战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危险情况。

2)地下交通设施

地下交通设施一般包括地铁、隧道、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停车场等,具有地下交通设施和人防工程双重属性。为保证出席大型活动的政要安全,在重要的大型活动中地下停车场通常作为政要人士的上下车点使用。

3)市政地下管线

市政地下管线空间是城市的血脉,承担燃气、供电、供水、排水、热力、通信、广播电视、消防等功能,是最基础的城市设施。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和人口激增,地下管线空间铺设的愈加密集,管径、管位、管线数量进一步加大,地下管线的构成状况越来越复杂。

4)地下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是指集购物、住宿、餐饮、娱乐、展览、交通枢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单体建筑和通过地下连片车库、地下连片商业空间、下沉式广场、连廊等方式连接的多栋商业建筑组合体[1],个别与地下交通设施对接,是城市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集中体现。

3 大型活动场馆地下空间面临的风险

3.1 自然环境类风险

1)地面塌陷的风险

地下空间以周围土体为介质环境,受到地下水开采、地层活动断裂、工程建设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以地下水开采为例,我国特大型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聚集,生活成本耗费巨大,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超采范围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受力增大、厚度降低,使该区域土层承载力下降,但上覆土层仍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层层上传,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极有可能会伴随着地陷、地裂等现象的发生,严重的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建筑物寿命大大折扣,威胁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2]。另一方面,自然降水、渗水会进入围岩中的宽大裂隙,形成较大的动水压力和冲刷作用,降低岩石块体的抗阻滑能力,造成岩层不稳,且地下岩溶效应也会导致岩溶地面塌陷或地基松动,危害地面建筑安全。

2)水灾类风险

我国地理位置特殊,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明显,东部地区夏季普遍降雨较多,局地极端暴雨天气容易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短时间的大流量强降雨可能导致排水系统失效、城市道路积水,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地下空间易被雨水倒灌,造成地下空间内部出现严重的内涝,威胁地下设施的安全。

3.2 责任事故类风险

1)人员疏散风险

地下空间的首要特征是封闭性,其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与外界仅有少量出入口连接,采光条件先天不足。很多大型活动场馆本身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导致在安全疏散设计时存在首层楼梯不能直通室外、疏散距离过长、疏散宽度不足等问题。大型活动往往规模大,涉及单位广,参会人员多,若退场、紧急疏散方案设计不合理,工作人员疏导不力,短时间在狭小的出口处聚集大量退场人群,群众因急欲脱离的本能,极易产生孤立、焦躁、恐慌的情绪,从而造成盲从压迫、踩踏拥挤的危险行为。

2)一般责任事故风险

地下空间的管理工作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管理不协调、不一致,漏洞风险点较多,易引发火灾、电气事故、危险品泄露等责任事故。场馆地下空间有维持活动现场正常运行的各类重要线缆和大型设备层,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导致大型活动难以为继,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3.3 袭击破坏类风险

1)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

大型活动受社会关注度高,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极易成为被恐怖分子攻击的对象。恐怖分子行动手段诡秘多样,惨无人道,很有可能利用地下空间开放性、隐蔽性、趋暗性等特征,在场馆地下空间安置爆炸物,释放有毒气体或者纵火,以实现其“打击一点,吓倒一片”的目的。对恐怖分子来说,利用地下空间发起破坏,能最大程度规避进入主场馆时安检的暴露风险,犯罪成本较低。地下空间出入口有限,内部结构复杂,气体流通性差、烟害严重,一旦发生袭击破坏,安保人员很难短时间内疏散参会人群,极易造成局部秩序混乱,发生群死群伤的事件。

2)蓄意破坏或滋事

我国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阵痛导致某些人的利益受损,当这些人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时,便会采取各种极端行为发泄不满情绪,个人极端行为、非正常上访防范难度加大。大型活动举办的地点、时间、出席人物等信息一般公开,若不法分子利用大型活动期间巨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力趁机闹事提出诉求,出现群体人员围堵地下车库出入口、潜入设备间实施破坏等事件是安保部门须防范的重要现实风险。

4 大型活动场馆地下空间安保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

4.1 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存在的普遍管理问题是系统性不足,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管理能力差距较大,缺乏完备的制度衔接。相较于近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情况,大部分城市管理部门对早期建设的地下空间利用情况缺乏掌握[3]。在规划建设、权属登记、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尚不健全,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3]。此外,各职能管理部门间政策沟通不畅,统计口径和标准难以统一,存在大量数据“烟囱”等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的地下空间管理关系难以理顺,管理体制亟待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主体列表见表1。

4.2 管理的执行标准不明确

大型活动期间现场地下空间的安全保卫工作涉及公安、消防、应急、人防、住建、物业公司等各部门,由于认知水平和承担职责的不同,在任务落实中各单位主观上对地下空间重要性认识不统一,从而在执行标准上会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众多部门参与管理地下空间增大了协调的难度,职能交叉、管理脱节、相互推诿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每个部门每年都对地下空间进行频繁的检查、整顿,不仅达不到综合治理、资源信息共享的目的,而且使地下空间的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消极怠慢,增加了安全的隐患[4]。

4.3 安保工作的市场化程度不足

大型活动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备受地方政府重视,受制于目前体制和思想的桎梏,有的政府领导认为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理应承担起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的责任,导致活动主办单位的安全责任缺失,公安部门承担了大量非主责业务,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警力不堪重负。目前来看,虽然公安机关每次都可以不负重托圆满完成党委和政府交给的各项安保任务,但从长远来看仍应厘清安全保卫的责任,将主办方负责的安保任务交给市场去做,推动大型活动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5 做好安保工作的几点措施

大型活动场馆地下空间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会务部门要因情因地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防范策略,争取管控效益最大化。

表1 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主体列表

5.1 明确安保指挥机制

立足于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全局,成立由公安机关领导的地下空间安全保卫专班,联合特勤、消防、应急、人防办、住建、水务等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对现场地下空间的管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制定场馆地下空间安全专项管控工作方案。明确各政府职能部门和活动主办单位、安保公司、市政公司、地铁公司、物业公司、商场等责任主体的任务分工,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联合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做好建筑结构稳定性分析、防爆炸安全检查、消防隐患排查、地下管线检修、设备使用性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气象预报等工作,尽最大可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5.2 实现人员的智能化管理

实现在地下密闭空间人员的智能化定位管理,可以采用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与短距离通信设备组成的地下密闭空间人员被动式定位和在地下空间应急定位区域的标识人员主动报警相结合,从而实现突发情况下报警者与安保部门的信息交流。基于RFID技术的地下空间人员被动定位工作原理为人员定位单元(RFID标签、读写器)将个人标签编码信息通过读写器的发送天线传至后台主系统进行解调和解码,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证件的合法性与位置点,针对事件类型发出相应的指令信号和处置方式至安保部门,以实现地下空间安全隐患的排除,其内在逻辑流程见图1。

图1 地下空间人员被动定位逻辑流程

安保部门可以将RFID无源电子标签设计融入到活动纸质证件、特别通行徽章中,用微蜂窝读写器和地下空间应急定位区域标识划分地下空间内部网格定位点,实现安保管理后台实时显示佩戴活动证件人员所在的区域。人员智能化定位可以帮助安保部门从以下三点提升大型活动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水平:

1)实现紧急状态下人员定位与救援

通过后台系统显示的人员位置,为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紧急状态下疏散群众,精准化实施救援提供参考。

2)重点隐患区域非法入侵报警

将地下空间设置为公众合法活动区域和重点控制区域,若检测到持证人在出入口、设备间、新风口等重点隐患区长时间非法停留,后台应向安保部门应提出风险预警。

3)人流预警监测

侦测预设会展区域的实时移动人流密度,当客流数量达到设定的区域最大阈值时进行客流量报警,为会务部门动态调整活动保障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5.3 引导市场化安保力量健康发展

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应以市场上安保力量为主体,避免公安机关“大包大揽”的情况[5]。主办单位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的主体责任方,向市场化安保公司购买安全服务,公安机关对安保公司起业务指导作用,开展规范安保企业资质,安保人员社会背景审查,对安保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工作,促使社会化安保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由临时性向常态化转变,培育健康、完善的社会化安保市场。在少数高规格、高等级的大型活动中,公安机关可以与社会安保力量合成编组使用,在一些人员涉足较少,出现问题又将影响大型活动进程的重点部位不间断巡视,实时检查、防控风险。在场馆外围控制区,用警民合成编组形式疏导、引流人群,在有限警力的带领下,编成较多的外围疏导组,提高警力的利用效率,增加外围管控工作效率,全力保障大型活动核心区的安全。

5.4 细化安全检查措施

安全检查是保证地下空间安全的一项重要防范措施。无论是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综合体、人防工程还是地下管线空间、地下交通设施、自然地下空间,公安部门要牵头组织专业安检力量对建筑结构、技术设备、公用设施、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安检,重点对地下空间的出入口、楼梯、机房、控制室、地下商铺、配电室等重点部位进行防爆炸检查,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检修台账制度落实情况。消防部门对现场及其周围200m内企业、公共设施及其他建筑物开展防火监督检查,排查火灾隐患,活动运行期间在现场设置备勤力量以处置突发险情。

6 结语

场馆地下空间安全作为大型活动安全的重要一环,现阶段还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和管理问题,有效的组织开展地下空间安全风险评估和有针对性的采取安保措施是确保大型活动万无一失的重要保证,相信随着我国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经验的积累,大型活动场馆中地下空间的安全风险必将被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安保场馆空间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空间是什么?
跟踪导练(一)
创享空间
建设全球最大最先进核安保示范中心
场馆风采
“猴”安保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