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峪关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导控策略初探

2020-12-25李斌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12期
关键词:嘉峪关市嘉峪关风貌

李斌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 引言

2020年4 月住建部联合发改委一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重点,要求完善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制度,并加强责任落实和宣传引导。为此,以嘉峪关中心城区为例,分析现状风貌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导控策略,以期为今后城市的风貌引导与管控提供借鉴。

2 中心城区风貌概况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的嘉峪关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嘉峪关中心城区被 “三山环绕,一河滋养”,城区内可北望黑山,南仰文殊山、祁连山,城中被讨赖河穿城而过,自然环境景观丰富(见图1)。城区北部为酒钢集团所属工业用地,展现了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时代脚印。城区中部为酒钢职工的生活区,生活区北部因其建设较早,建筑高度相对较低,层数多为六层,生活区南部紧靠讨赖河,景观环境优越,建筑风格偏向现代风格。中心城区 “十五横,十五纵”的路网结构决定了城区方格网式的布局。

图1 嘉峪关风貌概况

3 中心城区现状风貌问题

3.1 城市特色风貌挖掘深度不足致使难以形成层级明确的风貌体系

嘉峪关城市风貌特色伴随着城市建设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方式的历史演化,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又具有与时代所契合的与时俱进特性[1]。但在城市特色风貌的挖掘上,嘉峪关并未在城市风貌中彰显出该特性。沿线建筑风格雷同,仅能从建设时序上判断其差异,缺少历史演化。特色风貌的挖掘不足直接导致了城区内的多数建筑风格雷同,城市风貌未能形成片区特色,老旧城区风貌边界也因缺少特色显得边界异常模糊。

3.2 城市风貌建设引导力度不足导致部分已建项目与城市景观格局不协调

由于缺少法定规划对城市风貌建设的刚性约束,部分新建项目虽审批通过,但存在着与周边环境、城市景观格局、天际轮廓线不协调的问题[2]。北部片区为嘉峪关老城区,区域内部多为老旧多层小区和传统沿街商业。位于雄关路与新华路交汇处的中天新华城苑,建筑高度超过100m,建筑风格偏向现代风格,难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与此同时,城市缺少统一的广告规划和标识标牌风格设计指引,市区内部分新建项目建设后,内部小品、标志标识、广告牌等细化景观元素无法与周边环境相融的情况也较为突出。

3.3 城市立体空间关注度不足阻碍城市风貌品质提升

嘉峪关市依水环山,城区外部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景观,为构建良好的城市风貌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城市天际线塑造方面,由于市区内多处高层建筑建设未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山水景观的呼应关系难以体现,最终影响了城市的山景观瞻,城市天际线也因此缺少了基础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在视线通廊塑造方面,部分道路上的雕塑体量和尺度缺乏合理把控,对视线通廊产生了一定阻碍。

4 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导控策略

4.1 完善城区特色风貌要素塑造层级与体系

目前我国城市风貌的塑造往往是依托于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规划来完成的,而城市设计和风貌规划中对于特色风貌的塑造又普遍是通过风貌要素的塑造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从物质层面来看,城市中所包含的一切风貌要素可以分为物质类要素和非物质类要素。物质类要素主要包括自然空间(山、河、湖、海以及绿地等)和人工空间(建筑及构筑物、广场、街道等),非物质类要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湿度、温度、气候等)和人文条件(历史、文化、风俗等)[3]。

从系统层面来看,城市风貌要素又可分为宏观要素、中观要素和微观要素。宏观要素从城市整体出发,包括了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城市天际线等;中观要素更加关注城市重点片区或核心节点,主要包括特色街道空间、广场、历史街区、标志性建筑物等;微观要素多从细节出发,包括绿化植被、标志标识、环卫设施、照明设施等。

嘉峪关属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受自然环境影响较为突出,规模小,城市结构单一,使得嘉峪关在城市风貌基本结构上表现为城市的空间结构,这就使得嘉峪关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特色风貌的基本“骨架”高度重合。因此可结合物质层面和系统层面将嘉峪关要素层级凝练为图2所示的风貌要素框架。

结合嘉峪关城市特点,对嘉峪关结构性要素采取“控结构,导细节”的总体塑造策略。城市“骨架”多是由城市道路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开敞空间体系等构成,单靠建筑物的塑造是无法达到城市风貌塑造的。因此,对于结构性要素采取“控结构,导细节”的策略,保障城市风貌最基本的骨架。

图2 风貌要素框架图

非结构性要素主要是以“血肉”的地位出现在城市风貌框架中的,它无法改变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结构,但却又是城市特色风貌结构的有机补充。非结构性要素属风貌设计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的来源一般多是从风貌现状中提取或者通过城市设计对城市的某一重点片区进行品质提升改造,因此在嘉峪关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塑造中,我们对其采用引导的方式。

4.2 构建“一轴,两脉,三带”、“两翼,三核,多点”的城市特色风貌结构

“一轴”即城市发展轴。发展轴沿新华路贯穿老城、新城和未来新区,并延伸至酒泉方向,指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发展文脉。“两脉”为高速沿线城市生态绿化脉以及讨赖河滨水景观脉。“三带”即沿兰新路展开的商业活力带,沿迎宾路展开的旅游展示带,沿新建高铁站点展开的新区形象带。

“两翼”即位于城市发展轴西侧的嘉峪关长城和东侧的酒泉钢铁厂,是嘉峪关的发展腾飞之翼。“三核”即传统商业心,公共生活心,新区政务心。“多点”即酒钢职工乐园、森林公园、迎宾湖公园、东湖公园、讨赖河公园、明珠公园、南湖公园等多处绿化景观核心点(见图3)。

借助对“一轴,两脉,三带”的控制和“两翼,三核,多点”的引导完成对城市核心风貌结构的塑造,集中展示城市风貌特色的核心空间。

图3 嘉峪关城市风貌总体结构

4.3 健全城市风貌精细化引导机制

综合考虑嘉峪关市区风貌特点,确定嘉峪关市城市风貌特色引导策略为“全局把控,重点引导,分级扩散”。基于此策略,对嘉峪关城市风貌建立起一个初步的概念模型,将生态景观、文化旅游、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功能空间、标识系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并结合城市风貌塑造策略对嘉峪关城市风貌特色提出引导。

1)全局把控

结合嘉峪关城市总体规划、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风貌规划、嘉峪关城市色彩规划和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嘉峪关市区建筑色彩、高度、风格进行分区分级引导。初步完成对嘉峪关市城市风貌基调的把控,并为分风貌区管控提供先行铺垫。

2)重点引导

重点把控嘉峪关城市风貌结构当中的一轴三带,即城市发展轴和城市重点三带片区,突出城市重点区域特色,展现嘉峪关文化魅力。引导城市设计,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创造一个文化显著、生态环境优越的城市风貌形象。

3)分级传导

对风貌特色标志标识的感识是人们对于风貌认知的第一步,因此构建一个分级传导的标识系统对于嘉峪关来说就显得无比重要。将嘉峪关的标识系统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迭进,分级传导嘉峪关特色风貌要素,为市民和游客构建一个良好的城市感知。

4.4 将导控内容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强化引导控制力度

目前我国的城市设计和风貌规划独立于法定规划之外,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对城市风貌起到刚性约束作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更加突出全要素管控,这对于嘉峪关城市特色风貌引导控制工作来说是一场新的机遇,将城市特色风貌导控策略与机制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规划的顶端解决了城市风貌的格局把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导控策略的实施。

5 结语

嘉峪关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导控策略为嘉峪关城市风貌管控要素构建了基础框架,并在引导和控制上分别给出逻辑和策略,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为导控策略的实施保障提出新的路径尝试。

猜你喜欢

嘉峪关市嘉峪关风貌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
中国长城第一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