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澳门在绿色环境中智慧城市建设

2020-12-25陈以乐郑亮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12期
关键词:澳门智慧环境

陈以乐,郑亮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1 引言

智慧城市是当前21世纪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主流导向,世界上许多大都市都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中,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人文、规划建设与宜居的理念。2012年,我国住建部发文,旨在推动建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随后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2014-2020)》、《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标准委也发布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以及《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一批重要的国家标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方向、原则、相关指标上给予了一定的指引,在各省市的贯彻落实之中也相继推出了适用于自己地方的标准指引。

于澳门而言,特区政府在2016年发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近年政府的《施政报告》之中,对澳门建设智慧城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落实相应的工作,特区政府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委员会之下设立了“智慧城市发展专责小组”来统筹相关的智慧城市工作,在学术研究以及产业发展上则在科技委员会之下设立了“智慧城市专责委员会”。2017年8月,特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构建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推进云计算中心、应用大数据技术建设,为此来加快澳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2 澳门智慧城市建设的愿景与目标

在2018年公布的《澳门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及重点领域建设咨询文本》之中提及,澳门建设智慧城市的愿景是要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澳门建设成宜居、宜业、宜行、宜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旅游休闲智慧城市。为此,在优化和谐共生的环境空间品质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提出了两大目标。

1)发展优化环境空间,提升维护水准

通过能源项目跟踪和清洁管理,为澳门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空气,更节约的水源,更清洁的环境,确保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屈一指的健康城市。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损失和消耗,确保近岸水质免受污染。

2)迈向绿色资源发展模式,提升可循环意识

推动城市适度消费以及绿色资源模式可以为澳门带了巨大的环境以及经济上的健康效益,当前形势之下,城市垃圾的处理是全球性的都市挑战。澳门土地面积有限,仅有32.8km2,应该通过物品的循环使用来减少垃圾量、回收废物,并使用更智慧的垃圾收集管理,对澳门生态系统进行深度的维护,同时提高居民以及旅客对澳门以及全球环境所面临挑战的正确认知,将生态可持续、循环使用的环保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进一步推动智慧型环保城市的建设。

3 澳门绿色环境范畴的智慧建设

2015年9月25 日,联合国(UN)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以2030年为节点,旨在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澳门在发展智慧城市也秉承了与联合国17个SDGs相同的理念与原则,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应用智慧化的城市管理技术与手段,提升城市在市民生活品质、城市发展、环境保育方面的和谐发展。

澳门是滨海城市,环境构成的要素较为复杂,分为自然环境(如海洋、空气、植被、动物)与人造环境(港口、机场、桥梁、隧道、周边城市地区)[1],而澳门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和谐发展则可以创造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居民与旅客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结合联合国17个SDGs之中的“目标6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认识和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实现更有效的水循环和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目前,澳门管理的土地以及海洋面积小,空气、水、噪音、城市垃圾管理等都是城市面临的挑战,考虑以及利用周边环境具有价值的要素,引入智慧化的技术以及方法,加强周边的区域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有效提升城市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2,3]。

3.1 具体目标

根据2018年公布的《澳门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及重点领域建设咨询文本》,澳门绿色环境范畴的智慧建设设定了以下四大目标。

①持续监察城市空气质量、噪音,实现绿色环境;

②实现更有效的水循环;

③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水质监控与预警通报机制;

④实现更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即减少、重用、回收、再造。

3.2 已有举措

1)推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

澳门特区环境保护局(DSPA)在2017年12月29日发布了《澳门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2017-2026)》,制定了澳门未来10年内在绿色环境尤其是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政策、细化了具体的减废目标和以政府部门主导的相关行动计划,其中包括食肆厨余回收先导计划、环保超市嘉许计划、计算机及通讯设备回收计划、环保Fun、利是封回收计划、月饼盒回收计划等,来确保澳门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区域、出入境口岸区域调整了三色回收桶的设计,呼吁市民与旅客正确使用资源回收设施(见图1、图2)。

图1 智能化管理的澳门垃圾焚化中心

图2 澳门国际机场的三色分类回收桶设计

2)“限塑令”的立法与执行

在2019年8月,澳门特区立法会细则性通过了《限制提供塑胶袋》法案(俗称“限塑令”),并在去年11月18日生效。法案规定:除少数特定商品和购物场所外,所有零售行为中均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实际上,在特定生化环境和条件下,大多数的可降解塑料才能分解,并且它们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在分解过程中变成微塑料,依然会对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从源头进行减废可有效降低滥用塑胶袋。

3)设有空气质量、水质以及环境噪声等监测站、环境地理资讯系统。

4)设立智能供水管理平台及实时监控系统

自来水供水通过实时监控以及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大量的生产数据,实行自动化及中央控制操作,并设立智能供水管理平台,建立智能报警、自动加药等系统及移动应用程式管理操作;

5)开展沿岸截污工程

2019年9 月,环保局已经落实澳门半岛的黑沙环沿岸排放口截污工程方案,于马场北大马路沿岸新建截污管及泵房,以截取因下水道错驳产生的污水、降雨初期的雨污混合径流,最后送到澳门半岛黑沙环区域(高密度居住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一切仍在正常运作之中,将从源头改善污染问题。根据环保局公布的沿岸水质检验结果,水中污染物浓度显着降低,其中粪大肠菌群、五日生化需氧量及氨氮分别减少了约99%、98%及98%。

6)研究生态环境系统恢复方案

澳门的城市化建设非常迅速,从上世纪开始的填海造陆工程也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因为土地资源的不足、高密度建设条件限制了绿色生态环境改善,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绿色环境建设,因此特区政府也正在研究生态环境恢复的方案,例如路氹莲花大桥附近的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红树林的建设等。

7)购买电动车享税务优惠,增设电动汽车充电点

目前澳门半岛的林茂塘、新雅马路、栢林街、沙梨头海边大马路、氹仔海洋大马路及广东大马路多处路边泊位也已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每处各提供4个纯电动轻型汽车咪表泊车位。

3.3 面对的挑战

1)受《巴黎协定》约束

按照协定,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控制在20.09%,而根据澳门环保局公布的《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18》,总体来说,2008年至2017年GHG估算排放量由于二氧化碳估算排放量的上升而导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CO2、N2O及CH4的估算排放量依次分别上升了11.8%、11.4%及下降了4.9%,主要原因是本地发电量的增加,一时之间难以追上我国协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指标[4,5]。

2)水资源严重依赖外部提供

目前澳门96%的水资源由内地供应,自身对水资源的供给以及水循环模式尚未构建。

3)澳门近岸污染源较多、海水水质不稳

根据水质监测站位监测数据,澳门近岸海域一片褐色,属于劣四类水质污染,主要为无机氮和活性碳酸盐。

4)澳门的人均城市固体废物弃置量最高

根据澳门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澳门环境状况报告2017》,澳门每日每人平均弃置2.16公斤固体废物,高于北京的1kg、香港的1.39 kg、东京的0.70 kg、新加坡的1.49 kg、欧盟的1.30 kg,以致美国的2 kg。对比全球城市每人每日固体废物弃置量,澳门的人均城市固体废物弃置量远超国际水平,进行更智能化的固废回收处理刻不容缓。

5)澳门独特的环境交通限制

澳门路况独特,弯多路窄路口多,对电动巴士运营有特别要求,不能“照抄”内地经验,需要更多的澳门实际分析数据来支撑。

4 澳门在绿色环境中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建议

目前,澳门正在大力推动5G建设,而如果可以利用智慧灯柱的建设,也可以增加5G基站的覆盖点,同时增加环境信息的收集,完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地理资讯系统。在海洋环境检测上,利用物联网架构、传感器、无人机与无人船,构建无缝的海洋检测保护网。在公共交通上研究逐步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辆,鼓励公共部门率先使用环保车辆,并优先落实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在澳门轻轨系统和公交投入更多环保车辆,批准博彩专营公司在公司客运车队引进纯电动旅游大巴。

5 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规划、科技、管理和运营模式上的创新,也需要在面对政治、社会、经济、法律、技术等层面的瓶颈突破,并且结合澳门本土的环境特点与文化特色,尊重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汇聚城市智慧,融合政府、企业、学界、市民各方的力量,开拓出澳门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澳门智慧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环境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