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0-12-25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99王晓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预见性病患者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99)王晓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3例,按入院时间分研究组(n=67)、常规组(n=66)。研究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62~78岁,平均(70.14±3.72)岁;病程8个月~8年,平均(4.36±1.75)年;常规组男34例,女32例;年龄62~79岁,平均(70.83±3.68)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3.97±1.6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均经生化指标、脑部CT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均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予以规范化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介绍院内环境,简单讲解疾病知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及时解答患者提问。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行为特点、生活饮食习惯、危险因素等制定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定期整理病房,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地面干燥防滑,避免患者跌伤,同时将病床床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意外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出现压疮1例,便秘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8%(3/67);常规组出现压疮4例,便秘5例,肺部感染2例,跌倒1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8.18%(12/66);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6.240,P=0.013)。

2.2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档调高,避免患者坠床。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饮食等知识宣教,指导并监督患者规范用药,嘱托患者按时进食,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同时保证饮水充分,餐后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便秘严重患者遵医嘱使用番泻叶颗粒、开塞露等通便药物。③患者产生痰液时,轻拍患者背部,促使其排出痰液,同时纠正患者坐、卧姿,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并擦拭患者皮肤,及时清理患者排泄物,保持患者皮肤、衣物、床单清洁干燥。④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耐心倾听、支持、鼓励等方式引导患者乐观面对疾病,避免患者出现心理不适、行为紊乱等现象,使其保持良好心态。⑤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日常作息表,白天监督患者多下床活动,自主完成洗脸、吃饭、穿衣等基本操作,通过集体活动、养生操、院内散步等正性行为训练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晚上通过放松训练指导、灯光、环境管理等帮助患者入睡,使其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护理干预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意外事件发生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强。究组ADL评分(52.97±6.42)高于常规组(46.12±6.03)(P<0.05)。

3 讨论

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具有良好创造性及整体性,是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依据,以整体护理理念为指导的流程化干预管理方式,护理人员从个体化角度出发,通过科学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可使患者心理、生理、精神均处于舒适状态[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8%,低于常规组的18.18%,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同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及观察能力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进而制定相应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具计划性、目的性及针对性[2]。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从认知、饮食、用药、康复活动、心理等多方面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有效避免跌倒、压疮、感染等意外事件的同时,还可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完成日常基础操作,进而促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综上可知,预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同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预见性病患者
脑筋急转弯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