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同步内放疗和内化疗的临床探讨

2020-12-25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63000徐晖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控制率胶质瘤放化疗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63000)徐晖

脑胶质瘤发病率高,资料统计显示,其占所有颅内肿瘤的50%左右,恶性程度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有严重的影响。脑胶质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因此采用手术治疗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复发率高,对患者总体治疗产生较大不良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原发灶周围残存的恶性肿瘤细胞进行及时清除。本院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采用同步内放疗和内化疗方法为患者提供相应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选取80例恶性脑胶质瘤,对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满足研究条件。研究内容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本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52.56±3.42)岁。其中,头颈部肿瘤35例,淋巴瘤28例,脑瘤17例。所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偏瘫、感觉异常、失语等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大小便失禁。

1.2 治疗方法 所选8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开颅后对脑功能区进行有效保护,尽量对肿瘤组织进行全面切除,根据肿瘤实际位置,明确切除方法。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证实病情后,在无菌操作标准下,将未电灼的组织标本送检,对肿瘤细胞抑制进行分析,结合计算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全切肿瘤,但是几乎所有患者均会残留病灶。针对I期患者行单纯放疗,II、III、IV期患者行同期放化疗,放疗方案为IMRT,而同期化疗的方案是替莫唑胺单药口服化疗,具体方法:替莫唑胺75mg/m2,从放疗第1d口服到放疗最后1d,中间不停药。同期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对患者复查增强磁共振,继续口服替莫唑胺胶囊辅助化疗6周期。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比较 对本组患者近期疗效进行分析,包括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判断标准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中内容:①完全缓解(CR):在基线目标基础上,病灶消失维持时间>30d;②部分缓解(PR):在基线目标基础上,病灶长径之和减少率≥30%,且维持时间超过30d;③病情稳定(SD):目标病灶长径之和有所减少,但未达到相关标准;④疾病进展(PD):目标病灶长径之和增加>20%,或有新可见病灶。治疗有效率(ORR)=CR+PR;疾病控制率(DCR)=CR+CR+SD。

1.3.2 相关评分对比 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自理能力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其中自理能力采用KPS量表进行评分,取分范围0~100分,大于80分者表示生活可自理,恢复良好;50~70分者为生活半自理;低于50分者表示生活需要他人帮助。慢性健康状况采用APACHEⅡ量表进行评分,取分范围0~71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身体状况及预后情况越好。

1.3.3 不良反应对比 对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做好详细记录。

1.4 数据统计 选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本组患者中,CR23例,PR25例,SD13例,PD19例,治疗有效率(ORR)为60.00%,疾病控制率(DCR)为76.25%。

2.2 相关评分比较 本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34.58±6.52)、APACHEⅡ评分(54.27±6.27),与治疗后的(34.41±6.61)、(54.04±6.24)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t检验结果证实,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本组80例患者中,I级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7.50%,未对其进行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与此同时,本组80例患者治疗期间Ⅲ~Ⅳ级不良反应2例,分别为白细胞明显减少1例,消化道反应1例,Ⅲ~Ⅳ级发生率仅为2.5%。

2.4 残留病灶情况 本组80例患者中,62例患者有残留病灶,所占比例达到77.5%;但是观察发现,残留病灶患者可测量病灶并不明显,多为微小病灶。

3 讨论

脑胶质瘤属于临床诊疗工作中常见的脑肿瘤类型,文献[1]报道认为,此类脑肿瘤具有一定浸润性生长特征,采用手术治疗无法完全切除病灶,因此术后复发率高,对患者总体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有学者[3]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工作发现,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而言,90%以上的患者在常规手术及放疗治疗后可出现复发情况,且复发肿瘤一般在原发灶2cm左右位置处,很少出现在中枢神经之外。基于上述分析认为,要想有效控制复发,需要对原发灶附近残存肿瘤细胞进行有效杀灭。放疗治疗能够通过肿瘤细胞复制程序进行破坏,而化疗治疗能够触发肿瘤细胞凋亡,间质内化疗能够避开患者血脑屏障的限制,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很多研究证实,颅内肿瘤可破坏血脑屏障,但是肿瘤边缘位置的血脑屏障仍然是完整的,间质内化疗可最大程度保护这些组织,且药物浓度高,因此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更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步间质内放疗和间质内化疗的治疗有效率(ORR)为60.00%,疾病控制率(DCR)则达到76.25%。文献[2]报道认为,同步放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63.58%),与本研究所得结果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本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APACHEⅡ评分未发生明显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考虑可能是,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可对患者心理健康及情绪造成一定影响。患者治疗期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5%,并未出现明显升高趋势,提示临床同步内放疗和内化疗方案具有安全性,与文献[3]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证实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有文献[4]报道认为,同步间质内放疗、内化疗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能够保证远期治疗效果。但是,本研究仅对近期疗效进行分析,且没有开展分组研究,缺乏长期随访,应不断加大研究力度,适当增加观察指标,从而对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做出科学判定,为疾病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同步间质内放疗和间质内化疗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控制率胶质瘤放化疗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