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模式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及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2020-12-25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信丽红李雅丽何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进针静脉炎部位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461000)信丽红 李雅丽 何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男22例,女26例;胎龄35~41(37.12±1.15)周。改进组共49例,男23例,女26例;胎龄34~42(37.18±1.34)周。两组新生儿胎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新生儿均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穿刺部位无皮肤破损、肿胀等现象;凝血功能正常。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流程进行穿刺及固定,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改进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内容如下:①加强业务培训。护理部定期召开静脉留置针知识探讨大会及培训,增加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及理论知识;对穿刺流程行计划操作。②选取留置静脉。主要以腋静脉、上肢静脉为主。③改进穿刺方法。消毒后30°左右进针,发现回血后进针角度降低,然后沿着静脉进针大约0.2cm,左手将针芯固定,右手将外套管插入静脉,拔出针芯完成穿刺。④改进固定方式。采用透明贴膜,于穿刺点处向四周按压,并取一棉垫垫在Y型管、肝素帽及针翼下。⑤穿刺过程中疼痛干预。穿刺前摆放鸟巢式体位,双脚及头部呈屈曲位,并喂养25%的葡萄糖溶液1ml,穿刺时绷紧新生儿皮肤,利于进针及退针芯;播放轻音乐,转移新生儿注意力。⑥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穿刺前后均使用酒精消毒,留置针3d内更换,若穿刺失败后应重新消毒并穿刺。⑦加强穿刺部位干预。输液时应积极巡视穿刺部位,若发生药物外渗、出血等不良现象是应立即中断并重新静脉留置;输液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①新生儿穿刺疼痛程度:采用加拿大所制定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分别评价穿刺前、穿刺后1min、5min新生儿的疼痛状况,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②新生儿静脉炎发生情况[1]:Ⅰ度:穿刺部位仅有局部红肿及疼痛现象,静脉无条索样改变,触之无硬结;Ⅱ度:穿刺部位有局部的红肿及疼痛现象,静脉已出现条索样改变,但无硬结出现;Ⅲ度:穿刺部位已出现明显的红肿及疼痛,且有条索样改变及硬结的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穿刺疼痛对比 穿刺后1min、5min改进组新生儿的NIPS评分(4.38±0.43)、(2.10±0.52)显著低于对照组(5.22±0.16)、(3.06±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 改进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16.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4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采用PDCA循环模式,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发现以往方式的不足之处并予以优化改进,首先PDCA循环模式P(计划)阶段发现以往措施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在D(执行)阶段深入执行,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后行C(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行A(处理)。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穿刺后1min、5min时改进组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模式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的穿刺疼痛。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给新生儿造成了极大损伤。以往研究表明[2],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也会增加静脉炎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PDCA循环模式下的护理措施注重风险管理,在穿刺部位选择上首选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风险因素;控制留置针保留时间,在无不良现象时每3d更换一次,减少感染的发生,并严格保证无菌操作,通过热毛巾的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提高业务能力。

综上所述,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过程中可降低穿刺疼痛,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进针静脉炎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喜欢什么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