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催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初探

2020-12-25蔡威盟胡坤宏胡恩柱郭建华

安徽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催化剂工业思政

蔡威盟,胡坤宏,胡恩柱,郭建华

(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目前,“课程思政”在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在实施上不够系统,方式上不够统一,“课程思政”的建设困难重重。特别是工科类课程,与德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向来难以把握。如何科学合理地在课程教学中穿插思政元素是目前工科类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工业催化”课程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知识应用面广,目前90%以上的化工生产过程会用到催化剂或催化技术[2]。该课程与多门课程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具有丰富的思政素材[3],但是目前有关该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还较少。近年来,我们在工业催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发掘课程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强调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将教书育人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要以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4]。在授课的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达到“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于无声处恍然大悟”。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课堂和考试纪律,批改课后作业过程中坚决杜绝抄袭,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意识。

2 发掘“工业催化”课程思政元素,改进教学内容

2.1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了催化作用,早在夏禹时期就用“曲”酿酒[5],并理解其作用,如苏轼的词中写到“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这个“曲”就是指催化剂。二十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中国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古老的古代文化,学习先辈们的科学和探索精神,从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勇于担当、振兴祖国的责任感。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质变与量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可以在“工业催化”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并具有广泛的实例。如[6]催化剂的活性与含量的调节,前者包括激活与抑制,后者包括诱导和阻遏。就化学本质而言,不同调节过程最终导致截然相反的效应,从而体现了矛盾的对立性;而就整个催化体系而言,二者只有相辅相成、协调一致,才能执行正常的功能,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因此,在“工业催化”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2 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新技术、新理论相结合

“工业催化”主要介绍催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能源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催化剂和催化理论。课程重点阐述了石油、天然气、煤和生物质等资源转化制清洁燃料领域中典型工艺涉及的催化剂和催化理论,让学生理解能源转化过程中催化剂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的“油品化学”“生物质资源与利用”等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储备。在以往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点的基础上,增加新技术内容,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光电技术、催化剂新技术、超分子自组装、组合化学等,使学生了解最新科学技术前沿。讲解国内催化技术与美国、日本的差别,尤其是高端催化剂的需求趋势,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技术亮点。美、日跨国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依靠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催化剂和催化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超前技术成果。通过这些前沿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有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学好专业知识,学好专业本领和技能,志存高远,将来为我们国家在催化剂、催化剂新技术等方面取得市场竞争的新优势做出贡献。

2.3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

将工匠精神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要求同学们在课堂的学习中认真、专注,在课后的作业和实验中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并兼具创新精神。在介绍催化剂评价时,结合国内外企业所生产的催化剂评价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讲解催化剂制备的部分,注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使“课程思政”的建设更加方便。课前,把课程所包含的思政文字、视频、案例、问题等上传至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提前接触到课堂将要学习的思政内容,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达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案例教学”引入课程思政

在“工业催化”教学中引入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能够串联起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8],使化工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催化工程师职业角色和职业力量觉醒。如讲到催化剂制备与表征时,引入工业上常用的催化裂化过程,介绍该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催化剂表征手段,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对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有总体的认识;同时讲解国内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优缺点,以及催化裂化工艺所需要注意的操作、安全、环保、节能等问题,进而延伸到作为一名催化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安全环保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4 结束语

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的职责,而是每一位专业老师的职责。尤其是工科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立足专业内容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言传身教,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共同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应用型人才。两轮教学尝试后,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改进,使得“工业催化”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系统化、完善化。

猜你喜欢

催化剂工业思政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掌握情欲催化剂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