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用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比较

2020-12-25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陈逸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保乳乙组甲组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453500)陈逸群

早期乳腺癌肿块小于2cm,腋窝未触及淋巴结转移,可有望永久性治愈。改良根治术是我国普及性较高的治疗乳腺癌术式,虽可将肿瘤最大限度切除,但同样对女性机体完整性造成破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保乳手术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10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各54例。甲组年龄20~58岁,平均(38.90±9.39)岁,病变部位左侧28例,右侧26例;乙组,年龄20~60岁,平均(39.84±9.86)岁,病变部位左侧29例,右侧25例,且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术后均予以CMF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甲组予以保乳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外形轮廓、拟切除部位设计相应切口,以患者乳头为中心,肿瘤处于外下、内下象限者做放射状切口,肿瘤处于外上、内上象限者作弧形切口,腋窝解剖沿患者腋下褶皱线作弧形切口,切除肿瘤、肿瘤周围2cm乳腺组织,病理组织冰冻送检,对于肿瘤体积小(且距皮肤>2cm)者,可尽量保留患者局部皮肤,腋窝淋巴结清扫注意保护胸背神经、胸长神经,若病检见切缘阳性需追加切除至阴性,最后行乳房重建术。乙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选择行横向、纵向梭形切口,切除范围包括胸肌筋膜、全部乳腺组织、皮肤,但保留患者胸大肌、胸小肌,清扫淋巴结(腋窝)至BergⅡ(胸小肌外侧缘至内侧缘)。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年美学效果优良率,患侧手感、颜色与对侧无差异,无瘢痕所致乳腺变形为优;患侧手感与对侧略有差异,颜色略差,患者双侧乳腺差异较小为良;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为差。优、良计为美学效果优良率;统计比较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甲组术中出血量(39.56±8.42)ml低于乙组(66.74±19.61)ml,切口长度(4.85±1.30)cm小于乙组(12.57±1.79)cm,手术时间(55.63±12.04)min、住院时间(11.24±1.75)d短于乙组(89.27±16.45)min、(17.02±1.89)d(P<0.05)。

2.2 美学效果评价 术后1年甲组脱落1例,优27例,良20例,差6例;乙组脱落2例,优5例,良29例,差18例,甲组美学效果优良率88.68%(47/53)高于乙组65.38%(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8,P=0.004)。

2.3 术后复发率、生存率 术后1年甲组脱落1例,乙组脱落2例,甲组复发率7.55%(4/53)、生存率94.34%(50/53)与乙组复发率5.77%(3/52)、生存率96.15%(50/52)比较无显著差异(χ21=0.133,P1=0.715;χ22=0.191,P2=0.663)。

3 讨论

保乳手术是人性化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典范,近年来已逐渐在临床广泛开展。赵长啸等[2]研究显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临疗效显著,对周围组织创伤小,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研究结果表明,甲组出血量低于乙组,切口长度小于乙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乙组,术后1年美学效果优良率高于乙组(P<0.05),两组复发率、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相当,但保乳手术对患者伤害更小,住院时间较短,还可提高患者术后乳腺美观度。

综上所述,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年生存率、复发率相当,但保乳手术出血量更少,切口较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能提高患者术后乳腺美观度。

猜你喜欢

保乳乙组甲组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早期乳腺癌可保乳手术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对照试验远期疗效的荟萃分析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