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术(PRFA)与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12-25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99赵刚张朝阳李胜伟冯大猛李鹏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3期
关键词:消融术射频肝癌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67599)赵刚 张朝阳 李胜伟 冯大猛 李鹏哲

原发性肝癌属于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导致肝癌的详细机制尚未明确,国内大量学者研究共同认为乙肝为造成肝硬化的关键原因,而黄曲霉素等化学因素也可导致肝硬化[1]。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加上临床诊断肝癌检验标志物增多与人们健康意识提高,更多肝癌患者可在疾病初期确定诊断,但目前仅有少数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获得较好疗效。有关研究证明PRFA治疗初期肝癌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还有一些专家认为PRFA能够成为肝癌治疗首选手段[2]。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能够起到药物化疗靶向作用[3],可以延缓肿瘤进行性发展,栓塞肿瘤血管后使肿瘤发生缺血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已经成为现今治疗肝癌的重要方式[4],手术微创给患者带来伤害相对较小,同时还能尽可能帮助恢复患者肝功能,尽量使治疗对肝功能影响减小[5]。但由于PRFA自身具有一定限制性,可能发生病灶残留,存在一定复发性或者出现病灶转移,目前如何降低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是临床研究难点及热点。TACE可以较好找出射频消融术后卫星病灶,两者联合治疗能起到协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本文则主要对比评价射频消融术(PRFA)与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临床治疗肝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诊疗的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患者,年龄42~64(56.3±1.7)岁。研究对象筛查要求:①排除患者出现肝癌转移,肝癌细胞仪病理活检为金标准;②所有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高,均能配合临床医师完成有关治疗;③治疗前评估全部患者肝功能尚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机体对治疗耐受性偏好;④患者接受本次治疗前未进行过其他临床辅助治疗,排除胆管癌病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PRFA治疗,研究组则给予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治疗过程如下:对患者进行穿刺,穿刺部位为股动脉,随后实施造影,对肿瘤血供、具体位置、范围大小、数量等进行充分了解。微导管置入肝段动脉。使用5-FU、顺铂、丝裂霉素,随后利用表阿霉素、碘油,充分乳化碘油,注入栓塞剂,使用剂量结合造影显示病灶范围。TACE治疗完毕后12小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病灶残留实施射频消融。使用RITA1500PRFA治疗系统,针头为14G,配有可提示温度热敏电偶,另外电极顶端有药物注入孔。术前对全部患者均实施磁共振检查以进一步确定疾病判断,充分掌握病灶所处位置,范围大小与数量等,明确肿瘤与附件组织联系,保证术中不会对周围血管造成严重损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进针具体位置、进针路线等,参照病灶位置,范围大小与数量设置射频仪器参数,可应用叠加多次、多针重叠方式进行消融。借助超声引导,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直接插进射频针至病灶中心部位,将射频针打开,使其完全散开对整个病灶实施覆盖,根据情况对射频针进行适当调节,调节完毕后充分灼烧肿瘤位置。治疗完成后嘱患者2月后返院进行复查,检查肝脏、肾脏功能等,进行增强CT或磁共振扫描,临床医师对病灶治疗后坏死情况进行仔细判断,确定肿瘤是否出现复发,根据情况可给予患者实施二次TACE或者PRFA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近期疗效:对患者治疗后肿瘤疗效进行评价,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平稳、病情进展,统计对比患者治疗总缓解率。②治疗并发症出现情况: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出现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胆囊炎等,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 研究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缓解率为44.00%(22/50),对照组患者为14.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评价治疗并发症出现情况 100例肝癌患者经过PRFA治疗后均出现程度不等消化道不适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研究组中恶心呕吐患者15例(30.00%),发热患者2例(4.00%),胆囊炎患者2例(4.00%),对照组中分别为26例(52.00%)、8例(16.00%)、8例(16.00%),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00%、84.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而言,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没有确定原则与指南,关于肝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局部进行消融、化疗栓塞等[6]。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特别是对于肝功能受损严重或者出现肝硬化的患者,该种治疗方式具有一定利用前景。由于PRFA能够应用于晚期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肝癌患者,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明显安全性,大多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若肝癌患者由于年纪过大、心肺功能严重异常、肿瘤范围大小不适宜、配合程度降低等状况下不愿再次手术,则可以选择TACE方式进行治疗[7]。病理研究显示,单纯性TACE后患者体内肝癌病灶仍有残留,可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而病灶残留主要原因为少数门静脉仍保留血液供应,所以经单纯TACE患者缓解率相对较低。

射频消融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具有一定安全性[8]。射频后肿瘤坏死组织完全被烧死,而治疗并不会对病灶邻近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射频消融手术可对肝脏进行良好保护,采用穿刺形式注射消融针至肝脏,电极置入病灶内部,电流可引发肿瘤组织离子高速震荡,摩擦产生热能,使局部温度达到至少100℃,进而起到烧死癌细胞的作用,该治疗手段在早期肝癌治疗方面疗效显著[9]。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微创介入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肝癌,患者治疗后生存率可明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病情缓解率较高,针对无手术适应证且容易复发肝癌患者进行TACE联合PRFA综合治疗疗效肯定。

综上所述,TACE与PRFA两者联合治疗能起到协同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肝癌疗效与患者治疗预后,是一种较理想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消融术射频肝癌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关键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