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整合

2020-12-24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10期
关键词:舞弊违纪监察

马 爽

一、引言

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有企业普遍设有内部审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部门,或者两者直接合署办公。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内部监督力量。同时,国有企业还普遍设立纪检监察部门,配合国家司法部门对相应违纪违法人员进行监督和处罚,对国有企业稳定运行发展以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背景,有效整合企业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二者职能效用,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稳健发展十分必要。

二、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纪检一般是党的职能部门通过纪律监督和法纪教育的形式查处违纪党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察则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主要是从事发现舞弊、违法犯罪问题的内部调查、访谈、证据收集和案件基本事实的确定,并最终进行内部处理处罚或者移送司法机关。

内部审计工作,包括财务审计、绩效评价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一种手段,主要针对经济活动,在维护企业所有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促进企业价值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一般不涉及对人的行政处分。

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整合的必要性

(一)通过内部审计为纪检监察处理案件提供可靠线索

纪检监察工作一般是依靠举报线索来开展工作的,但这种行为属于被动行为,如果没有人举报,则很难有相应的工作成果,所以纪检监察人员要主动作为,主动去发现舞弊线索,内部审计正是纪检监察主动发现线索的有力抓手。此外,在处理相关违规违纪案件时,其工作结果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案件线索和证据的有效性,部分案件会因为缺乏可靠、有效的线索而无法接续进行,而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为企业案件提供有效线索,所以通过有效结合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相关案件的真实性、可行性,而且有效降低了案件处理成本,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惩处违纪和惩治舞弊的工作力度。

(二)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强化案件保密性

在查处违规违纪案件时,案件查处的保密性不仅严重影响了案件的处理质量,而且对案件查处的结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初步查处案件阶段,可以由企业内部审计监管部门寻找证据,落实到前期准备阶段工作内容,之后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内部审计部门收集到的线索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及时侦破案件。纪检监察部门在后期开展工作中能够降低企业内部产生的反应,也会使得违纪人员从思想意识上松散,所以内部审计能够强化案件的保密性,有利于查处案件。

(三)通过内部审计有利于提升案件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处理违纪案件过程当中,如果是由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直接对账务进行查处分析,不仅会增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企业获得大多数的证据和线索,尽最大可能缩减取证时间,最大程度地节约案件处理成本,从而提升案件处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四)通过内部审计身份降低舞弊嫌疑人的心理防范

国有企业舞弊人员天然地对纪检监察人员具有心理抵触、心理防范,如果以纪检监察的身份进行案件调查,有时候会打草惊蛇,容易使舞弊人员提前进行串供,灭失证据。所以一些单位会让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进行合署办公,纪检监察在进行舞弊案件调查过程中有时候并不直接透露身份,而以内部审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初步接触、访谈和调查,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后,再显露身份,与舞弊嫌疑人进行直接谈话,在有力证据面前,舞弊人员往往会自行招供,讲出实情。

四、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纪检监察工作缺乏重视

国有企业中部分干部工作人员对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其政治站位不高,定力不足,没有全面认清从严治党的实际情况,对相关要求不明确,仅认为业务活动是影响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纪检监察工作只是业务工作的附属内容。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层对纪检监察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并不愿意接受监督,不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加之多数企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企业内部出现风气不正等问题,不断引发各种问题,从而对企业运营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监察形式专业性不强

监察工作人员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和检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监察部门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监察模式专业性不足,其本职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起到事前发现的作用,一般情况都是在舞弊案件发生后,有人进行举报,方才进行监管工作,对关键领导人员也不敢进行检查,或者监察力度不足。同时在实行监管工作过程中,并未与相关工作人员紧密配合,把控力度不足,从而对国有企业自身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三)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实施不力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都是处于同一级别的机构,从工作性质上而言和其他部门平行,加之企业管理层侧重于生产运营,导致纪检监察部门和企业决策核心内容存在距离,无法有效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权威作用。还有部分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对自身职责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出现越位、缺位等情况。部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通过转岗形式调整纪检职位,加之纪检监察培训工作不及时,人员素质不一,专业能力水平不足,从而无法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需求。

(四)内部监察手段较为落后

从专业层面来看,企业监察团队和地方政府监察的力度上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由于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监察团队工作人员的设置,其监察手段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经验,专业性不足,从而不利于企业开展监察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监察属于内部机构,从属于企业内部组织中,极易受到管理层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监察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最后,企业纪检监察属于企业内部事务,缺乏公权力权威,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手段单一化,这也考验每一个企业监察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五、提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内审效能的建议

(一)坚持党委领导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要保障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开展,把纪检监察内审工作落实到位,需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党委承担主要责任,纪委承担监管责任,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效落实。在开展纪检监察内审工作过程中,发挥工作职能,转换工作方式,形成良好的工作互动行为,充分明确监管工作内容,强化监管工作的权威性。针对存在违法违纪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大责任追究和惩处力度。同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协调好各部门的决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保障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保障企业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优化工作模式

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监察内审工作的职责定位,保障监察部门的独立性,构建企业全部范围之内的常规性监察模式;其次,应当充分发挥不同等级外驻监管机构的效用,上级监察组织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与内部监察机构共同梳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其中重点需要对“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梳理,例如企业财务、采购、合同等高风险部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监管企业资金流向,有效防范企业出现舞弊、贪污现象;最后,要强调监管工作对企业运行发展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形成相互监督的状态,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监察环境。

(三)强化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其一,强化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具体从专业知识结构和思想理念方面,以定期和不定期形式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增加知识储备,及时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的工作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其二,要求纪检监察部门以身作则,严格自律,防止出现违纪现象,从而有效提升纪检干部团队的责任度和忠诚度。

(四)加大效能监察审计力度

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扩展监管途径,以效能监察为主,严格执行物资购置、项目招标、项目监管、资产处理、规范工作、重要项目的听证以及职工代表大会监管等制度,以制度作为主要基础,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运营,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有效防止暗箱操作、随意滥用权限的情况出现。

六、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有效开展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违纪案件查处、惩治力度,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运营管理行为,构成纪检监察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相互协作的监管网络,充分发挥自身效用,不断强化国有企业管理责任,以及风险防范能力,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舞弊违纪监察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高中体育专业生的违纪心理分析
姚刚违纪被查
高考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