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及护理措施

2020-12-24万姿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万姿华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 血液透析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引言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内瘘阻塞是血液透析患者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如何避免内瘘阻塞的发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8年至2018年6月开展血液透析技术以来用内瘘透析患者83例,男45例,女38例,年龄18~85岁。内瘘使用时间为3个月至8年,血液透析每周2~3次,时间3.5~4 h/次,其中21例患者出现内瘘阻塞,通过有效分析和探讨内瘘阻塞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2 原因分析

2.1 低血压

血压低,患者透析时脱水量过多,出现透析后的低血压血流缓慢,在动静脉吻合口处易形成血栓。

2.2 手术方面

外科手术是影响内瘘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血管扭曲痉挛,术中出血过多,导致血肿压迫瘘口,术后包扎太紧致血流不畅等[2]。

2.3 血液成分改变

血脂偏高。血液粘稠度高易造成动静脉内瘘阻塞,促红素细胞生长素用量大。血红蛋白过高及增长过快,易引起血管内血栓。

2.4 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

高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

2.5 内瘘的过早使用

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管条件差,血管狭窄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部位处易形成血栓。动静脉瘘口术后<3个月使用易引起血栓。

2.6 内瘘穿刺

穿刺内瘘时严格无菌技术,水肿内瘘不能使用,不能在吻合口及静脉瓣附近穿刺,穿刺及按压不当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水肿,血栓附着管壁堵塞路口。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说明动静脉内瘘的目的、意义,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动静脉内瘘。

3.2 护理措施

(1)透析过程中,避免过多过快超滤,尤其是透析后1/3时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压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低血压,立即取头低脚高位给予50%的高糖40~60 mL或0.9%的生理盐水100~200 mL静脉滴注,停止超滤,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2)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片、潘生丁片等。

(3)避免内瘘过早使用,自体内瘘一般在6周以后使用,血管条件差的内瘘,术后三个月使用,过早穿刺可能损伤血管内膜,不利于内瘘的长期使用。

(4)护士应熟练掌握技术,穿刺成功率高,可以减少血管壁的瘢痕,使内瘘的使用寿命延长。每次穿刺采用扣眼式或阶梯式穿刺法,勿定点穿刺[3]。

(5)透析结束,快速拔针。造瘘口禁止敷中药,避免压迫、抽血或受压。透析后24 h涂喜辽妥按摩内瘘周围皮肤,每次透析时可用红外线照射仪照射内瘘40 min,防止硬化。

4 结果

随着科学发展和进步,血液透析患者不仅要维持生命,还要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好动静脉内瘘管是能否进行有效及时的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加强健康宣教,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维持性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提高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