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

2020-12-24徐恒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血肿

徐恒周

(民航总医院,北京)

0 引言

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重症高血压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常见,近些年来随着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高血压患者数量增多,部分患者的病情严重,有较高的死亡率。在当前临床研究中手术清除血肿方式本身有突出的作用,根据临床实际治疗要求可知,进行有效的治疗后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实施和推广。为了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选择9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案例,按照出血时间进行分组,一共是3组,甲组是出血后7 h之内进行手术,乙组是在出血后8~24 h进行手术,丙组是在出血后24 h进行手术,三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受的9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案例,按照出血时间进行分组,一共是3组,甲组是出血后7 h之内进行手术,乙组是在出血后8~24 h进行手术,丙组是在出血后24 h进行手术,在三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

甲组:男和女分别是16例和14例,年龄范围在40~74岁,平均(51.6±0.5)岁。

乙组:男女分别是17例和13例,年龄范围在41~74岁之间,平均(52.5±0.6)岁。

丙组:男和女分别是17例和13例,年龄范围在40~74岁,平均(52.6±0.1)岁。

综上所有资料可知,三组患者资料可以分析和研究,差异不明显(P>0.05),排除精神障碍和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在出血之后的7 h内进行手术,采用的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乙组在出血之后的8~24 h进行手术,进行的是开颅血肿清除合并去骨瓣减压术;丙组在出血后24 h进行手术,采用的是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观察三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知,从患者的体征和检查结果等出发,如果患者的血肿是50~70 mL,瞳孔正常的情况下,没有脑出血的现象,需要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如果患者的幕上血肿在70 mL以上,瞳孔没有散大的现象,在全身麻醉的前提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合并去骨瓣减压术。如果患者的血肿破入脑室,需要进行单或者双侧的引流手术。术后进行对应的治疗,给予预防脱水、感染和止血治疗等,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1]。

1.3 指标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ADL评分对具体的指标值进行分析:1级,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生活质量提高;2级,部分恢复到正常,可以独立生活;3级,可以拄拐杖行走,生活上需要人照顾;4级,不能自理。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使用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ADL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甲组的4级疼痛人数分别是13、12、5、0;乙组4级疼痛人数分别是18、5、5、2;丙组的4级疼痛人数分别是16、2、8、4。甲组4级评分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说明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患者恢复。

3 讨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存在急性发病的情况,患者可能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或过度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等,如果受到刺激,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管血压剧烈提升的情况,出现破裂出血的现象[2]。

根据当前临床报道可知,一旦出现脑出血或者其他异常反应,容易对心理和生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一般情况下出现剧烈头痛或者恶心等现象,需要引起重视,血肿对侧可能出现偏瘫和瞳孔变化等,如果血肿扩大,脑水肿现象加重,可能导致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现象,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得知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和要求[3]。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时机对于预后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当前临床报道,对重症出血的案例尽快的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当前实际报道中,出血后0.5 h,临近脑组织的海绵出现改变,在3 h后可能存在范围扩大的情况,6 h后靠近血肿的脑组织出现坏死,在12 h后坏死相融后存在病理改变。针对具体情况可知,依据病理生理学报道,出血后7 h血肿清除效果突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致死原因是血肿急性膨胀,部分案例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后容易导致脑疝死亡。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多,在整个过程中要求进行病理指标的分析,后期死亡原因是长期中枢抑制并发脏器功能性衰竭,在后续治疗中可能存在严重功能性障碍的情况[4]。结合病死率和致残率等情况,在后续治疗中,进行具体的指标值分析。血肿压迫时间长,缺血和缺氧以及水肿等出现后,可能存在不可逆的损伤现象。依据中枢神经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当前治疗中,考虑到中枢性抑制并发多脏器损伤的现象,得知要求明确肾脏衰竭的注意事项,只有及时清除血肿情况,才能改变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水肿异常反应。

脑出血的手术方式选择是重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在当前治疗中,开颅手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血肿溶解术、椎颅血肿碎吸术等都是重要的方式,在当前治疗和选择中,依据手术治疗的类型和注意事项等发现发挥当前实际治疗的优势,针对性明显。在血肿情况分析中,患者的意识情况良好,GCS积分比较高的患者,椎颅血肿碎吸术和钻孔置管血肿引流术等创伤小,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降低手术对应的并发症。依据现有报道,在综合治疗中,实施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的实际情况,要求进行缺点和优点分析,再出血的可能性大,如果血肿情况得不到落实,容易增加护理难度。术后的恢复指导也是重点,在当前开颅血肿治疗中,止血治疗是关键。针对出血浅表的部位,量少或者高龄的患者,需要选择小骨窗开颅并且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血肿清除后,脑水肿的情况严重,但是颅内压比较高,依据临床治疗的指标和具体内容等进行分析,发现如何扩大骨窗减压是关键,对于出血部位不深、出血量大,中线移位严重并已有脑疝形成但时间较短的患者以及小脑出血的患者主张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丘脑出血并且破入脑室,根据实际出血情况克制,引流操作符合要求。引流出部分血肿以及脑脊液,在治疗中,有效地治疗后降低颅内压[5]。

手术方式的选择是重点,用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明显,但是缺点是不能在直视的条件下进行,可能存在再出血的情况,而且血肿情况不能彻底清除,减压不充分。在临床报道中,结合血肿情况和清除现状等进行研究,得知必须注意的是进行有效的减压处理,促进恢复。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如血肿小,以脑室出血为主,单纯脑室外引流为宜,引流出部分血肿及脑脊液,可降低颅压,解除或预防脑疝发生,挽救生命。结合临床治疗情况可知,必须掌握注意事项,合理对手术方式进行分析,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优势。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ADL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甲组的4级疼痛人数少于其他三组,说明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患者恢复。说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是重点,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术式分析,确保尽快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重症高血压患者的手术治疗是重点和关键,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需要了解术式的类型,尽快接受治疗。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血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