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2020-12-24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汪 洋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和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新一代的95和00后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会自然而然地在新媒体中获取知识、发表意见。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往往比老师还要高,而新媒体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需要应用好新媒体这一舆论和教育工作的宣传主阵地,去做好我们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让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节奏,使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去促进思政教育更有实效性。而高职院校由于有大量的五年制学生(初中毕业入学)和学制较短,因此本文进行单独讨论。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和基础性课程,思修、毛概、中国近现代史和形势政策涉及的内容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现在国际的大环境错综复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其思政教育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高职院校长期以来虽然极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还是落后的,思政教师往往通过单纯的填鸭式教育,仅仅在课堂上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和当今世界和国家的大环境和现状相联系,考试往往也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特别是高职的学生,年纪较小、文化课基础较差,存在理解能力方面的问题,这种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得思政教育枯燥无味,学生不乐于主动去学习,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1.2 局限于课堂知识教学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往往都是在课堂上进行,以考试、考查、论文作为完结。仅仅就课堂上思政教育知识的传授,往往过于偏重于纯理论的传递,与我们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相结合较少。而课堂知识内容往往和高职学生高中所有的政治、历史学科有很大的重复性,如果思政老师做不到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拔高和提高,将很难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还涉及一部分中职学生,如果不能进行分层和分级教育,将很难使他们学深学透思政知识,影响思政教育水平。学校由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很少安排一些实地的思政现场教学,如参观纪念馆、纪念地。

1.3 师生互动交流不足

高职学院的思政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传递,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很难接受到学生真实想法和反馈。这样会使教师很难把握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育难易度,而且高职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需要老师进行多引领和多指导,学生由于被动接受漫灌式的教育,自主性和创新性受到打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很大问题。

1.4 对新媒体利用不足

校园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虽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真正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观念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教育,而新媒体的引导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接受信息传递和外来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作为价值观传递的主阵地之一,各方也都在争夺话语权。由于新媒体开放包容的特性,一些负面思想和不好文化很容易传递给学生,尤其是高职教育中存在未成年学生。他们都是95后和00后,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习惯于通过新媒体,如抖音、QQ、微博去接受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需要我们的思政教师去拥抱互联网时代,通过新媒体去传递正能量,向学生传导正确的价值观。

2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2.1 知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自身的特性具有包容性、开放性。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出现,从学生当初的QQ聊天到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而知识和信息也从老师手口相传,变为简单网上浏览、搜索就可以获取。学生往往乐于通过新媒体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喜欢的内容,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旋律、正能量不能在新媒体占据主流,那些泛娱乐化、丧文化就可能对学生产生侵袭。但是新媒体又有碎片化、快餐化的特称,即使通过新媒体进行一些知识的传播,很难将思政内容讲深讲透,这就需要我们思政老师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让我们的思政内容更有趣味、更富有传播性。

2.2 学生表达方式的改变

现在的学生往往都是95后和00后,接触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间较长,能很熟练的使用新媒体,而一些老师由于年龄的原因,往往不能了解新媒体,也不能理解学生的表达方式,这就会导致师生之间发生隔阂,新媒体的发展给了学生多方位、多出口的表达方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对社会认识不全面,往往会在网上、新媒体上去宣泄自己不良的情绪、发表不良的观点,这就需要思政老师以及学校的辅导员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帮助教育。

2.3 提供了思政育人的新平台

新媒体的发展虽然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但他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思政教育和思政老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发展使一些思政名师通过空中课堂、教育直播平台向全国的青少年进行授课,让全国的大学生都可以听到优质的思政教育。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比如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开学防疫第一课,都是有效的利用了新媒体平台,让国家最新的教育思想、时事政策可以第一时间传导给青少年。

2.4 对思政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得优质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学生通过网课可以自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这就对我们思政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有其专业特性,思想政治老师可以结合各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卫生类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结合我国的抗疫成果、抗疫英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观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改进途径

3.1 创新教育理念,建设教师队伍

要想进行好的思政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想有新的教育理念,必须建设好新型的教师队伍。随着我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对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更加紧迫,高校不仅要抓思想政治老师建设,还要抓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只有队伍建设好,才能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要树立新媒体环境下的立德树人理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思维去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通过对教师队伍的理念创新,让教师开设网络工作室,利用抖音、微博进行思政育人,做到适应我们新时代,这样可以打开思想政治建设的新局面。通过招募、建设一批熟悉新媒体、了解学生想法的思政老师,他们用新的教育理念,使得思政教育更贴合实际。

3.2 创新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在新媒体时代,要优化创新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和我们生活实际及实事热点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用思政理论去诠释最新的一些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最近防疫的开学第一课,既利用了新媒体进行线上授课,又贴合当下抗疫实际,让学生通过学校抗疫英雄的事迹,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高职学生往往基础比较薄弱,还有一些五年制的初中毕业生,理解能力往往较弱,纯理论的知识难免难懂晦涩,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思政老师上课的内容要接地气、通人气,讲一些和学生切实相关、学生能接触到的思政内容和案例。

3.3 创新交流方式,融入学生群体

对于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新一代的大学生,思政老师要改变原有的交流方式,有的学生可能不好意思当面请教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微信群、QQ群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分享一些最新的、有意义的思想政治内容。只有交流充分,才能更加贴近学生。同时,一些有能力、有条件的思政老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课的传授,不仅仅限于本校的学生,还可以让全国的青少年都可以受益。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的站位去思考问题,不一味的唱高调,那样更受学生的欢迎。

3.4 创新监管方式,有效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包容性,这些都有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但是这也容易让一些不良信息进行传播,比如历史虚无主义、丧文化,甚至一些国外不良势力还会煽动民族问题。如果单纯对不良信息一味打压,也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我们要创新监管方式,运用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去对不良信息进行监管,对一些恶意账号和内容进行封禁,不让他们毒害青少年;同时,我们要抢占新媒体宣传的主阵地,推出一些青少年喜爱而且可以理解的主旋律账号,去推送我们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内容,让我们的青年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社会主义去奋斗。我们还可以正确引导相关的新媒体去推送正能量的账号和内容,用优质内容去代替劣质内容,促进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 结语

时代总是不断在往前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内涵,思政教师要与时俱进,拥抱新媒体时代,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好新媒体工具,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