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编导的多元化创作思维

2020-12-23杨爽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多元化

杨爽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渗透到人们生活各方面,舞蹈创作思维在新媒体技术的指引下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在介绍了舞蹈编导创作概念、建立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舞蹈编导多元化创作思维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析,有利于舞蹈编导创作拓展思路,促使舞蹈作品与新时代人们的艺术需求更相契合。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思维;多元化

不同艺术类别面对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创作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舞蹈艺术也是如此。舞蹈编导在进行舞蹈创作时会运用到舞蹈思维,其具体体现就是舞蹈动作、特殊元素等,这些都能够直观地外化创作者思想和理念。舞蹈编导思维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不断发展拓宽的过程,其实就是舞蹈的发展演变史。

1 舞蹈编导创作思维的概念与建立

所谓的舞蹈编导思维,其实就是编导理解事物、思考客观现实,进而用舞蹈艺术、舞蹈动作和语言的方式呈现其思考的过程。反映到实践上,其实就是首先感知事物,发掘刺激源,然后站在更高位上去将其可视化为舞蹈动作,通过舞蹈语言进行落实和展现,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舞蹈编导的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建立在了解与探索身体的基础上的。舞蹈编导是能够通过深入的思考、仔细的编排与优雅的艺术创作,将身体的潜能与美放大,让每个身体部位都能够发挥出其特定作用,完成编创目的。其次,还需要把握好理论的重要作用,理性认识编导的职责与地位,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过程中不断升华编导思维。除此之外,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了解当下时代热点与新兴科技,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在推陈出新中不断升级和发展编导思维。

2 创新舞蹈编导思维的必要性

舞蹈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表现方式,它的思想和情感是借助肢体动作得以表达,虽然是无声的,但却有着特殊的触动人心的力量,人们可以在其中找寻到自己的情感共鸣。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告诉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日益多元的文化理念都对舞蹈编导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与喜好。这就要求舞蹈编导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把握大局,设计出统一有艺术感的队形队列,同时又要落到细节,注意每一个变化时如何表现,每一个动作如何做到最完美,怎样能够完整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的思想,不落俗套的同时又能够让观众喜欢,不断创新编创思维。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众能够非常便捷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和资源,同时思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物质得到满足的大众开始更加重视精神世界,多元化的个性和需求百花齐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作品就需要更加努力去创新和开拓。舞蹈编导思维也應当迎难而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适应新形势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潜能,以创新赋予舞蹈艺术新的活力。

3 舞蹈创作思维多元化的实现方法

3.1 题材选择的丰富性

舞蹈编导的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就是舞蹈选材,舞蹈选材首先需要注意开拓思维、放宽视野,也更加包容、开放、好奇的心态去发掘更多更优秀的舞蹈素材和形式,充分发挥舞蹈魅力。过去的舞蹈选材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选取现实素材,无法超出当时的技术条件,而今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繁荣给了舞蹈选材更多的可能性,多样化、多形式、贴近现实的舞蹈选材不再是想象。现实是舞蹈编导及创作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意味着舞蹈编导只能依赖现实,超脱现实的题材也可以做文章,可以利用想象和文学思维来进行创造编排。同时需要注意舞蹈编创既要承认共性,接受共性的同时,还需要拥有自己的个性,具有自己独特辨识度和艺术创造力,保证创新性和独特性。利用新媒体技术时也是秉持一样原则与方法,基于现实,同时也发掘和利用想象中的场景图像,二者结合,虚实交融,实现真假时空的交错与融合,让观众通过新媒体技术充分感受舞蹈的魅力。

舞蹈编导的创作选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从历史史实、神话故事、社会事件、新闻著作、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广泛取材,为我所用。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为这种创作编导增添了羽翼,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技术支持与保障,高度还原故事场景与想象情形成为了可能,舞蹈创作能够更加真实、更加丰富和丰满的叙述故事。而还原度高、真实性强的舞蹈场景也能够给观众更好地观赏体验,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能够更加深入地体味编导的思想与作品的意蕴。以齐志峰《全息影舞·成长》这一舞蹈作品为例,这个作品的主题就是展现主角齐志峰一路学习舞蹈、一路克服困难不断成长的故事,其从少年学习到青年奋斗再到暮年成就的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也有许多令人感慨令人泪目的场景和经历,在作品中这些都利用摩登舞、现代舞等元素来进行依次展现和描述。在少年学习舞蹈阶段,选择用小提琴进行伴奏,悠扬的琴声将人带回到那段辛苦但充满希望和向往的青涩时光。共舞阶段选用华尔兹舞曲来进行展现。而到中年阶段,齐志峰对于舞蹈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断追寻国标舞与我国传统文化渊源的过程中探寻着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寻觅着舞蹈的真谛,因而这一部分心情的激荡由探戈舞表现。整个创作的技术采用“纱幕投影和地面投影”的3D投影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异形幕别具一格的表现效果,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淋漓尽致地表现艺术之美,这种创新性的表演与创作也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给人以更深刻的记忆点。

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需要为艺术作品设定目标、注入灵魂,因而编导本身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深刻独到的见解,有着自己明确的审美和丰富的创作经历,能够深入分析与挖掘素材内容,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发挥特长。信息时代里,想要更加创作出更加新颖、丰富的舞蹈编导作品,新媒体是必不可少的桥梁,但是有许多舞蹈编导并未完全掌握新媒体运用的方法,只是使用了一小部分,未能形成系统的整体的概念。但是这依然不能否认新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它为舞蹈编导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可能,让身体展现和舞台表现有了更多机会和更丰富的表现力。

3.2 创作手段的多样性

新媒体技术为舞蹈创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其新的尝试和创作提供了可靠的桥梁与依靠,也能够支持其进行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创作。“原先的舞蹈编导创作是依赖于雕塑、壁画等形式将舞蹈造型固定化,使得在进行创作时,能够采用散文、诗歌的形式来进行舞蹈意境的空间拓展,使得舞蹈艺术的创作与表演能够更具有多样化、多元性”。新媒体影响舞蹈的一个非常重要体现就是舞蹈的电视表现,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受众局限性和空间局限性,而电视这一新媒体平台则突破了这种局限性,他能够将舞蹈作品完整的记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了解舞蹈作品,感受舞蹈作品的音乐和动作。也有许多电视台发现了这一优势,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创作,一些舞蹈电视节目应运而生,例如《舞林争霸》,通过十分新颖的方式让观众即使不在舞台前,通过电视也可以感受丰富多样的舞蹈创作。

舞蹈编导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创作,而这种思考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经验,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感受当前的新思想、新技术,激发灵感。例如新媒体舞蹈就是其中一个有益尝试,“数字化”的舞蹈出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例如《像素》这一作品就在观众心目中封神,而其创作舞团的自我介绍当中也有提到其思想:“把身体放置于科技和艺术性的挑战核心之中,让最新的科技工具适应于创造永久的诗意,让基于玩乐愉悦的视觉语言,去给予想象营养。”这些都能够证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舞蹈创作者们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也很清楚这种技术必须要有所取舍、有所改编的为我所用,筛选和二次创作后让作品更加丰富有趣。

3.3 注意运用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对,指的是我们正常思考当中无法理解和领会的东西,这种质疑和困扰会推动我们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尝试重新看待事情,理解问题,进而在深入探索中形成新的思想模式。反向思维同样可以运用到舞蹈编导当中去,这时就可以将发散性思维进行强化,充分发掘思维的多面性、多向性,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激发灵感,碰撞出更多能够引起共鸣的深刻的吸引点,使得舞蹈作品更加深刻与丰富。例如在舞蹈动作中想要表现人物的欣喜若狂,不仅可以“一跃而起”,还可以通过“喜极而倒地打滚”来展现;人物的悲伤不仅可以“伤及而泣”,也可以闭眼无声的展现难以言表的痛苦等。《李白》这一舞蹈剧当中就利用了这一手法,主角李白无论从服装还是动作、舞台布置,都大力渲染“诗仙”这一正面、仙气的形象,树立一种出尘傲然的美学形象;而第二幕表现群臣的舞蹈当中,则用与之相对的方法,丑化、夸张的表现群臣人物,凸出其反面性,也更加衬托出李白的正面性。

3.4 追求独特个性

不同于唱歌、乐器等艺术形式,舞蹈作品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无论是动作表现、队形变化,还是情景交融,这些都闪烁着舞蹈艺术独特的魅力,也是编导应当重视的创新点。在创作舞蹈语汇时,应当对人体部位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研究,能够充分利用人体表达出舞蹈的个性之美;同时,在设计队形变化,构思画面结构时,又要注意切合主题,具有创意性地表达人物情绪,在动作转换和衔接中处理好情感的变化和表现;空间角度上来看,舞蹈作品的画面构图实际上就是动作的变化以及空间上的一动,那就要求从大的舞台整体上,合理地调度和变化队形画面,最终要能够呈现出流动的绘画式效果。舞蹈剧作《小溪·江河·大海》这一作品就对此做出了完美诠释,作品通过优美流畅的舞台设计和画面构图,在表演过程中灵活的变换队形,并在其中完美融合作品的情感與内在意蕴,让观众在有限的舞蹈动作中感受到无限的美的遐思。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有限的场景、实景,去创造无穷的意境,通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萦绕着的艺术氛围,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去体悟舞蹈的思想,感受作品之美。这个过程对于编创者的水平要求极高,需要在对当前“景”的描述过程中去渲染和传递“情”的意味,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共同凝聚成作品完整的主题映像,给观众留下深刻感受。例如舞蹈剧《李白》就对此做出了很好地诠释,整个作品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情感,李白的情感,他的喜怒哀乐,他天马行空的思想与惊艳世人的奇才,在一种物景交融的氛围烘托中带领观众走入李白的世界,跟着他去感叹、去体验、去畅想、去熏陶,这样就造就了作品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4 结语

在舞蹈作品中,编导思维始终起到引领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舞蹈编导思维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创作手段,还是从个性化表达等层面,都应该超前且多元化,这是产出新颖独特、深刻恒远的舞蹈作品的关键一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舞蹈编导创作思维的多元化发展拥有了海量的媒介资源支撑,新的创作理念、方法层出不穷,促使舞蹈艺术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这一背景下,舞蹈编导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突破传统创作手段和选材方面的限制,只有丰富的题材选择、多样化的创作手段、注意运用反向思维,积极追求作品的独特个性化,才能创作出能够直击人们心灵的舞蹈作品,为舞蹈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促使舞蹈作品与新时代人们的艺术需求更相契合。

参考文献:

[1]杨卉.多元文化导向下的舞蹈编导与民族舞元素融合思考[J].大观(论坛),2020(08):60-61.

[2]薛点.舞蹈编导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索[J].牡丹,2020(16):87-88.

[3]董梦克.舞蹈编导多元化创作思维分析[J].大众文艺,2020(03):171-172.

[4]王鑫.新媒体视阈下舞蹈编导创作思维多元化分析[D].山东艺术学院,2017.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新时期舞蹈编导素质的提升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