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浅析

2020-12-23蔡玉洁李秀玉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9期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蔡玉洁 李秀玉

摘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比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西藏、云南、广西和宁夏八个西部民族地区总体收入水平、城乡收入水平及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三个层面来研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平均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但平均工资增长率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西部农村的收入仅达到西部大开发初期城镇的收入水平,尚未达到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各省的高收入和低收入行业绝对收入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都在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而且各省的行业极值比都较高。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总体收入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大学生就业状况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调查研究”(19BYJ040)。

一、引言

中国经济经历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发展,一方面整体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该指标高于0.4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过高[1]。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中国基尼系数0.474,2017年0.467,均高于国际警戒线0.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居民收入不平衡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

依据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可以分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类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解释力度已经超过50%,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核心因素[3],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4]。除经济因素外,制度因素尤其是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影响较为严重。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和趋同,从而促进我国消费总量的增长[5]。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因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导致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出现显著差异[6],劳动差别只能够解释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很少的一部分,行业利润才是主要原因[7]。加上福利待遇和隐形收入后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职工实际收入差距在5-10倍[8]。

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合理的居民收入差距才是社会稳定的前提[9]。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过高的居民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是社会不稳定甚至陷入混乱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高收入国家亦是如此,美欧部分国家过高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导致社会、政治极端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2018年各地区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外部环境欠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东中部地区经济增幅继续领先,但西部地区增幅回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进而造成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本文选取新疆、内蒙古、云南、青海、宁夏、广西、贵州、西藏八个省份,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总体水平三个角度来研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二、西部民族地区总体收入水平

如表1所示,全国平均工资水平逐年提高。2016年为20856元,2018年为82413元,增加61557元,约3.95倍。西藏城镇平均工资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且2006年至2014年西藏与其他西部民族省区平均工资保持基本持平的增长速度,但2015年比2014年增长36614元,实现跨越式增长。2014年西藏在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即将营业税改增值税,进而有效减轻了西藏纳税人的负担。除西藏外,其他西部民族省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旧较为落后。

如表1所示,西部民族地区各省份中西藏平均工资增长率变动幅度较大,2007年为47.05%,2008年为2.88%,下降44.17%;2014年为5.99%,2015年为59.79%,增长53.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藏平均收入较高,但增长率变化缺乏稳定性。除西藏以外的其他西藏民族省平均工资增长较为稳定,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下且呈现下降趋势。由前面分析可知西部民族地区各省份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平均工资增长率又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有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三、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城乡收入水平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如表1所示,全国及西部民族地区各省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涨,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余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逐年增大。2013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463.38元,2014年494.21元,2015年600.73元,2016年641.3元,2017年726.17元,2018年946.16元;2013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6114.62元,2014年6537.28元,2015年6652.48元,2016年6858.84元,2017年7227.33元,2018年7736.31元。由以上分析可知,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内蒙古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小,青海省差距最大。

(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与全国及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同特征外,还有其特殊特征,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城镇。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经济生产能力低下,受自然条件、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低于城镇。如表1所示,2013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444.67元,2014年512.58元,2015年645.82元,2016年754.41元,2017年848.14元,2018年814.47元;2013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3531.82元,2014年3817.66元,2015年4034.84元,2016年4273.13元,2017年4563.33元,2018年4900.93元。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依旧较为落后,内蒙古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最小,贵州差距最大。

(三)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城乡收入差距

目前,西部农村的收入仅达到西部大开发初期城镇的收入水平,尚未达到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9倍。2018年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为22720.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云南省农村居民以耕地为主,72.52%的收入来自经营性收入。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为21875.83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跟云南省相似,并不是城镇居民收入极高,而是农村居民收入极低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但与云南省不同的是,贵州农村居民收入约有30%-40%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即有一部分农民开始寻找其他道路,但是其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较少,务工遭遇不平等待遇。2018年内蒙古城乡收入差距为24502.12元,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排名第一。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规模有限,难以吸收资本投入,而且地理位置原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其收入主要依靠国家投资、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以及能源的高耗费,进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过高。青海、西藏、宁夏、广西也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受民族思想观念影响较重,且其农民的收入中,务农均超过55%,工资性收入均不足35%,即农民主要依靠务农而不是外出打工获得生活来源,造成农民收入偏低,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四、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行业比较

(一)西部民族地区高收入行业的比较

行业间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收入分配政策中体现效率的重要方式,能够极大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但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会打破市场平衡,对行业自身发展、人们的择业观念、社会稳定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有效的政府支持,故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采矿、信息传输、社會福利、电力燃气、教育、交通运输以及公共管理等行业中,而农林牧渔、居民服务、住宿和餐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以及房地产等行业则属于低收入行业。

如表2所示,西藏行业极值比11.89,极值差157026元,是西藏平均工资的1.776倍,且其各行业年度平均工资也远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云南行业极值比3.97,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行业年均收入54012.7元,除广西外平均收入最低的省份,行业极值差88372元,行业收入均值的1.636倍,即云南省虽总体收入较低,但行业收入差距大,且低收入行业限制云南整体经济发展。内蒙古行业极值比2.13,是西部省份中行业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行业收入均值55272.35元,处下游水平,行业收入差40496元,未达到行业收入均值,即内蒙古总体收入低,但行业收入差距小,低收入行业对内蒙古总体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

如表3所示,2014年与2015年平均收入最高的行业一致,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单看金融业,2014年各省均值95729元,2015年103993元,增长8.63%。2014年金融业收入最高的省份是西藏省137736元,是均值的1.439倍。2015年西藏171441元,是均值的1.649倍,西藏收入增长率24.47%,幅度最大。上述数据说明西藏自身金融业发展很快,同时提高了各省的收入均值。2014年贵州和云南分别为118477元、110235元,高于各省均值且贵州略高于云南省;2015年分别为123592元、118166元,4.32%、7.19%。上述数据说明云南省的收入均值虽暂居贵州之下,但云南增长幅度较大,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内蒙古73866元,居榜尾,2015年增长3.01%,依据处于最低水平。宁夏人均收入从82011元降到81019元,虽仍高于内蒙,但宁夏的收入出现负增长,增长率-1.21%,是西部民族地区中唯一收入下降的省份。

电力燃气业在西部民族地区中也属于高收入行业,2015年73488.125元,比2014年增长了7.04%。宁夏92107元行业人均收入最高,是各省份均值的1.25倍。除宁夏外,其余各省在电力燃气业的收入都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2015年青海、西藏分别为69805元、64532元,远低于平均水平,分别增长了5.27%和15.84%。以上数据表明,西藏行业人均收入居于榜尾,增长速度却相当可观。除西藏外,广西行业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也很快,达12.36%,2014年已经接近新疆电力燃气业的收入水平;2014年新疆69737元,除宁夏外行业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但2015年只增长971元,增长率1.39%,是西部各省中增长速度最慢的省份。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也属于是高收入行业。2014年68112.875元,2015年77810.75元,增长率14.24%,高收入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西藏是该行业收入最高的省份,2014年人均收入是各省均值的1.178倍,2015年98675元,增长率23.04%。不论绝对值还是增长率,西藏都保持快速的增长。2014年内蒙古61123元,2015年65420元,增长率7.03%,相对来说是各省中收入最低,增长最慢的省。收入的绝对值来看,除西藏外,各省在信息传输业的收入都处在一个较高且较为平衡的水平上,都保持在均值上下,相差不大。

(二)西部民族地区低收入行业的比较

如表3所示,2014年与2015年,各省的低收入行业保持一致,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环境等不适宜良好地发展农、林、牧、渔业,导致其成为收入最低的行业。2014年30225.5元,占最高收入行业29.06%,2015年34531元,增长14.24%,相对来说增长率较高。从收入绝对值看,2014年西藏13948元,2015年14415元,增长3.35%,在收入的绝对值和增长率方面均处于最下游。贵州的农、林、牧、渔业发展状况良好,2015年47704元,是各省收入均值的1.38倍,相对增长率为22.78%,是各省中收入水平最高,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收入增长率层面来看,除西藏外,其他各省都在以较快的速度保持增长。

2015年住宿和餐饮业38189元,在西部民族地区属于低收入行业。2014年西藏41975元,该行业收入最高的省份,2015年49633元,增加18.24%,依然是住宿和餐饮业中收入最高的省份。2015年广西30597元,占均值的80.12%,未达平均水平。从行业收入绝对值来看,除西藏、广西,其余各省均保持在均值附近,稳定而且相差不大;但西藏与青海的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18.24%、14.17%,宁夏省增长速度较慢,只有5.23%,除此之外,其他各省均保持在6.00%-10.00%的范围内增长。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的制约,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服务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行业收入水平较低。2014年均值36462元,占同年最高收入行业金融业35.21%,2015年39590元,增长8.58%。首先,2014年西藏在西部民族地区中收入最高,行业收入均值42638元,是2014年收入均值的1.17倍,2015年增加1185元,仍居首位,增长率只有2.78%,增长幅度最小。2014年云南32696元,居于榜尾,2015年37319元,增长14.14%,超过青海、贵州。贵州经济状况不景气,服务业的发展受到较多限制,是服务业人均收入最低的省份;2015年广西43299元,比前一年增长6081元;2014年新疆35928元,处在一个中等偏下,2015年40614元,增长13.04%,增长幅度可观。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新疆、内蒙古、贵州、青海、西藏、云南、广西和宁夏八个西部民族地区总体收入水平、城乡收入水平及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三个层面来研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总体来看,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平均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但平均工资增长率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西藏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在2014年通过实施“营改增”工作实现居民收入水平的跨越式增长。西部农村的收入仅达到西部大开发初期城镇的收入水平,尚未达到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其中,内蒙古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与全国基本持平且显著高于其他西部民族地区。从行业收入分析来看,各省的高收入和低收入绝对值之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都在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而且各省的行业极值比都较大。

(二)对策建议

1.重视中等收入群体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中的重要作用。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三口之家的年总收入处在10万至50万左右的群体。低收入群体达到或者接近中等收入水平是今后经济重要的增长源泉之一。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下,缩小低收入阶层与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所释放的需求能够较好地对接过剩产能,达到去产能的目标。

2.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建立更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非公平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经常会受到歧视。因此,应尽快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建立更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建东.按城乡分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0(4):33-41.

[2]胡佳,杨运忠.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9(11):94-99.

[3]杨灿明,孙群力.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不平等的分解——基于2010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11):51-56.

[4]马青,傅强,王庆宇.产业绿色转型能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吗?——基于政府规制的耦合互动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11):94-111.

[5]钟若愚,屈沙.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工资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88-104.

[6]李军,宋善炎.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1-94.

[7]武鹏.中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8]余东华,陈晓丹.行政性垄断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5):54-55.

[9]刘世锦等.中国经济学70年:回顾与展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笔谈(下)[J].经济研究,2019(10):12-14.

Analysis on the income gap of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Cai YuJie Li XiuYu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resident income ga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y comparing the overall income level, urban-rural income level and gap, and industry income gap of eight western ethnic areas of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Guizhou, Qinghai, Tibet, Yunnan, Guangxi and Ningxia,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income gap of residents in western ethnic areas.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wage level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western ethnic area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ut the average wage growth rate is gradually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the income of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only reaches the income level of the town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which has not reached one third of the income level of the urban resident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here is a serious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high-income and the absolute income of the low-income industries in each province, but they are all maintaining a certain speed of growth, and the extreme ratio of the industries in each province is higher.

Key words: Western Ethnic Areas; Overall income level;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dustry income gap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凌玉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分析
犯罪行为学的分析与应用
地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率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与“改革红利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