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困境与对策

2020-12-23夏聪明

时代经贸 2020年22期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

【摘 要】资金筹集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对象、筹资标准以及筹资渠道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以及筹资标准不够统一等问题。对此,提出应扩大覆盖范围、拓宽筹资渠道以及建立统一的筹资标准,以保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独立性与可持续性,进而实现制度的初衷。

【关键词】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剧。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在此背景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运而生。2016年6月,人社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选择山东青岛市、吉林长春市、安徽安庆市等15市作为试点地区。至今为止,我国15个试点城市都陆续制定了相应方案并进行了实践探索。资金充足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对此,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对我国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对象、筹资标准以及筹资渠道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其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内容

(一)参保对象

参保对象的确定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的首要环节。现将15个试点地区长护险参保人群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如上饶、安庆、齐齐哈尔、承德、宁波、广州、成都、重庆;第二种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如长春、南通等7个试点地区。其中,苏州和上海明确规定这里的居民医疗保险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与人员,而南通、荆门、长春、青岛以及石河子则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与人员。此外,上海明确规定参保对象的年龄需达到60周岁。

(二)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在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各试点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明确了筹资渠道,主要有单一渠道和多元渠道两种。单一渠道是指长期护理保险仅通过一种渠道来筹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如宁波、广州和长春三个地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医保基金。而多元渠道则指试点地区在医保基金、财政补贴、个人缴费以及单位缴费等途径之间做相应组合,以确定自身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筹资标准

《意见》并未对筹资标准做具体规定,致使试点城市的筹资水平与筹资原则具有较大差异。从已有的文件可以看出,试点地区的筹资标准主要有三类形式:第一类是按照定额的标准来筹资。南通、广州、上饶、重庆、齐齐哈尔以及安庆均是按照定额的标准来筹资的,筹资金额每人每年在30到150元之间;第二类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筹资。这类城市主要有荆门、石河子、承德以及苏州,筹资比例通常小于1%;第三类是根据人群的不同制定相异的筹资标准,上海、长春、青岛、宁波和成都是其代表城市。

三、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面临的困境

(一)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长期护理保险应实现应保尽保的理念。但是从当前试点城市的参保对象可以看出,多数地区参保对象尚未达到全覆盖,覆盖范围仍不够广泛。多数试点地区仅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如上饶、安庆和齐齐哈尔等城市。只有部分地区参保对象同时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如上海和苏州。由于参保对象受限,那些真正需要长期照护的人员反而未得到应有的服务,进而增加了这类人员的家庭负担。此外,相比城市,农村的医疗和养老水平整体较低,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尤为强烈。因此,应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确保其公平性。

(二)筹资渠道比较单一

长期护理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一种,应该采取多元筹资渠道。然而,现阶段我国试点地区的筹资渠道主要有单一渠道和多元渠道两种,并且大部分试点城市的资金多依赖于医疗保险基金划转。尽管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发展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结余,但是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过度依靠医疗保险基金是不可靠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会增加医保基金的负担,更减弱了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资的独立性。同时,在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中,财政补贴、个人缴费以及单位缴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在现有的试点地区中,只有上饶市和成都市确定了单位缴费的责任。财政补贴、个人和单位缴费的缺位制约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良性运转。

(三)筹资标准不够统一

筹资标准是否合理将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而目前我国各试点地區的筹资标准仍不够统一,或按照定额的标准来筹资,或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筹资,或根据人群的不同制定相异的筹资标准。不仅各试点地区的参保对象不同,而且各城市缴费的金额和比例也不同,这使得各城市的筹资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依据定额标准来筹资的6个城市中,缴费的金额每人每年在30到150元之间,安庆、齐齐哈尔、南通、上饶、广州以及重庆每人每年的筹资标准分别为30元、60元、100元、100元、130元和150元。可以看出,筹资金额最高的是重庆,而筹资金额最低的是安庆,并且重庆与安庆筹集金额之间的差距很大。尽管某种程度上筹资额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可分割,但不同地区之间筹资额过大的差距必然会影响长期护理保险的可持续性。

四、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的主要路径

现阶段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政策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对此,提出应扩大覆盖范围、拓宽筹资渠道以及建立统一的筹资标准,以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独立性与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制度的初衷。

(一)扩大覆盖范围,确保公平性

要确保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必须进一步扩大其参保范围。一方面,应保证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与人均可以参与。同城市相比,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养老服务水平偏低,农村失能老年人更希望得到护理服务,而这类人群在多数试点城市并未纳入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只有同时覆盖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与人员,才能确保农村和城市失能老人具有同等的机会获得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应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城市。为确保长期护理保险的公平性,应在现有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适当增加试点城市,最终确保制度的全覆盖。

(二)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独立性

为解决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难题需拓宽其筹资渠道。一是政府、单位和个人应明确其责任,降低对医疗保险基金的依赖程度。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作用,以保证其在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主导地位。同时,用人单位和个人须承担应有的财政责任,可以参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的筹资方案来进行筹资,以减少对医疗保险基金的依赖。二是应拓宽其筹资渠道。我国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失能老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此,应在政府补贴、个人缴费以及单位缴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慈善捐赠、福利基金等的作用,以提高其筹资的独立性。

(三)建立统一的筹资标准,实现可持续性

统一的筹资标准是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可持续性的关键之举。在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确定时应明确不同缴费主体的缴费标准。首先,要确定个人的缴费标准。个人筹资标准的确定应同时考虑个人负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测算出合理的缴费标准。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体或家庭可以由政府为其代缴。其次,要确定单位的缴费标准。在不增加企业财政负擔的状况下,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缴费。最后,要明确政府的财政补贴水平。政府的财政补助在长期护理保险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有超过一半的试点城市在长护险资金筹集中都有政府补贴,但各城市的补助方案有所不同。对此,政府应根据当地老龄人口和失能老人的数量确定补贴标准,同时,上级政府应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只有当个人、单位以及政府制定出合理缴费标准,才能实现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的统一,进而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实现。

五、结语

在我国人口高龄化和老龄化的背景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该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满足失能老人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资金充足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对此,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十分必要。然而,当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尚处在探索阶段,该制度的筹资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我国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对象、筹资标准以及筹资渠道进行深入剖析,发现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筹资渠道比较单一以及筹资标准不够统一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到实处,实现公平性,应扩大覆盖范围、拓宽筹资渠道以及建立统一的筹资标准,保证其筹资的独立性与可持续性。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参考文献:

[1]李月娥,明庭兴.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实践、困境与对策——基于15个试点城市政策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2).

[2]吴海波,邵英杰,周桐.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研究——基于全国15个试点方案的比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10).

[3]刘思佳.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背景,现状和启示[J].时代经贸,2017(36).

作者简介:夏聪明(1995—),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长期护理保险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现状及问题研究
长期护理保险的“中国方案”
湖南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前景展望及政策建议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
农村长期护理保险方案设计
公私合作PPP视角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模式探索
我国企业新型养老保险的探索分析
博弈论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分析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模式探索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