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胶互转技术在档案信息化中的运用

2020-12-23韩魏华

档案与建设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备份利用数字化

韩魏华

随着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档案的复制与备份已经从以往单一缩微胶片为载体的模拟技术发展为以胶片、硬盘、磁盘、磁带、光盘等多种介质为载体的数模混合技术,数胶互转技术就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胶”是指缩微胶片上存储的模拟数据,“数”是指电子档案数据,它把缩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衔接与融合,实现了相互转换,更好地厘清了备份与利用间的侧重与定位关系。

一、缩微胶片的特点

缩微复制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档案存储管理,在保护和抢救珍贵档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档案的存储备份上,到目前为止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以说缩微胶片的主要功能在于备份,这是因为其具备以下优点:一是缩微胶片档案具有法律凭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技术比较成熟,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安全可靠性较高;三是经过实践证明缩微胶片在一定的保管条件下可以保存上百年,这是目前其他存储介质无法比拟的;四是如遇某些灾害,电子数据存储介质遭到破坏后易造成数据丢失,而缩微胶片依然有可靠的档案数据保留性。这些特点也正是缩微胶片作为备份手段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缩微技术还具备档案的利用功能,尤其在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之前,缩微胶片也是利用档案的途径之一。由于胶片档案需借助专用设备阅读和复制,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用不便、检索不易、自动化程度低的缺点,甚至在阅读过程中还会出现头晕不适等现象,因此胶片档案的利用率不高。

二、“胶转数”技术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缩微胶片数字化,即“胶转数”技术应运而生。“膠转数”就是将缩微胶片通过数字扫描系统处理,将模拟影像转换成数字影像进行存储和利用的过程。通过“胶转数”,利用者能直接从计算机上阅读和利用缩微胶片上的档案,保管者也可以相应地对转换过后的数字影像进行其他介质的存储,从而解决了缩微胶片必须利用阅读设备进行阅读与档案备份介质单一的问题。

除了利用上的不便,胶片档案还存在利用过程中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即胶片档案中不开放内容存在外泄风险。而“胶转数”技术能将胶片档案还原成原案卷的电子数据,给利用者提供精准查询,将档案利用有效控制在开放范围以内。

三、数字档案的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在档案馆得到广泛运用,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为档案利用与存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是档案利用的重大变革。也可以说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经数字化后的档案数据几乎保持了档案原貌,能代替档案原件进行查阅使用,有效地保护了档案原件;二是能改善档案的利用方式,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档案数据的共享和异地调阅;三是逐步建立档案数据库,实现传统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转变,通过目录检索、数据调取给档案利用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四是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档案数据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并能做到经常性的数据检查,使得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五是可实现不同载体的数据备份,利用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套备份,同一套数据还可以制作三套备份数据,一套封存,一套异地保存,一套提供利用。这些特点充分说明数字档案在档案科学利用和备份方面有强大的优势,数字档案的利用基本可以取代档案原件及缩微胶片。

此外,数字档案的存储备份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可以通过磁盘、磁带、硬盘、光盘等进行存储,满足异质备份的要求。但档案电子数据存储备份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安全稳定性方面。一些人为与自然因素都有可能损坏档案电子数据,同时档案电子数据所依赖的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也非常之快,电子档案数据还存在易更改、易复制等特点。

目前经过实践证明稳定性、可靠性相对较高的是缩微胶片,“数转胶”技术由此应运而生,即档案电子数据经过转换打印成缩微胶片进行保存。

四、“数转胶”技术的运用

“数转胶”技术就是将数字影像转换成模拟影像的技术,也称数字存档,通过数字存档设备将档案电子数据直接输出,并打印在缩微胶片上,再通过冲洗,即可得到和档案电子数据相一致的缩微胶片。对缩微胶片母片再进行二次拷贝形成子片,可用于异地备份存储,以保证档案数据的长久安全保存。这就给档案电子数据的存储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克服了档案电子数据存储存在的不足。

数字档案主要作用是提供利用,其长期保存则依赖“数转胶”技术转换形成档案缩微胶片。数字档案目前可知保存寿命在20年左右,缩微胶片理论寿命可以达到500年以上,因此其用作备份的巨大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目前部分档案馆实施“数转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在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且又缺乏更加经济实用的迁移方法之前,目前将数字档案信息转换到缩微胶片上,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五、“胶转数”技术与“数转胶”技术的比较

“胶转数”技术与“数转胶”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互为逆向的。缩微技术的主要功能在于备份,而“胶转数”技术体现了胶片档案数据的利用功能。档案数字化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而“数转胶”技术则体现了电子档案数据的存储备份功能。

不管是缩微技术还是档案数字化,两者都兼具利用和存储备份的功能,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同时准确定位这两项技术的侧重点,优势互补,对档案数据进行多介质多方位的科学管理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就“胶转数”技术来讲,截至目前我们所拍摄的缩微胶片常用的有黑白与灰度两种类型。尤其是早期拍摄的缩微胶片,不但是黑白的,而且质量不高,造成了档案数据在缩微保存中的损耗,与原始档案数据相差甚远,即使在缩微胶片进行数字化时参数调整适当,仍然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以致在利用过程中,出现部分档案数据不能辨别、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虽然目前可以采用灰度扫描,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胶转数”技术的不足。

就“数转胶”技术而言,数字化后的档案数据从图像上看与原始档案几无区别,对于利用者而言等同于利用原档。但是档案电子数据缺乏安全稳定性,所以将其转换为缩微胶片是档案数据存储备份的最佳选择。由于档案电子数据通过计算机解读有可复制更改性,目前其凭证价值在法律效力上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其转换的胶片依然存在这个问题。

六、数胶互转技术的应用前景

综合考量这两种技术,如果抛开外在因素,从利用和备份的科学性来讲,首选应该是“数转胶”技术。由于成本及色差的原因,目前的缩微胶片拍摄均采用黑白方式,这就决定了“胶转数”的上游工作档案缩微拍摄不能完全再现档案的原貌,甚至有不同程度档案数据模糊丢失的现象,利用也不方便。即使通过胶转数,其图像的效果也远不及通过扫描形成的电子档案,因此缩微胶片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备份,不在于利用。而“数转胶”技术建立在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其清晰的彩色图像既能保证利用者对档案内容的充分掌握,也能通过磁带、磁盘、硬盘、光盘等多种介质的备份以及缩微胶片对档案电子数据的存储,确保档案数据安全稳定。但这并不代表要淘汰“胶转数”技术,从现况来看,少部分的档案资料查阅利用还是要依靠“胶转数”技术对缩微胶片档案进行数字化,也就是说“胶转数”技术是数字化工作初始阶段的重要支撑,起到特定档案查询利用的过渡作用。

在今后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中,还需逐步解决档案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程序化管理及维护保存方案,保证档案电子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要改进缩微技术,力求普及彩色缩微胶片,提高缩微质量,高度还原档案原貌。探索改进技术,让制度跟上技术,让措施完善技术,建立起以“数转胶”技术为主,“胶转数”技术为辅;“数转胶”技术为趋势,“胶转数”技术为支持的二位一体格局,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档案利用和数据存储工作,让档案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备份利用数字化
利用云备份微信聊天记录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如何只备份有用数据而不备份垃圾数据
全方位备份,就用Acronis True Image
Windows10应用信息备份与恢复
画与理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