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方向探究

2020-12-23苑彤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国防海洋大学生

苑彤

高校作为我国面向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肩负着培育杰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的重要使命。为了真正实现这一使命,高校军事教育不仅要保证科学理论教育,还要充分保证教学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和稳定发展,中国传统大学国防教育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重要问题和重大弊端。高校开展國防教育工作要想真正实现高效率的开展,就必须要在现有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之更好地符合如今的中国时代发展主题。对此,本文在简要分析新时代常态下高校推进国防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探讨其创新发展方向,为高校推进国防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提供一些经验的借鉴。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有规定,“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内部对国防教育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我国现有的早期国防教育理念展开深入性的研究工作,并基于此研究一种有利于不断培养我国大学生早期国防教育意识、有利于不断提高高校早期国防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策略和国防教学指导思想,以促进其不断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

1 新常态下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分析

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存在的一项重要意义在于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不仅仅是贯彻党的国家战略层面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如何接受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政策指示,亦是学生在校期间为了接受高等教育所要努力达成的升学目标。但是由于现阶段在国防教育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和一些弊端,使得其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很难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加强对我国现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制度以及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之举。

2 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高校教师薄弱,国防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许多高校尚未意识到现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高校教师的严重短缺,只能在现代国防教育中提供有限的教学资源,这必然就会导致高校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以及课时时间安排的不严谨,甚至可能让以前所谓的现代国防教育模式变成"走过场"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丧失了其中本就应该具有的教育意义和教学价值。

2.2学生缺乏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防教育责任意识的严重匮乏、危机意识的严重缺失,将间接地导致部分学生淡薄自身国防教育意识、淡漠爱国主义思想,导致学生缺乏国防忧患意识,进而难以在日后的政治学习和生活工作中正确履行自身社会主义责任、承担其他相应社会义务。

2.3难以有效指导其与社会的关联性

良好的现代国防教育发展需要具有足够的国防教育财政资本投入作为政策支持,但是虽然近年来国家财政层面对现代国防教育发展给予了更加多样化的资金投入,但是真正意义上能够有效落实规定下来、推动现代国防教育发展进程的重要内容少之又少,并且缺乏在社会经济范围内的政策支持,进而直接导致现代国防教育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本身应该具有的必然联系性被彻底割断,难以有效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3 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方向分析

3.1创新教育机制

高校创新国防教育机制是推进全民参与国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高校兵役作出的国防相关政策要求和工作指示的法律基础之上,更多地需要认真落实我国现行的有关高校兵役、国防教育类的相关法律,以便尽快形成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首先,加强高校各级党委对开展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确立高校党委书记作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第一领导责任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化的最新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为主导,组织我国现有的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把准发展脉搏,及时分析研究现存的教学问题和技术难点,维系当前国防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

其次,加强高校国防教育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拓展国防师资队伍力量。将现代国防教育重点学科建设纳入调整到高校学科发展体系建设的教学总体规划当中,从现代国防教育的教学视角对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制定教学实践目标等,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规划,建立高校内部的一套国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为国防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提供必要的教学理论依据。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专业学历培养层次,加强对学校现有军事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逐步提升其军事专业技术水平和必备军事技术素养。

最后,要加快建立健全的高校国防教育考核督查工作机制,明确要求成立一支由各国防专家高校领导人员组成的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操作能力强大,同时又配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防专业教育考评人员队伍,将高校国防教育督查工作管理制度化,将教育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工作制度化,将国家组织舆论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舆论监督有效地地结合到一起,推动纳入国家考核监督检查制度体系。

3.2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培养,继续发扬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的现代国防观,将坚持爱国主义、热爱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三项合而为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系统化的国防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武装全体大学生的意识头脑,增加其爱国主义情怀和自身发展热情。

其次,继续培养群众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大国安全防范战略意识。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战略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前国与国之间的权力对抗与战略竞争,已经逐步延伸扩大到社会经济、科技和历史文化三个领域,只有建立了各行各业之间合纵连横一体的全新国防发展战略理念和正确国防观,才能提升我国和平年代的国防危机意识和安全忧患意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防工作中更为理想地发展好国防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全民海洋保护意识并强化教育,普及与海洋有关的知识,加深对与我国的领海,领地和其他海洋资源有关的海洋概念的理解,并加深对《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海洋知识教育的普及。之前,西欧海洋联盟和菲律宾就中国南海问题共同上演了极为有趣的“南海仲裁案”。但是,在这个极富戏剧性的幕后,我们更应该从中得到的警告是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科普不断加强对自身海洋保护方面的知识普及,让广大学生深刻认识祖国海洋、产生强烈的海洋保护意识,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中国海洋主权。

3.3创新教育方法

新常态下,对现代国防教育管理教学方法的技术创新重点集中在国防教学管理过程和教育策略的技术创新上。

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校内国防教育官方网站,建立校内国防教育网络文化知识长廊或文化广场,利用校园内的LED显示屏或国防广播、校内国防电视转播平台等形式科普国防教育知识,实现课上国防教育和课下国防教育的高度统一。

其次,将学校教学理论知识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的良好机会,鼓励在校大学生深入走进社区、走进现代社会、深入走进农村,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当代的风土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感受当代祖国大好河山,进而逐步增加民族主义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最后,积极成立从事国防教育的相关专业社团,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国防教育工作中的教学先锋和教育引导者的作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有很多人是军事技术爱好者,他们对现代国防和国际军事等一系列军事相关技术要素充满浓厚兴趣,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代军事技术理论操作水平,而这将对那些并不感兴趣或比较缺乏热情的大学生群体产生较强的社会感染力。因此,高校内部人员可以积极组织成立有关高校军事教育方面的专业社团,同时加强对其的教育引导和组织支持,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国防教育当中的引导作用。

4 结束语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时,高校各级领导以及国防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让现代国防教育教学呈现出与信息时代和国民社会经济发展更为紧密的国际关联性,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思维、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推动我国现代国防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军队建设创新积蓄巨大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国防海洋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巴基斯坦国防日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