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2020-12-23王维燕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育者手段思政

王维燕

大数据时代,深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大数据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教育手段,注重大数据分析和指导,将教育做到学生心理,深入他们的灵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执政党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适大数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加强思政教育创新,是每一位高校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1 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大数据技术的信息分析能力很强,借助于大数据手段,教育者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学生的相关学习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相关信息和手机到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找出有效数据模型,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变化动向,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以此可以保证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在传统思政教育中,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教育者往往依靠个人的工作经验,凭借直觉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判断,这种判断是不准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而借助于大数据手段,就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情况进行科学精准的判断,这样思政教育工作就能够更具指导性地开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育滞后,与时代发展需要脱节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着教育滞后的问题。传统的思政教育重视的是课程理论学习,但对学生思想动态缺乏全面把握,对学生认识发展情况缺乏不能及时把控。这样就容易造成教育者所提供的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思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导致思政教育的时代性较差,教育内容相对陈旧,这样就严重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思想也在积极进步,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学生个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认识,时代发展引领思想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跟上时代,甚至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但是,现在思政教育明显落后于社会时代,不利于学生发展。

2.2 不重视大数据手段应用,教育手段落后

高校的一些思政教育者不重视大数据手段的应用,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先进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然习惯用开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展开互动的方式较为单一,对学生思想观念只注重理论灌输,机械说教,教育内容较为枯燥乏味,缺乏亲和力,没有吸引力。教育手段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和生活特点,大数据技术应用空缺,教育手段落后,也是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

2.3 学生成长环境特殊,思政教育难度较大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00后,他们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新时代,有着非常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我国还是处在一个人口大流动的时代,是留守学生居多的特殊阶段,学生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的意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网络化信息时代,学生受到多方面思想的影响,接受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击,这样00后学生的思想是较为复杂的.不少学生不服管教,性格叛逆,沉迷于网络,思政教育的难度。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

3.1 思政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做出成效,真正深入人心,触动灵魂,改变行为,成就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说到底,高校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做好人的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起点,也是归宿。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水平,是促进学生能够实现全面自由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和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都必须要加强人的教育,能够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开展工作。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时候,教育者都需要能够具体分析学生的需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要始终做到人性化教育,做到人文化管理,要能够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人性化教育服务。

3.2 强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网络科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搜索信息的重要途径。大数据分析成为最热门的技术,也是应用效率最高的技术,更是新时期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高校思政教育者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科技在教育应用的重要价值,要能够积极地借助于科技手段,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抱大数据,推动思政教育方式改革。教育者可以建立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思政教育网站平台,能够及时推送一些与时代联系紧密的思政教育信息,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内容质量。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努力學习网络技术,学会大数据信息整理和分析,提升自身网络建设能力、信息化整理能力,适应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要求。借助你大数据手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解决学生问题。教育者要加强平台内容建设,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好有效的互动服务。

3.3 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面对大数据环境中的复杂信息,学生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作为教育者要能够引导大学生科学利用相关信息,正确认识网络上的各种思想言论,让大数据能够发挥作用,对学生一定的帮助。不能成为制约学生进步的绊脚石,要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培养大学生对正反信息的正确判断能力,提升大学生解读错误信息的能力,确保大学生接受正确信息的能力。减少负面信息的影响。学会甄别,防止各种西方反动势力的思想腐蚀,防范各种违法分子的诱惑或拉拢,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4 重视引导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

教育者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把其优势发扬光大,劣势不断消除,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学生信息化素养水平较高,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手段,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获得多样化的教育内容,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现在学生很多喜欢上网玩游戏,教师不要强行禁止,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让学生能够走出网络游戏的泥潭。要避免使用压制的手段,以引导激励为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大学生能够完善价值观念,思政教育也就成功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复杂,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教育者要能够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如果教育者采用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必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不满,教育很难开展下去。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SZZX184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者手段思政
品读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