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打磨一节阅读公开课

2020-12-23冯玉萍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语料公开课语篇

冯玉萍

一节准备充分的英语阅读公开课准备过程包括课前文献阅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深入解读文本后才能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完成后还要准备配合设计的课件、学案和板书。在磨课和调整过程后,才能呈现一堂有深度、有效果、对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有提升价值的公开课。

1 引言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具有交流、研究、示范、考核、竞赛等诸多功能,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张燕勤,于晓静2010)一节公开课会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今天的讲座是对本人2019年一节市级公开课的准备过程的完整记录和分享。

2 备课前准备

2.1 对教学语料的基本情况掌握

公开课所选择的语篇出自2019版上外版新教材第三单元Creativity。是reading and interaction部分的阅读篇章。题目是The stories behind the names。文章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毕加索和莫扎特两位艺术家的人生故事。

2.2 大量的文献阅读

我仔细阅读了2018-2019年的英语教学方面的全国核心期刊,设定这节阅读课必须:

  • 阅读课必须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的,必须是单元整体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李宝荣,2019)
  • 阅读课中必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智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2018)。
  • 教学人物传记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小传编写中理清人物经历,在對人物的品格把握中形成阅读策略,在探究人物成功的原因中发展思维品质,在赏析比较中领悟表达方式,在迁移中收获有益启示,以全面实现此类文本的教学价值。(王永林,2018)

3 备课及打磨

3.1 对整个单元语料的分析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为了让这节阅读课围绕整个单元的主题意义进行,我首先分析了整个单元的所有语料:

阅读与互动的主题是Art is everywhere,材料是记叙文语篇The stories behind the names,介绍了两位艺术天才——毕加索和莫扎特不同的人生故事。

语法活动的主题是Around the world in one dance,学习动名词作主语、宾语和表语,材料是记叙文语篇Dancing badly around the world,介绍了马特·哈丁,一位普通的美国人,虽然跳得不好,但是因为喜欢,他的舞蹈视频风靡全球,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影响了很多人。

听说部分的主题是Whats the point of art?,语言输入材料是五小段的谈话,从心理学的角度,简单介绍了涂鸦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写作部分的主题是A review of an event,提供了学校活动评论的样本The “One Table, Two Chairs” Festival,记叙一次学校莎士比亚戏剧节。

文化聚焦的主题是On stage,材料是说明文语篇The return of Kunqu opera,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瑰宝——“百戏之祖”昆曲的魅力,穿越古今,走向世界;更明白创新的重要性,昆剧因变而有了新的活力和生命。

根据以上语料的分析,我制定了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学生在本单元通过中今中外各种艺术活动和艺术人物的语料学习,了解绘画、音乐、舞蹈、涂鸦、校园艺术节、昆区等文化形式;分析毕加索等艺术人物的人生故事、性格特征等优秀品质;获取有关艺术的语言知识、形成听说读写看等语言能力、培养总结、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品质,了解中外艺术形式、向艺术人物学习,塑造自己的文化品质。

3.2 深入解读阅读文本

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好核心教学内容,因此,文本解读是落实活动观的基础。我们要解读文本的哪些方面呢?图1是戴军熔老师在《例谈实现高中英语文本解读教学价值的途径》一文中给我们的思路:

3.3 制定教学目标

?

3.4 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对于学生最终目标的达成情况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设计教学的活动的过程一定是从目标开始逆向进行的。所以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按照图2的顺序进行的。为了让学生实现本课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所有活动由浅入深,涵盖三类学习活动,指向不同的核心素养。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基于文本学习理解类活动。学生根据时间线对两个人物各自的故事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梳理。

第二层次的活动是基于文本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1)学生首先要以文章的主题句及核心词:child geniuses和different stories入手,在老师指引下,分析总结毕加索的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生经历和人生结局等各个方面。

(2)学生应用老师通过课本中句子分析毕加索特点的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迁移阅读策略,对莫扎特的特点进行分析。

(3)学生根据上一个活动总结出的艺术家特点,分析两位艺术家伟大成就的原因和不同结局的原因,吸取艺术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渗透学科德育。

第三层次的活动是超越语篇的迁移类活动。

人物传记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在探究人物成功的原因中发展思维品质。所以这一层次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并进一步发展自身艺术特长。这既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内化也是对单元教学主题意义的探究,鼓励学生用艺术家的优秀品质武装自己、积极参与艺术类活动,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在活动中学生中收获有益启示,全面实现此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3.5 设计相应的课件、学生学案和板书

(1)课件和学生学案要体现出单元的整体性,比如单元大标题等细节。

(2)板书的设计要精练并能体现整节课的设计结构。比如我的这节课就是对两位艺术家不同方面的比较,我的板书就是用图表的形式对两位艺术家不同方面的比较。

3.6 磨课并调整

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并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建议,不管建议大小都要进行汇总,汇总之后进行分析,大家普遍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关注并修改。修改时关注修改后的点与目标的契合程度和对整个活动过程的整体性有无影响;

4 公开课前的其他准备

4.1 写逐字稿

写逐字稿的目的不但是为了呈现一个相对完美的课堂,也是利用公开课的契机对我们的课堂用语进行提升的过程。在打磨过程中,我们应当刻意的纠正自己重复啰嗦甚至发音或者语法的错误,提升专业素养。

4.2 精心准备教具

一堂完整的公开课绝不能被突然打不开的PPT、突然没电的翻页笔或者粘不结实反复掉下来展示卡的所影响。要反复试用确保教具不会出错。我的这堂课光是黑板上的关键词展示卡就做了三遍。细节的完美才能助力课堂的完美呈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料公开课语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如何使用第二外语学习者语料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