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与色的观赏

2020-12-23王万娟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形体色调艺术作品

王万娟

形与色是人们在观察艺术品时最初能够感受到的信息。对于形与色的观赏在美术鉴赏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形与色的鉴赏知识上为学生开展鉴赏教学,让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能够充分掌握美术鉴赏知识,并促进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能力的提升与进步,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应的美术鉴赏知识,能够从形与色的角度分析艺术品,对艺术品进行鉴赏。

1 外部形体与直观感受

艺术作品的外部形体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内容之一,外部形体能够使人在观看艺术品的时候便形成对艺术品的直观感受。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表达出对艺术品外部性体的直观认识,让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艺术品外部形体的了解与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美术鉴赏知识便能够逐渐形成,能够在美术鉴赏课堂上使学生形成美术鉴赏知识。

以《形的视觉印象》一课为例,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的观赏中,表达自己对于作品中形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形的分析与了解。此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达利《永恒的记忆》、马蒂斯《舞蹈》等艺术作品,并让学生在观看了这些艺术品的图片之后,表达自己对于这些艺术品中的外部形体所带给自己的视觉感受。当学生看到《永恒的记忆》这一作品之后,学生便能够认识到:“这一作品中的钟表用曲线画出,有挂在树上的、放在台子上的,钟表的外形随着悬挂的方式而变化,能够让人们感觉到钟表的流动性。”当学生看到《舞蹈》这件艺术品的图片后,学生能够意识到:“画面中五个人舞动的手臂、跳跃的双腿、扭转的头部,手与手之间围成的圆圈,都让人能够感受到画中的这几个人正在跳舞的动态。”在学生进行表述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艺术品外部形体的认识,能够锻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品形体的直观感受,使学生在美术鉴赏中能够学会对艺术品的形体进行鉴赏分析。

2 艺术品形体的象征意义

在艺术品创作过程中,许多艺术家对艺术品的形体会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也是美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美术鉴赏课堂上,教师也要将艺术品形体的象征意义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艺术品形体的象征意义,使学生的美术鉴赏知识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并促进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

在为学生授课《托物寄情》一课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艺术品形体的象征意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艺术品的图像,并为学生分析艺术品图像中形体的象征意义,这样学生便对形体的象征意义有所了解,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也就有了深入认识。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王冕的《墨梅图》,学生在看到这幅墨梅图的时候,可以看到《墨梅图》旁的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据此可以回答出来:“在咏梅。”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介绍“梅花”在这幅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梅花是在寒冷的冬季开放的,我们都知道梅花不具严寒,具有傲雪的精神。这也象征着作者在创作这幅《墨梅图》的时候,自己也非常崇尚梅花的这种精神气节,并且作者也具有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通过这样的讲述,便使学生能够对艺术品形体的象征意义有所了解。由此,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可表达出更多自己对于美术鉴赏知识的看法与观点。

3 色彩搭配与视觉审美

在一件艺术作品中,除了作品中的形体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之外,艺术品的色彩也能够对观者产生视觉冲击力。艺术品的色彩搭配能够影响观者的视觉审美,色彩搭配得当,能够吸引观者的视线,让更多人注意到艺术作品,反之,则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品种色彩搭配对人们的视觉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色彩搭配的方式,这对于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分析有着重要作用。

在为学生授课《奏响色彩的旋律》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于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视觉审美认识,让学生说一说不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学生自身产生的感受和影响。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蒂斯的《国王的悲哀》、何小微的《小微的世界之六》、林永康的《梳起的村姑》等艺术作品,并讓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这些作品的色彩感受。学生在看到《国王的悲哀》这幅作品的时候,便会被画面中鲜艳的色彩所吸引,画面中有红色、绿色、黄色、黑色、蓝色等许多不同的色彩,其实这些色彩多为对比色,因此,这些色彩组合在一起非常亮眼,能够让观者在看到艺术作品的时候,便对其中的色彩所吸引。《小微的世界之六》这幅作品中,以黄色为主色调,加入少量的紫色,画面色调比较和谐。观者在观看这幅画面的时候,最先被其中大面积的黄色吸引,之后便会观察到画面的右上角有紫色,黄色与紫色之间的搭配非常协调,这是色彩调和的效果。《梳起的村姑》这幅作品以黑白为画面的主色调,画面中明暗关系强烈,这是根据色彩的明度所形成的画面。在教学中,让学生对这几幅画面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便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表现方式有了深入的认识,也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能够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进行鉴赏分析,促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4 艺术品色调的表现思路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会对色调的表现进行构思,使艺术作品的色调符合作者的创作思路。也有的艺术家会无意之中,通过色调来表达出自己在创作时的情感和精神。因此,观者在观赏艺术作品时,也能够从作品中的色调中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也可由此出发对艺术品的色调表现思路进行解读。

在为学生授课《光色心情》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在为学生展示艺术品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分析艺术品色调所给学生带来的心情上的感受,让学生试着了解作者在创作艺术品时对色调运用的表现思路。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梵高的《向日葵》、蒙克的《呐喊》、毕加索的《蹲着的女子》等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观看这几幅作品后的心情感受。学生看到《向日葵》这幅作品后,会表达出自己感觉非常开心,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的感受。看到《呐喊》这幅作品,学生会表达出自己产生了焦躁、痛苦、压抑的情绪。看到《蹲着的女子》这幅作品的时候,学生会表达出自己感到悲伤、忧郁的感受。学生所表达出的这些感受,便是画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情感或思路。当梵高用黄色、红色等色彩来创作《向日葵》,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对生活充满热情。蒙克用蓝色、绿色、黄色、红色等涌动的、多变的色彩来创作《呐喊》,代表着他自身的痛苦与烦躁。毕加索用蓝色调创作《蹲着的女子》这幅作品,表现出自己对于人生的反思,也体现着人生中的忧郁和悲伤。通过为学生分析这些艺术品中的色调,便使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学习中能够了解艺术品中的色调所表现出的创作者的创作构思,使学生在进行鉴赏分析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独特认识。

综上,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艺术作品中的形与色两种角度上进行教学,在形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外部形体进行观察,并表达出自己对于外部形体的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艺术品形体的初步认识;还要为学生解读艺术品中外形的象征意义,从而使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在色的鉴赏教学中,教师也要从色彩的搭配效果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方式;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色调的营造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创作思路,以便学生能够从色调角度分析艺术作品。由此过程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便可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形体色调艺术作品
ROMANTIC PARTY
马拉喀什记忆
肆意融合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In Spring!春之色调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