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数学金课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2020-12-23毕予华曾利全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高职改革

毕予华 曾利全

1 “高等数学”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春天”。高等职业教育每年培养出数百万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加快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解决了我国当下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使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有机的平衡,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基础”不是说它不重要,“公共”才真正的说明它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如果将整个数学作为一颗参天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根,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既是树枝,而树干就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几何”。这形象的说明高等数学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组成,而微积分学是数学分析中主干部分,微分方程在科学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无处不在。恩格斯指出:“在一切立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学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美国著名数学家柯朗指出:“微积分,或曰数学分析,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它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这门学科乃是一种憾人心灵的治理奋斗的结晶。”数百年来,在大学的所有理工类、经济类专业中,高等数学总是被列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因此,加强学习高等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学生能应用数学工具和专业技术能力,为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在现实学习过程中,职业院校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效果不太明显或者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改革路径,学校将高等数学的课时量压缩,结果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就更无从谈起了,教师方面出现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一方面出现学习课时不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扎实,没有达到高等数学作为数学工具起到应用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学不懂高等数学,所以认为高等数学没有什么学习的意义,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下降,高等数学课出现旷课,上课聊天,打瞌睡比较严重,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生不多,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比较明显,期末成绩不及格人数比例较大,如果没有平时成绩的辅助作用,挂科人数将成倍增加。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如何建立较完善的教学改革发展策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路径和评价体系,使高等数学既能为其它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又能为经济的发展培养较多的应用型人才。

2 高职数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目前,高职院校的这些现状为高等数学课程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文献中指出,高职教育要紧密围绕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设立课程,即需要什么知识学什么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培训什么样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本。文献中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与美国在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其中包括教学改革只是针对教师怎么教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方面研究较少,没有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和将来工作的需求进行研究,全校所有专业共用一本教材,一样的讲解方法,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文献中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从而享受数学。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以后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才能让学生享受数学。文献中提出高职数学课程要采用模块化教学,学生要采取分层教学,学校要重视数学教学从基础抓起,先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再进行专业性数学学习,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本文将从以上方面进行研究,为今后高职数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1 “高等数学”授课计划的改革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因此,授课计划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定位在专业性和实用性上,努力实现专业系部不同,所学数学知识不同,考察重点不同,课程所学课时不同。通过授课计划的改革,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获得较广泛的就业选择机会。具体的授课计划改革要根据系部的不同,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要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讲授,从而制定相应的数学授课标准。

2.2 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

近些年,职业教育一直在寻求突破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比如校企合作,产教研融合等多种形式。然而学校文化课的授课方式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个学期下来基本上就是课堂讲授、课后练习、期末考试等比较单一,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可以将线下课程转到线上。最近“学习通”线上软件的使用,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巨大的改变,平时上课不爱说话的同学通过“学习通”软件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有,教师将教学视频上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复习课堂内容。眼下非常流行的开放式、网络化的“大学生慕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必须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个人的微信或者QQ之类的交流方式留给学生,也可以建立数学交流群,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对数学教学的一些理解或者借鉴都可以随时发给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认真解决问题,细心的与学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老师可以将共同的问题或者典型问题进行整理,在课堂或者微信群里进行讲解,可以用语音、图象、视频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学习,如有疑问还可以及时的与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适当拓展,用最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思路明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的能力。

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处理一些现实问题。如解决物体运动过程的瞬时问题,最优化问题,积分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研究作为导数实际应用问题的导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这样数学知识储备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都能被其它同学理解。相反,差距较大的学生放在一起,一些知识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层次较低的同学可能易于理解,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产生索然无味的感觉,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2.3 教师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主要是考察课程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等。因此它与升学考试的要求有所区别,所以考试形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采用开卷考试、闭卷开卷相结合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一些复杂的公式学生只需理解不用特别记忆,开卷考试时只要能找到并且熟练应用即可。其次,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学校可以组织相应的课程竞赛,题型主要包括所学课程知识的拓展性应用,主要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度和灵活应用能力。参加竞赛采取自主报名的形式,决不能采取所有学生都参加的模式,竞赛可以设立相应的名次和适当的奖金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赛热情。

3 结语

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靠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努力。学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所需,开足开够课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注重数学知識的应用性,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传授知识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情况,采取“多元化”考评体系;学生主要是培养兴趣,思考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灵活运用。

将高职数学课建成“金课”是我们数学教师的目标和追求,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吧。

(作者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高职改革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