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自信”角度谈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0-12-23李芬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日语文化自信汉字

李芬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的持有坚定信心。而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文化即是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外语学习者除了在学习语言对象国的单词及语法外,还需熟悉语言对象国的文化以及通过文化对比提升本国文化自信,由此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時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 二外日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意义

中国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贸易增长,日本政府对此倡议也日渐采取积极的态度,中日两国有望深入合作。日本作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不仅有着强大的科学研发能力,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也十分发达。中国从2006年开始成为日本的最大的贸易对象。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于世界的东方缓缓升起。日语作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目前全国许多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了日语专业,此外,还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二外日语课程,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提到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为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由于中国人在学习日语上有着汉字的优势,选择日语作为外语的高生也在逐年增加,2019年已达到近五万,因此,开设的日语课程的初、高中学校也随之增加。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二外日语课程面临着时间紧、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目的值得日语教师仔细思考。日本文化有着多重性、均一性、日本化 、现实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它既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较好地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在当代的大学生身上却发现存在着过度“崇洋媚外”,不屑于本国文化的情况。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要传播文化,尤其在全球多元化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已迫在眉睫。日语学习者除了学习好日语外,还要重视本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因此,如何日语课程如何与思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从二外日语课程中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

2.1 日语中汉字和假名的起源解读

日语的文字包括汉字、假名、罗马字。公元5世纪左右汉字从中国传入到日本,后来日本人依据汉字创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在字形上有所改变以适于书写日语。平假名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来,常常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词汇;片假名是由汉字楷书偏旁部首发展而来,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汉字中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中国繁体字、少量进行简化的简体字以及自创或简化后的异型汉字,在字形和字义上与现代汉语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在日语文字起源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以来就交往地非常密切与频繁,而中国优秀的文化更是传入到了日本,使日本人开始使用文字进行记载。中国人在日语的学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随意给学生展示一篇简短的文章相信许多同学都可以猜出其中大意,凭借这种优势和自信可以督促学生更加勤奋学习。此外,中国传播给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本国文化也正是一种大国风范的体现。值得所有青年学习者去学习。

2.2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解读

全国二外日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多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我们选取初级上册来进行实践讲解。初级上册一共6个单元:1、小李赴日。2、小李的公司生活-①。3、小李在箱根。4、小李的公司生活-②。5、小李在日本迎新春。6、再见,日本。第1单元主要学习名词谓语句,涉及到初次见面的相关表达。第2单元主要学习动词谓语句。第3单元主要学习形容词、形容动词谓语句。第4单元主要学习动词的「て形」及相关句型。第5单元主要学习动词的「ない形」、基本型及相关句型。第6单元主要学习动词的「た形」及相关句型。

除了语言的学习,我们也将涉及到以下文化内容的学习:第1单元将会学习到日本人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以鞠躬的方式进行问候,且有相应的许多礼貌寒暄表达。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是一个礼仪之邦。第2单元将会学习到日语的授受表达,授受表达体现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即通过使用不同的授受动词则可以表达感谢及感恩。第3单元将会学习到日语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也将领略到日本的许多自然风光及传统工艺品,可以感受到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第4单元将学习到用日语表达请求,了解到日本人的礼节有度。第5单元将学习与了解日本迎新春的一些习俗。第6单元将学习到日语的简体形,了解日语的谓语形式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上下关系、亲疏关系的不同而不同。体现日本是一个重视上下关系的国家。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于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凡去到过日本的外国人都对其良好的国民素质表现出高度的赞许,其强大的科技水平及制造业离不开日本人的爱国与敬业。而日本是一个追求“和”的国家,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委婉表达形式、省略表达形式等,这些都是力求不伤害他们而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文化的保护、振兴和利用的局面都非常乐观。可以说日本学习了我国优秀的文化精髓并很好地根据自身情况传承与发扬下去,从而跻身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前列。我们在教授日语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构筑学生的中国自信。让学生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对自身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信念。

3 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等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悉。而日本文化的形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除了单词语法的学习外,通过文化对比,应当充分树立文化自信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作者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日语文化自信汉字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