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浅析

2020-12-23贺聪聪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贺聪聪

新教育环境下,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突出学生素质和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高职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水平。本文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探讨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课程教学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而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突出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围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拙见,供相关教育人士借鉴。

1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概述

1.1 有利于英语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

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但是传统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单纯强调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的革新。而课程思政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思想教育,便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首先,英语课程当中蕴含了大量的英语文化、三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英语知识的思政教育价值。其次,英语课程内容广泛,在此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可以有机整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英语文化等,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有效提高英语教育效果,这对英语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极为有利。

1.2 有利于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

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想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难度加大,若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长期使用单一思政课程教学法,必然无法保障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而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渗透思政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选择性的融入思政内容,既可以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和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从而有利于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

1.3 英語教育和课程思政相互促进

在高职教育中,课程思政和英语教育的有机整合,可以通过发挥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同时可以借助英语教育提升学生知识素养,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其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德育和素质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视现代先进教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思想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2.1 优化英语课程教学流程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要重视英语课程教学流程的优化和完善。首先,课前准备。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之前,教师要运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一些信息,用于引导学生熟悉英语知识和思政知识。另外,为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可以运用云计算平台,评价学生课前预习任务完成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课堂教学实施措施。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在课程导入、词汇学习、句型学习、模仿表演、巩固等环节开展情景教学和课堂教学活动等,以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运用情景教学法,比如,涉及到环境的单元,在课程教学刚开始时,可以播放短视频,为学生讲解“我们国家的山河美丽,我们也应该用心守护绿水青山”,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感。再比如句型学习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生态环境保护视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气候变化的英语词汇,除了可以提升学生英语专业知识能力之外,还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缓慢养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的观念。

2.2 突出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公共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生英语知识,但是专业的不同使得英语知识学习的侧重点不一致。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组织英语教学活动,并重视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有效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例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渗透,要在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英语单词、句型、常见口语的掌握程度,并为学生讲解与学前教育相关的职业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内容,可以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首先,明确英语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其次,明确能力目标,绘制出与学生学习需求相对应的思维导图,要求每一位学生按照学前教育工作标准、职业道德为主线,通过思维导图方式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3 深度融入课程思政

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教育任务,以此整体提高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竞赛活动或者课外活动作为主要载体,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软件组织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在课堂学习中高效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从而有效提升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时效性。另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评价机制的创新,摒弃传统单一的成绩论能力的评价方式,要灵活开展各方面的评价工作,通过思政教育和英语课程的有机整合教育,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以此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效果。例如:在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英语教学内容适当渗透思政内容,以此有机整合英语知识和思政知识,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道德素养,为达到预期良好的教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革新教学理念,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机整合课程思政教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以此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项目编号FLEA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至善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