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

2020-12-23周伟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院校互联网+

周伟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现有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这是对互联网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并为今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更应该做好教育改革的带头作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方法与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互联网+”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意义

1.1 教学模式多样化

基于互联网教育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信息科技与现代化教学的有效结合,它能够有效地把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到现代教学中.是对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

在互联网+教育的融合中,教师可以把不同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巧妙地运用到互联网技术中,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以最有时效的方式把丰富的知识资源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接受到学科知识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优化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

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的融合,有效减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为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挥提供了基础。

1.2 中心教育明确化

“互联网+”对教育体系的优化,不仅明确了教育中心,确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内容,脱离了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在“互联网+”下的教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作为教学辅助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服务职能。

此外,教师还能够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把各项教学信息进行汇总,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各项资料进行总结,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 移动学习便捷化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和APP应用产业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正颠覆式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将推动移动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并将逐步在互联网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移动学习模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移动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互联网技术与学习的堆砌,把PC端的教学资源从教学平台中搬到移动设备上来,而是结合教学实际,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个性化需求为基点,制定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APP。

1.4 数据应用价值化

我国的大数据产业离爆发期为期不远,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大数据产业的上升发展期,互联网的发展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大数据时代,教育过程不再被定格,而是转化为数据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过程等大量数据都会被准确的记录下来,利用这些教育数据对教学进行综合性分析,有助于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找出当中的不足,有助于改善与健全教育质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作为支撑基础,在未来,教育教学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 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学改革建议

2.1 师资力量能力的培养

加强师资队伍对“互联网+”教学模式掌握能力与应用经验的培训,使教师团队能够在理念与能力上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够深刻理解到“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精髓,再与传统课堂相互结合,从而改善学习的教学模式转换的效率与标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2 构建适合的网、云、端

良好的“网、云、端”是开展互联网高职教学的前提条件。高职学校要加快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就要保证学校内基本设备的齐全,为学校开展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学校需保证校内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以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求,教师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视频教学、电子案例等,建立模拟课堂讨论系统等,保证智慧课堂的高效开展。

2.3 合理利用教学管理软件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免费课堂互动教学APP,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实时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更能为老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大数据,并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智能助学和智能助教功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安排该种APP,课堂教学围绕该APP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查阅资料等,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甚至是充满挑战。

2.4 为信息化平台建立校企实验基地

为了有效吸收社会优良资源,让高校驰骋在信息化发展的高速上,知名企业的大数据资源实验可以引进现代高职院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中。企业需要数据实验来完成自己的数据库更新,而高校作为知识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体,首当其冲可以作为数据的原始来源体。让师生在课余时间也参与企业的数据处理实战中,能有效形成最真实有效的成果展示,为企业打开实验源地。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职业职能提供最新的信息化优势,借助大数据的背景优势可以提高高职在校生的社会企业实战经验。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经费支持,鼓励学生信息化整合,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条件。

2.5 打造良好的教学信息化团队

高职院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必定离不开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在中间发挥的作用。尤其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者需要提前规划,做好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同时具备掌握大数据技术和高职教育经验的双向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现有人才的提升,通过大数据系统的教学、培训等方式,提升团队的理解,与大家的教学实际多结合。同时,针对教学信息化,需要对原有的部门机构进行调整,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人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跟进完善。

2.6 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框架

教学资源建设主要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依据,根据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来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调整后期的教学方向,充分打破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限制,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其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中心以及重点,老师需要根据岗位发展需求积极的营造自由宽松的工作情境,通过教育云平台的合理运用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框架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老师需要注重类别的分析以及框架研究,严格按照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尽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完美结合。教学案例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但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意义重大,为了实现专业知识的具体化以及生动化,老师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结合目前的教育云平台技術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设计非常关键。为了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老师需要根据教学资源的使用条件,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类组织来设计不同的案例操作标准以及教学课件,充分发挥案例素材的指导作用及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个人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实现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3总结

“互联网+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也是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互联网+”与院校改革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 CDGZ2017044)。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院校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