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2020-12-23张惠彦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政内容过程

张惠彦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国际贸易法》是我院法律事务(国际经济法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与专业的契合度高,是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的重要课程。在《国际贸易法》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科学合理的设计国际贸易法的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下面就《国际贸易法》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做一介绍。

1 《国际贸易法》课程介绍

1.1 课程基本情况

《国际贸易法》是我院法律事务(国际经济法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我院2002年开设国际经济法专业(现在的法律事务(国际经济法方向))以来,已经有17年有余,在专业群中具有重要位置,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它的先导课程有《法理学》《宪法》《民法》《国际经济法》等,后续课程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商事仲裁法》《海商法》等,国际贸易法中的平等主体贸易的自愿原则是先导课程《民法》的延续,是对前期知识的回顾与使用,国际贸易法的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为后续的《海商法》打下基础。

1.2 课程内容与目标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国际服务贸易法、國际技术贸易法以及国际贸易管制法,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既有理论性的内容,又有实践性的内容,既有任意法的内容,又有强制法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际贸易法基本内容,掌握国际贸易法领域的公约和国际惯例,通过学习能够把这些法律规定应用到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去,运用所学能解决国际贸易纠纷。

2 将思政教学融入国际贸易法课程的教学设计

2.1 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本质——立德树人

我们都知道,如果单纯的给学生进行专业教育,那这就是技能教育,而思政教育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的,是为了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法课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坚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道德育人,过程育人。国际贸易法这门课程很多知识点与民法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尤其是在买卖法领域,有许多案例可以融入思政教育。

2.2 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方式——源于专业、归于专业

思政教学在专业核心课程中不能采用生硬的植入,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自然地代入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但又不能消极的等待思政教育的机会,因此,就需要在课程知识点的设计时,合理的安排,利用专业知识,把诚信的理念、守约的理念以及爱国的理念融入到专业当中,反过来,这样的理念页指导着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

2.3 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

俗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有德是精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在专业知识上狠抓学生,使学生毕业后能有一技之长,为社会进行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把所学知识用在正当的途径,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时刻要能够做到遵守法律,弘扬法律。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3 《国际贸易法》思政教学的方法

3.1 素材的选择

3.1.1 经典素材

国际贸易法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国际公约、国际惯例,以及国内法的规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经典的历史案例进行介绍,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法律规则的由来,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升华。比如,对于国际贸易法的形成,我会从中世纪的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习惯法讲起,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法治的理念,因为任何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规则,只有按照规则行事,才能走的长远,因此,法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对我国法律规则产生兴趣。

3.1.2 生活素材

生活中的素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违约责任时,会结合有的外贸公司诈骗外国客户的例子,给学生讲到后果,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诚信。只有诚信,才能走向成功,只有努力付出,才能获得。

3.1.3 热门素材

国际经济形势,经常会发生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选择当下热门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解,一般学生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件关注度比较高,这样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比如在讲到国际贸易管制法的时候,我会引入中美贸易摩擦的例子,从产生的原因,到技术的创新,到我国的自强,从事件当中看到我国的发展,教育学生要自强,要爱国。

3.2 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

如何把思政素材融入到课堂中,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在教学过程,我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3.2.1 通过课程内容融入思政教育

在讲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有一部分内容是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卖方销售的货物不能侵犯特定地域的第三方的工业产权,在这个内容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当前美国对我国华为公司的限制,华为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的5G数量是3147项,位居全球第一,华为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自身技术的研发,未雨绸缪,在面对美国强大的压迫之下,华为能够拿出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避免了被动局面,这也教育学生,最好的投资是智力投资,要求学生不断修炼自身,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受益一生。

3.2.2 案例讨论融入思政教育

国际贸易法的教学,既有专业知识的讲授,也有实践性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讨论是我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一是案例题目的选定,二是思政内容的融入。比如在讲到国际贸易法管制法的部分时,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非关税壁垒的内容以及“两反一保”制定了案例讨论主题:如何看待美国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围绕这个题目,学生们在讨论的时候会提到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闭关锁国、国际规则、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就明白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4 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经验及反思

4.1 思政教学的经验

思政教学的过程中,素材的选择和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选择素材的时候,要围绕着经典、生活和热门三个关键词,努力使离学生遥远的内容变得更易懂。在融入教学的方法上,不刻板,不脱节,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自然而然的代入,学生更容易接受。

4.2 思政教学的反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的人,需要我们更多的专业课老师的指引,毕竟学生的课堂时间,大部分是专业课时间,除了专门的思政课之外,学生需要了解将来行业中需要的一些品质,专业课教师承担着一个使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桥梁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应该多传授学生一些正能量的信息,每个行业都存在着优秀的企业和人员,也有个别的行业败类的存在,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多引导学生爱岗敬业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将来找工作时,要找那些工作积极向上的单位,好的开始是人生之路最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内容过程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