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策略

2020-12-23孙琳马园园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孙琳 马园园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首次提出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使中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就要让其在教育中扎根。对中职教育来说,语文这一基础课程是文化培养与传承的主要途径,虽然教材中并没有“工匠精神”的专题内容,但是教材的资源丰富,教师仍然可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中隐含的“工匠精神”教学资源找出并渗透于课堂,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敬业、耐心坚持的精神,促使其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并将这些美好的品质带到日后的工作中,促进我国各个产业发展。

1 工匠精神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们追求提升产品质量,对已经成型的产品再度进行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会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对产品的工艺进行改进,使得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优。工匠精神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其一,精益求精。精益求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完美主义”的色彩,即工匠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为了让产品的外表更加美观、质量更好,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与研究,不断改进技术与工艺,同时注重细枝末节,通过不断的打磨让产品逐渐趋于完美,使得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极致。其二,专注敬业。工匠们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产品的质量评估采取异常严格的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工作水平,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其三,耐心坚持。一件新产品的产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工匠需要根据每一次成品的反馈不断对产品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质量评估标准进行不断的改进。这表示工匠需要极强的耐心,能够坚持不懈地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同一件产品上,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最美、最优、最实用的产品。

2 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渗透的策略

2.1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出工匠精神教学元素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教育属于德育的一种。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关于“工匠精神”的单元、知识,但是这不代表教材中缺乏“工匠精神”的元素。實际上,只要教师深入研究中职语文教材,就能将潜藏的“工匠精神”元素挖掘出来,并渗透于课堂中,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可发现,语文教材中的“工匠精神”元素主要有三种:其一,精益求精的传统工匠精神。比如,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景泰蓝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种的一朵奇葩,文章向读者详细介绍了从原料选择到景泰蓝成品所需要的一系列工序,重点在“点蓝”、“掐丝”这两道工序,读者能感受到工艺的精湛,体现了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二,专注敬业的工匠职业道德精神。《论语》中的“修己以敬”、“事思敬”、“执事敬”告知读者做事要敬业的道理,同时,专注敬业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挖掘此元素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其三,耐心坚持的精神特质。耐心坚持是人职业规划长久可行的重要保障,教材中的《劝学》强调了“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用心一也”即“坚持”的意思,人凡事只有做到一心一意,才能做到“金石可镂”。总之,中职语文教材中关于工匠精神的元素多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将工匠精神的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以便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

2.2 播放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职语文教材中关于工匠精神的内容较为隐蔽,仅凭借教材的资源,学生难以直观地领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属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好的办法不是短暂的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以阅读、观看等方式进行对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国工匠精神的感染与熏陶,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以中职语文教材中《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课为例,文中将断臂维纳斯的优美、端庄描写地淋漓尽致,深究维纳斯雕塑这么具有艺术性的原因,就是雕刻师阿历山德罗斯以精益求精的品质对待自己的雕像作品。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工匠们的精神,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工匠们的专业技艺与专业精神。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纪录片向学生展示了8位工匠的故事: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捞纸工,宣纸制作有众多工序,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捞纸,而周东红不仅技术精湛,还追求精益求精,其做出来的宣纸质量良好,是国内众多书画名家点名专用的宣纸;孟剑锋是一名錾刻技师,由于其在技术、工艺、外观设计上精益求精,其錾刻产品成为了国家级礼品送给外国元首……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国工匠的职业操守、精湛工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让学生逐渐受到熏陶,明白精益求精对于技术从业人员的重要性。

2.3 进行读悟教学,培养学生专注敬业的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和感悟,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产生感性认识;通过感悟,可以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读和悟,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在《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中,文章中描写了手工制作的细节,学生对内容进行阅读与感悟,可以深刻体会到工匠专注敬业的精神。如“掐丝”工艺中的重点是“掐”、“粘”;“打磨”的重点是“磨”;“制胎”的重点是“打”;“烧蓝”的重点是“烧”;“点蓝”的重点是“填”;“镀金”的重点是“镀”。学生对以上工序的描写进行深刻的阅读,可以感受到工匠们的辛勤劳动的精神;对文章中各个工序描写的用词进行感悟,能进一步体味到工匠们的不易以及其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需要工匠们长久练习,只有其具有专注、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才能练就高超的技艺,制作出完美的产品。总之,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用词、用句进行读和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工匠们专注敬业的精神,进一步理解工匠的职业精神。

2.4 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的精神

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时语文,在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学时,仅仅凭借纯理论式的语文教学,不能使学生完全明白工匠精神的精髓,而要通过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对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有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必须具备的教学途径,结合工匠精神教育及劳动教育,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促使学生热爱职业劳动,在劳动中形成耐心坚持、不怕困难的职业精神。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联系当地的工厂,让学生去到工厂车间中进行社会实践,学习工匠们各种技术的操作,实践完毕后,撰写实践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报告中要写学到了什么样的技术、从工匠们身上领会了什么样的精神。这样的劳动教育能使学生直接与工匠接触,直面职业劳动,可以让其明白每行每业职业工作者的艰辛,从工匠的身上学习到耐心坚持的精神,由此可以深华其思想,做一个具备耐心、坚持精神的人,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素养。

综上所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是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性创新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可造之材。中职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工匠精神”元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播放媒体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读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专注敬业的精神;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耐心坚持的精神。总之,工匠精神对于中职学生至关重要,语文教师要抓住教学的机会在课堂上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美好的工作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周克耀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