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为导向下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

2020-12-23陈军军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实训设置物流

陈军军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职阶段物流管理教学中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量逐渐提升。当前许多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方面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落后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后期发展。因此中职物流管理教学作为面向社会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必须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中职生特点与岗位就业需求对课程教学和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真正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化人才。

1 中职物流管理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当前国内中职物流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最普遍的就是许多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对于学生就业需求的体现。许多中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较为落后,缺乏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合理配比,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些院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较为落后,许多学生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时候缺乏兴趣。相比于高职生和本科生,中职生在学习和理解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中职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再加上物流知识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对于物流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动力。许多中职院校存在物流实训条件差的问题,由于学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在实训操作方面的投入不足,学校缺乏专业的物流实训设备以及场地,学生很难真正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社会物流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也使得许多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岗位的就业需求,为了高效发挥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之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需要中职院校及时打破现状,优化教育教学课堂,真正从学生就业需求出发培养适应社会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

2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创新策略

2.1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教学作为面向社会实际专业化技能需求的教学,必须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科学合理的物流课程设置,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教学课程,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开辟道路,迎合当前社会市场对物流岗位的需求,真正促进学生的就业。对于中职阶段的物流教学而言,科学合理的物流教学课程也是提升中职物流教学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具有针对性的物流教学设置也是当前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竞争的主要因素。中职院校在进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首先需要充分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专业老师需要时刻与社会市场保持联系,从而明确市场物流岗位的实际需求。物流产业发展对于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物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之后再进行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更好的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队伍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能够不断优化课程安排,通过删繁就简的优化过程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促进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稳健提升。第二,在进行物流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时候不能一味强调理论内容,而是应该与实践课程充分结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配比和协调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物流专业课程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去。物流管理专业是近年来随市场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专业,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是全新的尝试,只有不断进行调研和调整,才能凸显物流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在进行课程比重设置时要充分调整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需要中职院校基于社会实际情况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开设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凸显中职物流专业的教学目标,结合社会实际岗位需求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而言开设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环节。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职物流课程设置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就业为導向,结合社会发展对专业性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好课程教学设置。

2.2 基于中职生特点与岗位就业开发新物流教材

物流专业作为应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新兴专业,无论的师资队伍和物流教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岗位就业需求开发新的物流教材。当前市场中很多流行的物流教材虽然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要求,但是并不适应中职生的物流学习特点,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枯燥难懂,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真正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相对于普通中学生而言,中职生在知识学习能力方面普遍有所欠缺,当前市场上的教材在难易程度方面更适应本科生和高中生的教学需求,中职生无论在适应能力方面和认知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很难理并消化物流教材中的知识。从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来看,当前市面上的中职物流教材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由于不能确定使用教材的单位是否具备一定的操作实践水平,因此书中对指导物流操作实践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专门针对物流操作实践的教材也相对较少。基于这种情况,为了真正提升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中职物流教学应该结合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开发适合教学实践的物流教材,真正引导中职生的未来就业方向。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提升中职物流教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一是充分分析当前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内的教材特点和走向,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笔者在此仅推荐几本物流专业教材,中职院校可以进行一定的参考。例如《物流经济地理》《快递实务》《第三方物流运作实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这些教材更符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又能够反映当前社会岗位人才的实际需求。除了挑选市面上现有的教材以外,有师资实力的中职院校也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自主研发物流教材。中职院校可以聘请相关的物流专家以及科研工作者开发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浅显易懂的教材,由于从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研发的教材更能适应校园内的实训操作条件,不会因为器材设备存在型号差异而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造成影响。另外,自主研发物流专业教材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提升,如果自主研发教材一定都要做好审核和把关,避免教材内容出现缺漏和不足。

2.3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丰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

过去物流专业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大多从理论教学入手,缺乏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因此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专业需求,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了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会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打击,另一方面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学生在中职院校内所学到的教学内容很难支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岗位需求。这就要求中职院校打破现有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困境,师资队伍需要加强课程优化与创新,通过现代化的科学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从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和基础出发不断丰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提升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比重,通过案例进行实训练习和操作。授课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内容帮助学生对枯燥的物流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和吸收,而生动的案例讲解也能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物流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物流活动的作用与分类时为了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置物流案例情景,以学校购买一批办公设备为案例分析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包括物流的生产、销售、运输、回收等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角色扮演法也是中职院校进行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常见策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物流环节中的各个角色,从而起到强化实践练习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快递实务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快递配送过程各个环节中的角色,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导向进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的设计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一定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行合作分工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模拟实践的模式也能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监督和引导的作用,适时的为学生进行点拨,从而有效提升中职物流管理教学质量。

2.4 健全实训设备,为学生的物流实践提供优质环境

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实训设备的不足,学生很难通过校园内的学习了解当前社会物流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不断健全实训设备,提升学生物流实践的环境和机会。物流专业作为一种就业性较强的专业,必须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发展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但是许多中职院校在物流实践设备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实训中心设备陈旧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物流的发展。这就对中职院校的物流管理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完善物流专业设备和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物流实践学习。一方面需要中职院校加强物流实践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顺应社会物流发展的技术变化和需求及时对设备进行優化更新。在中职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设备大量操作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或维护。基于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物流实训设备务必需要不断优化更新,提升学生物流技术的适应性,避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物流操作实训中心。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一旦缺乏训练场地就很难真正进行物流实训操作和练习,仅有理论知识并不足以学生适应社会物流专业需求。因此需要中职院校加强硬件设备和资金投入,建设适合学生实践练习的物流实训中心。需要注意的是实训中心的建设一定要做到设备齐全,充分模拟社会市场物流岗位实际情况,配备电子标签分拣中心、控制系统、叉车等设备。最后中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和实习机会,在社会岗位上的实习机会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使学生物流实践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与发展。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方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消费方式之一,在网络购物的大型发展下对物流业的需求逐渐提升。基于此,社会对于具有物流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并且在可见的未来里必然持续扩大。为此需要中职阶段物流管理教学及时优化教学理念和策略,以学生就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强化师资教学力量并提升物流实训条件,结合社会物流管理发展新需求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下物流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真正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开辟道路。

(作者单位:贵州省财政学校)

猜你喜欢

实训设置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