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归因与变式练习设计

2020-12-23印丽华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归因变式错题

印丽华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学会灵活面对。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不够灵活,很难做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生还很容易绊倒在同一个“坑”上。面对这些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将错题整理成数学笔记,最后再由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错题,并依据错题进行变式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当中的错题归因和变式练习,探讨了其作用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实践教学当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和作业中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一情况不仅会让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也会让许多同学陷入否定自己的学习状态,所以会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质量。面对这一问题,我认为需要带领学生进行错题归因,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归类总结,最后再带领同学们进行知识点分析和延伸,强化变式练习,来加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1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开展错题归因和变式练习的作用

1.1 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玩心,并且有着定力差的特点,他们的作业情况常常出现不细心、书写习惯差的问题,从整体作业水平上来有80%的学生都会出现错题,而且出现的问题总是相同的。小学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并不能详细的当面进行纠错。面对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将自己出现的问题总结到错题本上,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和错误问题,然后再由老师带领学生答疑解难,最后再列举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养成一个总结和分析错题的习惯,在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知识点内容。

1.2 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做好知识衔接

在总结错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点进行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这有助于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知识衔接。理解是学习的前提,想要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容,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知识学习,就需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而通过错题归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巩固内容,再通过变式练习,将知识点灵活地运用到不同形式的题目当中,通过灵活理解能够让学生游刃有余的穿梭在各种形式的题目和有着联系的知識点当中。

1.3 让学生正视错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许多小学生在发现自己出现错题后,常常会表现出羞愧的情绪,做出想要掩盖的行为,这样能够避免家长或老师的责怪。小孩子的虚荣心比较强,喜欢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因此并没有很好的正视错题。老师引导学生做好错题归因,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正视错题,提升对错题的正确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消灭错题,才能牢牢掌握知识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才是有益的。并且,通过错题归因也能够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发现同学作业出错时,并且同学在找不到错题原因时,能够很好的营造出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这样一来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养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1.4 能够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

近些年来,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加重,特别是面对数学这门科目来说,老师会经常采用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加固知识点的掌握。这种题海战术很容易加强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有许多练习题目的相似度是很高的,总是围绕同一知识点内容展开的延伸或变式,这种题海战术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灵活的培养。因此学生就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错题归因能够很好的总结错题类型,总结知识点内容,以此来节约时间。并且便是训练在乎的不是题的多少,更加注重精炼,注重一题多解,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寻找知识的规律,以此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减轻负担,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在引导学生做好错题归因和进行变式练习时需要注意把握的方面

2.1 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想要有效地做好错题归因,就需要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纠错有很多形式可以在数学作业本上直接进行改错,也可以在课堂的互动活动中让师生或同学之间开展互相评错或老师指导的形式进行纠错。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辨别错题,再拿到错题后能够抓住错题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找出围绕同一知识点的错题进行归类和总结。

2.2 要做好错题集的案例分析

老师可以每周做1到2次的错题收集,然后整理出2到3个错题案例,这些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然后根据错题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或典型问题进行统一的错题归因。将错题总结到一起后,可以先对错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再将学生可能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要做好正确思路的引导,然后围绕知识点内容进行延伸,设计几道相关的变式练习训练。这个案例分析的环节可以固定到某一节课进行,让学生养成习惯,将课上解答、纠错和变式练习具体的落实到课堂当中。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将学生的错题案例总结到教案或课件上面。老师在课前备写教案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由易到难的进行题目设计。在课堂上先将错题列举出来,在引导学生对错题原因进行分析。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通过错题归因将知识内容进行衔接,可以将错题归因以课堂导学的形式展现出来,是一种引发学生思考和加深印象的良好措施。

2.3 做好实践和反思

老师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优化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老师要做好实践和反思,脚踏实地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课后反思中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归因时,要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不要磨灭学生的自信心。在加强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时,要突出变式的针对性,用有限的数量来丰富学生的眼界,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题型,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小学数学教师自身也要摆正教学态度,努力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理论水平,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在拉进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热情。

猜你喜欢

归因变式错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例谈基本不等式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