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材料对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实践探究

2020-12-23徐方可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动手材料游戏

徐方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中少年的教育发展,而抓教育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幼儿正是处于培养他们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他们对于万事都保持一个好奇的状态,好奇驱使他们去探索。幼儿时期教学,如果保持一个纯理论的课堂那就会大错特错,纯理论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是听不进去的,教师需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材料这一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把理论融进材料进行活动教学,可以把孩子爱玩的天性结合起来,利用观察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以下我将对观察材料对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实践展开论述,并对如何通过材料提升幼儿动手能力进行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一个人的全部任务都由脑子和手去完成,培养孩子的思维去创造事物,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一般来说,幼儿动手则是动脑的开始,动手实践利于锻炼学生脑力思维,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是一个最佳的时期,而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关心过头,孩子生活中的事情处处包办,这样会减弱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会因为父母的溺爱变成巨婴。幼儿刚进入学校,更多的学习并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生活知识以及生活技能,在这个时期教师需要结合材料教学,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去探索知识,不是过度帮助而是引导为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运用材料去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

1 运用美术材料,促进幼儿动手培养审美

美育、德育、智育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要求,这些核心素养要从幼儿时期开始抓起,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利于他们日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审美发展,开始送孩子去上美术的相关课程,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年龄小的幼儿刚开始学习只能从基础手工、基础绘画着手,从各种手工材料中促进幼儿动手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美术不仅仅拘泥于绘画中,各种编织、折纸、剪纸、粘土等也都运用了美术性,美术无处不在。

例如,在培养幼儿审美动手能力的《水果列车》活动中,在这结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幼儿为自己喜歡的水果宝宝涂上漂亮的颜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人物、动物等,丰富画面。教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比如:一列画好的水果火车、绘画纸、油画棒、一些人物简化图形,接下来引导学生动手涂画自己想象中的水果颜色,可适当让幼儿大胆丰富思维去涂画,添加人物、小动物,丰富画面。在此活动中,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2 勤观察,利用科学材料开展趣味活动

生活需要科学,科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密有序,使万物和谐共处。一般在幼儿时期都会产生自己的愿望,航天员、医生、教师等这些都是幼儿想要成为的目标,为什么小时候会产生这种目标呢,因为这些关乎于科学,幼儿认为这些职业会对人类有所帮助或者是在他们眼中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所以在这个时期开展科学趣味活动是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与对未来的目标的。教师在开展趣味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演示、一些科学现象的验证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意识。

例如,在幼儿科学实验《用洋葱写情报》的趣味活动中,幼儿肯定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洋葱可以写情报呢?在这个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准备科学材料,比如:一颗洋葱、一张白纸、一个酒精灯,把材料准备完成后,教师先做一边演示动作,随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首先把洋葱的白切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揉搓眼睛,其次用它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最后等纸晾干后在火上烤一下。这其中的原理就是洋葱的汁液留在了之上,能够使纸发生变化,产生一种透明的薄膜状物,由于这种物质比纸更容易着火,故在酒精灯上一烤,纸没有燃而它先焦了,用葱白写的字也就出来了。利用幼儿没见过的现象去开展趣味活动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动手制作。

3 在观察游戏角色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小孩的天性就是玩,玩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体能与脑力,让小孩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才能。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孩子可以主动投入轻松愉快地游戏中那么游戏活动就必须有趣味性、易操作性、科学性。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坚强意志,这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次粘土捏造游戏形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多给孩子准备一些积木、大量一次性筷子、粘土等简单易操作的材料,这些材料看似简单实则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积木和筷子的结合只要孩子想象力丰富敢于想象,敢做,无数奇妙的组合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粘土也是同样的,在孩子们的玩捏卖弄下一尊尊奇形怪状的物体来到我们身边接下来引导幼儿模仿卡通人物,他们喜欢的动漫角色来捏粘土,让幼儿捏造完之后在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丰富角色,不一定非要与原角色一摸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捏造。在这样的游戏中既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还可以带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可以更好的利用幼儿爱玩的性格去教学。

4 观察竞赛中的技能训练,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时期培养竞争意识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速度,教师抓住时机开展各种竞赛,让幼儿在竞赛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幼儿一般是爱去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夸奖,让他们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现他们自己的技能,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那之后在通过奖励的形式鼓励他们,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幼儿脱离父母,培养自主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时期,教师培养幼儿自主动手能力比起灌输他们理论知识更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在竞赛中,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关于生活技能的竞赛,培养生活习惯,提高生活素养。

例如,在幼儿园开展一场由关“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开展适合他们的活动,因为不同阶段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不同的。比如:在年龄较小的可以开展穿鞋子的竞赛活动,需要准备几双纯色的鞋子,分别打乱鞋子的秩序,学生需要找到匹配的鞋子的颜色并且把每双鞋子都穿对脚,穿对最多的幼儿进行奖励。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穿衣服、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都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技能,开展这些竞赛让学生充分具备生活生活技能,生活自理。在进行这个比赛中,教师需要准备书包、衣服这些材料,教师先把这些衣服以及书包里的东西打乱,最后进行分组,让他们分别计时开始,用时最短的幼儿获胜。教师可以准备丰厚的奖品,这样可以对幼儿有足够的吸引力。

5 总结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慢慢来的,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培养而形成,幼儿也是一样的,需要经过家长与教师耐心的引导。在通过观察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实践探究中,教师让游戏、竞赛、艺术、科学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时期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家长减轻负担,也可以培养幼儿脑力思维,促进创新意识的产生,因此,教师与家长需要注意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练就一双巧手,为日后发展做准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动手材料游戏
可爱的小瓢虫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赠送折纸材料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