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游戏的探究

2020-12-23江阳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内容幼儿园游戏

江阳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如果幼儿园老师能够开发游戏内容,丰富游戏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收获友谊,收获知识,那么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思考方式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幼儿园老师在创新游戏的时候要注意游戏的主题、游戏的环境和游戏的内容,选择最有效最科学的形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总之,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幼兒园应当合理应用游戏,把游戏和教学相结合,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体验,孩子可以在游戏中收获到感官的认知和理性的认识,道德观念也会在游戏中有所提升,这说明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道德水平。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经常会用到一些游戏道具,开展相关的室内游戏和户外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当然如今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在游戏指导的过程中不够科学、规范,幼儿对于游戏活动过于关注而忘记了学习,最终游戏并未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等等,总之,学前教育的游戏运用不仅需要科学的指导策略,更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1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学习兴趣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游戏是促进孩子产生兴趣的最佳方式。对于学前教育的儿童而言,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无疑就是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思考万事万物的来源,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幼儿园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思考如何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努力学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融入到幼儿的集体当中去,和孩子们一起参与游戏,以此掌握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制定符合幼儿的游戏。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仔细分析,把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爱好的项目带给孩子,让孩子在其中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有真正地关心幼儿的成长,不断地改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让学习兴趣成为推动学前教育的内推力。

2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游戏的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游戏教学虽然有诸多益处,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当中,很多教师对于游戏的开展不够重视,只是单纯地带着幼儿做一些游戏,却忽视了对学生智力、创造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开发,未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游戏也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而当前很多幼儿园则存在着指导不足的问题。此外,很多幼儿园虽然经常开展一些游戏,创新游戏形式,但是由于幼儿园本身的条件所限,很多幼儿园的游戏道具只是摆设而已,并未起到真正地作用,幼儿使用玩具的次数较少,使用的种类不够多,这样不利于幼儿团体意识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影响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3 学前教育中幼儿园游戏的创新策略

3.1 创新幼儿的游戏内容

创新幼儿游戏内容是改善幼儿园游戏教学现状的有效手段。幼儿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特的,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为了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需求,幼儿园应当在游戏内容上下功夫,认识到孩子的差别性,设置符合幼儿认知和学习的项目。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教育者应当扮演一个指引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角色,游戏内容要优先考虑孩子的切身感受,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在真正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是否做到了对学前教育的内容创新,幼儿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如果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那么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是良好的。例如,幼儿园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游戏的内容,选择想要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教师可以提供游戏方式和游戏项目让孩子选择,帮助孩子完成游戏,增加游戏的体验。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大多是出于模仿,老师帮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各种人物、动物的形态和举止,从而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开发。在生活和学习中,幼儿通过初步认知而得到智力的成长和想象力的激发,所以为了帮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创新游戏内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2 创新游戏的活动形式

游戏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于形式的创新,创新游戏形式可以为孩子提供符合自身发展的游戏内容,从而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和实践能力。幼儿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游戏内容变得活泼有趣,使游戏的内涵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此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感知度和接受能力。幼儿是幼儿园教学的主体,所以老师在设计游戏内容和形式的时候,要考虑实际情况,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比如,《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幼儿们在游戏中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一起完成游戏内容,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效。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接受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锻炼学习的能力。有些形式的游戏则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沟通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游戏内容和游戏的原理,互相补充知识,扩展了思路和视野,锻炼了综合能力。

3.3 创新幼儿游戏的环境

在选择游戏环境的时候,不能一厢情愿,而是需要考察幼儿的心理状况和客观条件。幼儿的心理一般比较简单,对事物的认知是感性为主,理性不足,所以应该选择在孩子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环境和情境。幼儿园老师可以把家庭、游乐园、公园作为游戏的主要情境,设计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情节和生活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课堂之外的东西,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环境和人物关系。由此可见,游戏环境确实在幼儿园游戏教学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幼儿园园内可以开展一些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游戏内容,在户外则可以更多地选择与运动相关的内容,不同的环境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侧重点。启发性的游戏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智力,探究性的游戏环境则可以提高想象力,户外的游戏环境提高的就是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4 创新游戏的材料

游戏材料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内容,如果可以合理地使用游戏材料,那么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学习的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创新游戏材料的时候,教师需要关心幼儿的安全和材料的稳定性,必要时帮助孩子们一起制作材料,使用材料。幼儿则应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制作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如果自己做不到的话,可以及时求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游戏材料的选择应当是与孩子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也要符合孩子的认知特性和心理需求,这样孩子们在参加游戏的时候才能收获到必要的素质。

3.5 创新游戏教学链条

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都是需要一定的教学链条的,幼儿园也不例外,幼儿游戏作为教学的重要的手段,关乎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健康发育。以前的学前教育中所开展的游戏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而是让孩子们变得不爱学习只爱游戏,所以由此可见规范教学链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幼儿园老师需要把游戏的项目进行扩展,游戏的范围突破校园,但是要规范教学程序和链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例如,开展一些亲子项目,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讲关于家庭的故事,然后再由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评比,最后选出最佳演说家。孩子们通过游戏增加了与父母的情感,学会了演讲的技能,促进了自我成长。游戏教学链条就是指按照上述的程序规范游戏教学的活动,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收获到技能和知识。

4 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帮助幼儿接触游戏、从游戏中获得新知。创新幼儿园游戏,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从游戏内容、形式、环境、材料和教学程序方面进行改变和创新,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龙幼儿园)

猜你喜欢

内容幼儿园游戏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